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文
- 作品数:110 被引量:34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生防制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防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发酵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746的雷格链霉菌(Streptomyces regensis),得到发酵液。该方法制备的生防制剂可以用于生物防治领域,对花布灯蛾、美国...
- 李立梅宋丽文左彤彤陈越渠杨帆勾天兵毛赫邹建军李兴鹏陈思羽刘庆珍
- 一种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规模化扩繁方法
- 本发明林业保护技术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规模化扩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无人机实现红松梢斑螟蛹的查找,生成红松梢斑螟蛹采集地图;基于所述的红松梢斑螟蛹采集地图实现红松梢斑螟蛹的采集,将采集到的红松梢斑...
- 陈越渠张杨左彤彤张凯鹏李兴鹏宋丽文修冬莹鞠锋于波周春艳于海媛张晓光
- 一株吸水链霉菌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株吸水链霉菌及其应用。菌株名称为吸水链霉菌JN3‑4(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JN3‑4),保藏编号为CGMCC No.27649,该菌株及其菌剂可以用于对聚生小穴壳菌、红小豆炭疽...
- 李立梅宋丽文马启越陈越渠左彤彤张凯鹏李婧于波张相昱
- 柏肤小蠹防治技术策略被引量:1
- 2015年
- 柏肤小蠹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一代,幼虫发育期在树干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取食,破坏输导组织,成虫补充营养期为害枝稍,影响树形、树势、造成折稍、折枝,为害严重时整株树木枯黄甚至死亡,由于该虫个体小、生活隐蔽、繁殖迅速、给监测和防治效果带来很大困难。目前对该类害虫防治技术还主要停留在药剂防治上和饵木诱杀等传统方法上,防治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适时引进柏肤小蠹信息化合物的分析、合成及应用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监测与防治的技术水平,而且还可以降低成本,保护环境,是实施害虫可持续管理的一种非常好的技术措施。
- 任立伟付金华刘超马立楠付强宋丽文
- 关键词:柏肤小蠹
- 一种小蠹聚集信息素缓释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蠹聚集信息素缓释装置,所述电机座内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座的右端面设有夹边一,所述夹边一的下端通过转轴连接夹边二,所述电机固定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上固定设有后转片和前转片,所述前转片设置在转动杆的...
- 宋丽文李兴鹏胡长群李伟东马群芳
- “加拿大沙枣优良品种栽培技术”考察报告被引量:5
- 2002年
- 本文对加拿大的几个林业研究机构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对其林业的研究现状、加拿大 沙枣的分布及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
- 王宪成陶晶刘福金宋丽文杨励
- 关键词:栽培加拿大林业
- 长白山北坡不同海拔及干扰程度下访花食蚜蝇群落的差异被引量:11
- 2009年
- 本研究采用垂直面取样法,对中国长白山北坡不同海拔及干扰程度下访花食蚜蝇群落的物种组成、多度、丰富度及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我们选择了不同垂直带的两个样地,分别位于800~1100m和1750~2150m;每个样地选取3种生境类型,每一生境类型采样面积为20m×20m。252组调查数据表明,共采到访花食蚜蝇42种2540个体。不同海拔生境访花食蚜蝇的组成、多度、丰富度及多样性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低海拔样地内不同生境访花食蚜蝇的群落相似性高于高海拔样地;低海拔样地访花食蚜蝇的多度高于高海拔样地,而物种丰富度低于高海拔样地;不同生境类型访花食蚜蝇多样性指数存在差异,但高海拔样地与低海拔样地多样性差异不显著;过渡林生境(岳桦林带)与次生林生境(针阔混交林带Ⅱ)中访花食蚜蝇的多样性较高。保护珍稀植物物种的人工植物花园访花食蚜蝇多样性仅次于过渡林生境(岳桦林带)与次生林生境(针阔混交林带Ⅱ),保护作用显著。
- 杜秀娟任炳忠吴艳光宋丽文
- 关键词:双翅目食蚜蝇科物种组成垂直带
- 青杨天牛生物学及发生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4年
- 本文通过对青杨天牛发育进度的观测和对青杨天牛其它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摸清了青杨天牛成虫羽化、卵孵化的规律及青杨天牛对不同杨树品种危害程度的差异,为青杨天牛的监测与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 张晓军高长启孙守慧宋丽文
- 关键词:青杨天牛生物学特性发育进度抗性
- 一种生防制剂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防制剂,包括链霉菌和/或链霉菌的发酵液,所述链霉菌为雷格链霉菌(Streptomyces regensis),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746。该生防制剂可以用于生物防治领域,对花布灯蛾、美国白蛾...
- 李立梅宋丽文左彤彤陈越渠李兴鹏陈思羽毛赫勾天兵刘庆珍杨帆邹建军
- 不同地理种源红松抗虫性及其与次生代谢产物相关性被引量:7
- 2019年
- 调查不同地理种源红松Pinus koraiensis的球果被害率,以及主要害虫球果尺蛾Eupithecia abietaria和果梢斑螟Dioryctria pryeri的虫口比例。按虫期与被害部位,选取南亚、中亚和北亚3个地理种源的红松,分别测定健康与被害红松韧皮部和球果的单宁、总酚和黄酮含量,分析次生代谢产物与其抗虫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中亚的红松球果被害率显著高于南亚和北亚种源,其球果中球果尺蛾和果梢斑螟危害率与后2个种源的差异显著;3个种源健康样本韧皮部与球果的单宁和黄酮含量差异显著;受害后3种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健康红松不同部位3种次生代谢产物均与其被害率呈负相关,其中韧皮部的单宁含量、球果的单宁和黄酮含量在0.05水平与其被害率显著相关。
- 左彤彤李兴鹏周春艳宋丽文
- 关键词:抗虫性次生代谢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