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创业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甲状腺
  • 4篇乳头
  • 4篇乳头状
  • 3篇乳头状癌
  • 3篇肿瘤
  • 3篇BRAF
  • 3篇CN0
  • 2篇血栓
  • 2篇突变
  • 2篇中央区
  • 2篇微小乳头状癌
  • 2篇腺癌
  • 2篇腺肿瘤
  • 2篇小乳
  • 2篇静脉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
  • 2篇甲状腺微小乳...
  • 2篇甲状腺肿
  • 2篇甲状腺肿瘤

机构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11篇宋创业
  • 9篇孟艳林
  • 6篇尚培中
  • 5篇严丽
  • 4篇贾志芳
  • 4篇刘冰
  • 3篇李晓武
  • 3篇苗建军
  • 2篇任爱玲
  • 2篇张江华
  • 1篇王玲勉
  • 1篇赵成梅
  • 1篇王铁山
  • 1篇李伟
  • 1篇左宏
  • 1篇李建勇

传媒

  • 4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华转移性肿...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癌双侧甲状腺转移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9年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目前已跃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1位.乳腺癌的常见转移途径为局部蔓延、淋巴转移、血行转移,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依次为骨、肺、肝.乳腺癌甲状腺转移发病率低、临床罕见,现将我院诊治的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乳腺癌双侧甲状腺转移一例报道如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该病的发病特点、诊断与鉴别、诊疗措施及预后.
宋创业孟艳林尚培中南润玲贾志芳李晓武任爱玲王铁山苗建军
关键词:乳腺癌甲状腺转移癌个案报道
PTMC临床病理特征与CLNM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相关性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实施精准化、科学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440例PTMC患者病历资料,应用χ^(2)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对入选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多灶性、双侧癌、包膜侵犯及BRAF^(V600E)突变、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水平与CLNM相关性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年龄与CLNM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肿瘤直径≥5 mm、肿瘤多灶性、双侧癌、包膜侵犯、NLR≥2.5、PLR≥175及BRAF^(V600E)突变与CLNM发生风险明显相关(P<0.05),是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肿瘤多灶性、包膜侵犯、BRAF^(V600E)突变、NLR以及PLR是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性别、年龄、双侧癌与CLNM无明显相关(P>0.05)。肿瘤直径≥5mm、肿瘤多灶性、包膜侵犯、BRAF^(V600E)突变、NLR≥2.5及PLR≥175的患者发生CLNM的风险更高。其中,BRAF^(V600E)突变及NLR≥2.5是影响CLNM最重要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直径≥5 mm、肿瘤多灶性、包膜侵犯及BRAF^(V600E)突变、NLR≥2.5、PLR≥175均为PTMC发生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存在包膜侵犯、BRAF^(V600E)突变及NLR值≥2.5的患者应着重考虑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pCLND)。
宋创业孟艳林刘攀云严丽
关键词:NLR
BRAF^(V600E)突变与NLR相关性及其对cN0期PTMC患者CLNM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BRAF ^(V600E)突变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的相关性及其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影响。方法150例cN0期PTMC患者术中均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术前外周静脉血血常规计算NLR,Ventana免疫组化检测术后病理标本BRAF ^(V600E)突变情况;采用交互作用相对超额危险度、归因比以及协同指数分析BRAF ^(V600E)突变和炎症指标间的交互作用。结果不存在BRAF ^(V600E)突变且NLR<2.5的PTMC患者CLNM转移比例最低(P<0.05);而存在BRAF ^(V600E)突变且NLR≥2.5的PTMC患者CLNM比例明显高于仅存在BRAF ^(V600E)突变或NLR≥2.5及不存在BRAF V600E突变且NLR<2.5的患者(P<0.05)。BRAF V600E和NLR交互作用分析显示RERI=4.987(0.159~11.011),AP=0.497(0.199~0.802),SI=2.313(1.502~4.605)。结论BRAF V600E突变和NLR具有明显交互作用,两者具有协同作用,促进了PTMC患者CLNM。
宋创业孟艳林严丽孟繁玉卜晓沛冯帆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易栓症致肠系膜脂膜炎并发肠梗阻一例
2023年
病人,男,34岁,因左下肢肿胀4年,腹痛、呕吐、消瘦1个月,于2021年8月11日入院。病人2017年7月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考虑左下肢股静脉以下深静脉血栓形成,给予下腔滤器植入手术、低分子量肝素钙皮下注射等治疗,出院后口服华法林钠片1年;2020年10月再次出现左下肢小隐静脉血栓,服用利伐沙班治疗3个月后停药;2021年3月行64排CT腹部增强检查考虑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宋创业孟艳林刘冰张克俭张江华贾志芳苗建军李晓武尚培中
关键词:易栓症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肠系膜脂膜炎肠梗阻
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对措施再思索——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为例被引量:3
2021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2009年以来,WHO共宣布过6起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2009年H1N1猪流感大流行;2014年5月脊髓灰质炎病毒再次激增;2014年8月西非埃博拉疫情蔓延;2016年在24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寨卡病毒疫情报道;2019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爆发的另一起埃博拉疫情;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1]。自2003年“非典”以来,我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仍有很多不足。公共卫生事件专业性强,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承担的职责是整个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但还有其他大量的工作需要大量部门、大量人员的参与才能完成。
孟艳林宋创业徐冬清任爱玲王玲勉左宏赵成梅
关键词:疫情医院管理
折刀位切除直肠残端复发性间质瘤1例
2024年
直肠间质瘤发病率低于胃和小肠,对放疗、化疗不敏感,手术切除和服用伊马替尼是两项重要治疗方法,术后复发是影响生活、生存的重要因素[1]。笔者对1例已行2次手术均再复发的老年患者,采取折刀位第3次成功切除直肠残端复发性间质瘤,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76岁,因“直肠间质瘤术后18年,间断性便血、肛门脱出肿瘤2年”于2022年9月21日入院。曾于2004年在本地某二级医院诊断为“阴道后壁肿物”行经阴道肿物切除术,病理诊断为“直肠间质瘤”,术后未行其他治疗。
尚丹丹尚培中宋创业张蔚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肿瘤复发折刀位
炎症指标、BRAFV600E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TC)是头颈部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实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近年呈快速增长趋势。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SEER)数据库统计,2018年全球新发TC约为567000例,位列所有常见癌症发病率的第9位,并以每年5.1%的速度持续增长[1]。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TC中最常见的病理分型,占全部甲状腺恶性肿瘤的90%以上[2];也是30岁以下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男女发病比例为1∶2.7[3]。我国近十年间PTC发病率涨幅显著,2013年以来90%以上的新增TC患者为PTC[4]。肿瘤常继发于慢性炎症和基因突变,而慢性炎症又可导致机体内微环境改变、诱导基因突变、诱发肿瘤。BRAFV600E突变是目前PTC中最常见的遗传学事件,是促进PTC侵袭和转移的分子基础之一[5]。PTC虽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预后亦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是炎症、BRAFV600E突变和PTC三者之间联系十分密切,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宋创业孟艳林严丽尚培中刘冰贾志芳李建勇孟繁玉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炎症指标BRAF基因
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致门静脉血栓一例
2014年
患者女,37岁,已婚。因上腹部胀痛不适2周入院。患者2周前感觉上腹部饱胀不适,伴恶心,无呕吐,伴有阵发性绞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肠梗阻,治疗1周效果不佳。腹痛症状逐渐加重,停止排气排便。2013年5月11日就诊于我院,住院查体:精神状态差,腹部轻度隆起,腹肌稍紧张,上腹部压痛,以剑突下为著,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听诊肠鸣音减弱,未闻及血管杂音。
贾志芳宋创业
关键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门静脉血栓口服上腹部饱胀阵发性绞痛排气排便
BRAF^V600E突变在cN0期PTMC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BRAF^V600E突变在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临床意义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222例cN0期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BRAF^V600E突变阳性与PTMC患者CLNM的相关性。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22例PTMC患者94例(42.3%)存在CLNM;肿瘤大小、肿瘤多灶性、包膜侵犯、BRAF^V600E突变是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发生CLNM的风险更高;BRAF^V600E突变(OR=2.445,95%CI:1.557~3.840)是影响CLNM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TMC具有较高的CLNM,BRAF^V600E突变阳性时应常规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BRAF^V600E突变可有效预测cN0期PTMC患者是否存在CLNM。
宋创业严丽孟艳林刘冰尚培中南润玲吕瑞昌张江华张克俭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腺癌乳头状淋巴转移
BRAF^(V600E)突变蛋白及β-catenin、cyclin D1在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22年
背景与目的:虽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进展缓慢,但仍常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有研究提示,BRAF^(V600E)突变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异常,可能与PTMC发生发展、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因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临床淋巴结阴性(cN0)PTMC病变组织中BRAF^(V600E)突变及β-catenin、cyclin D1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21年9月120例确诊为cN0期PTMC患者的手术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RAF^(V600E)突变及β-catenin、cyclin D1蛋白在标本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BRAF^(V600E)突变蛋白、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阳性率在PTMC组织中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70%vs.31.7%、35.8%vs.20.8%、57.5%vs.34.2%,均P<0.05)。cyclin D1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有关,BRAF^(V600E)突变蛋白阳性表达与病灶数目有关,BRAF^(V600E)、β-catenin、cyclin D1蛋白阳性表达均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结论:cN0期PTMC组织中BRAF^(V600E)突变及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它们的表达可能是PTMC进展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原因。
宋创业孟艳林刘冰刘攀云李伟严丽李晓武苗建军尚培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