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
- 作品数:13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省气象局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现代建筑电子系统防雷技术浅析
- @@电子系统所在建筑物可根据雷击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其防雷类别。当无法确定时,依据规范要求,可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标准设置直击雷防护系统。
- 宁波
- 关键词:建筑电子系统防雷技术
- 文献传递
- 日照市防雷年度检测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 2010年
- 防雷装置的年度安全检测是保证防雷装置发挥防雷作用与正常运行的主要途径,本文根据日照市防雷中心2005-2009年防雷年度检测相关资料,结合工作实际,对日照市防雷中心开展的年度安全检测的现状、经验做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并对下一步的规范发展提出了建议,对全市及气象系统开展年度安全检测提供参考。
- 宋佰春王树同许传凯宁波
- 关键词: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气象系统
- 基于GIS的岱岳区小麦精细化综合区划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采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5年(2005年10月2日-2010年6月10日)各乡镇月降水、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温、最低温等气象平均数据,结合土壤资料数据和地形数据,采用气象因子的地统计插值法—Kriging插值法、加权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研究了岱岳区地形因子空间分布特征和土壤因子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冬小麦精细化农业区划。结果表明:岱岳区适宜种植冬小麦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南部乡镇,及零星分布在其他乡镇的部分地区;海拔较高的徂徕镇一带、下港乡、黄前镇、泰山区以北为不适宜种植冬小麦的区域。为当地优化小麦生产布局、改进种植制度、制定小麦种植布局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提供参考。
- 冷冰周显信宁波王培涛林修栋张瑜洁
- 关键词:GIS冬小麦
- 一次暴雨过程的泰山景区气象要素影响分析
- 2019年
- 针对2016年7月21~22日发生在泰安市的强降水,通过对实况高空形势图、地面风场以及探空图和雷达图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暴雨是由高低空急流、高空槽、副热带高压、冷锋和辐合切变线等多个天气系统共同作用造成的。降水区具有垂直上升运动强烈、垂直热量输送明显、湿等熵面向下伸展和水平风垂直切变显著等动、热力学特征[1]。湿热力平流参数等动力因子综合反映了上述动、热力垂直结构特征,并且发现此次降水过程中地面不断有小辐合区生成、维持,造成了局地强降水。
- 杜宁许长山宁波
- 关键词:暴雨地形强对流
-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防雷行政许可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 本文结合十一运防雷行政许可工作实际,建设性地提出分级负责,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协调机制,以为十一运会提供防雷安全保障为切入点,以防雷技术服务为支撑,最终推动全省防雷行政许可工作的高效开展,同时对防雷行政许可管理工作进...
- 张凤钦宁波
- 关键词:防雷行政许可
- 文献传递
- 山东省近45年日照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利用山东省1965~2009年共45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山东省的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的日照时数在省内有明显的"两边高,中间低"的地域分布特征。山东省日照时数和全国其他地区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有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为高日照时数期,从90年代开始日照时数有明显减少趋势。1965~1989年山东日照下降最明显的地区分别在中部南北两个方向上,以临沂和东营为中心的区域内,日照时数气候倾向率约为-250 h/10 a。1990~2009年山东省日照时数下降较为缓慢的地区为西北部大部分区以及东部的一小块地区,气候倾向率在-70 h/10 a。
- 王忠云魏荣源宁波
- 关键词:时空变化特征
- 接地电阻值测试误差原因及对策
- 2011年
- 通过介绍接地电阻测试原理,分析了接地电阻测试工作中出现各种误差的原因,并指出了解决方法,对从事防雷检测工作的技术人员测量接地电阻具有参考作用。
- 宋佰春宁波
- 关键词:接地电阻
- 山东省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
- 2016年
- 以提高山东省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实效性、准确性和规范性为目标,通过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相关参数的分析研究,建立了具有山东省区域特色,涵盖多个行业性质特点的雷电灾害风险管理模型,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山东省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管理平台。该平台基于符合SOA和Java EE设计理念的支撑应用体系架构,采用XML,Web Services和自定义协议等技术,可以实现业务系统之间的业务集成,同时保持了各个业务应用系统之间的相对独立和松耦合。根据目前投入业务运行情况来看,基本满足山东省各级防雷技术服务机构雷评业务需求。
- 宁波邓猛张莉
- 关键词:雷电风险评估
- 2007-2011年山东省夏季闪电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利用2007-2011 年的地闪资料,从闪电频数、月变化、日变化、电流强度、空间密度等方面研究了山东省夏季闪电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夏季负地闪占总地闪的绝大数;总闪频数在夏季(6-8 月)是逐月递增的,正闪比例逐月递减,负闪频数变化与总闪有很好的-致性;地闪频数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双峰双谷型,正闪频数的变化是滞后于负闪的;正闪的电流强度均值大于负闪,在高强度区,正闪比例高于负闪;通过分析地闪空间密度分布发现,总体呈现山区大于平原,南多北少,地闪主要分布在鲁中、鲁南山区及胶东半岛.
- 宁波巩在武
- 关键词:闪电
- 利用LIS分析华东地区及附近海域雷电活动特征被引量:3
- 2017年
- 文章利用1998年01月~2014年12月星载闪电成像传感器(LIS)探测原始资料,分析华东地区陆地及附近海域的闪电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华东地区(含海洋)陆地闪电密度高于海洋;闪电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日变化特征;海洋的光辐射能和闪电持续均高于陆地,光辐射能和闪电持续时间均呈现随纬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光辐射能强度夏季最低,冬季为全年最高,这一特征陆地比海洋更为明显。
- 刘向科李海雷胡先锋商鹏邓猛李峰姜鹏宁波
- 关键词:LIS雷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