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勤
-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公平:人类社会的首要价值被引量:5
- 2005年
- 最近一、二十年来,我国管理界和理论界的许多人在效率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盲目追求经济效率而轻视社会公平问题,甚至错误地理解和解释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在这种价值导向下,中国社会的两极分化急剧扩大,基尼系数迅速飙升到世界最高水平,成为全球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这种状况已经引起国人强烈不满,并已成为阻碍社会安定、团结、和谐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证和阐明了公平对社会的重大意义:一、公平是人类政治生活的首要价值。政治民主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公平社会。政治民主和公民权利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反过来看,社会公平又是衡量社会政治民主和公民权利的重要尺度。二、公平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首要价值。文章从管理心理学、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三个方面阐明,在相同的条件下,社会公平程度的高低决定着社会生产和工作效率的高低。即对一个社会或组织来说,权利分配越公平,效率越高;权利分配越不公平,效率越低。三、公平是社会安定、团结与和谐的基础和前提。一个公平的社会必然是安定、团结与和谐的社会,而不公平的社会则必然是不安定、不团结、不和谐的社会。并且,社会越公平,越是安定、团结与和谐;社会越不公平,则越是不安定、不团结、不和谐。这是人类社会的铁的定律。因此,中国要想建立一个和谐社会,就必须首先建立一个公平社会。
- 王一多孟昭勤
- 关键词:社会公平政治价值
- 竞争激励的消极作用被引量:4
- 2004年
- 当前国内不少组织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热衷于利用甚至制造内部竞争来激励组织成员。本文论证指出 ,组织内部的竞争虽然能在一定的程度上产生正向和负向激励 ,但其消极作用却远大于积极作用。内部竞争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为 :1、内部竞争会导致组织中成员之间 ,以及团体和部门之间对抗、摩擦和冲突的增加 ,从而使组织内部的合作性和凝聚力降低。 2、内部竞争会导致组织整体生产力或效率下降。 3、激烈的内部竞争会导致组织中人际关系紧张 ,组织成员心理压力增大 ,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个体创造力降低和个体的健康发展受阻。 4、激烈的内部竞争会导致组织成员整体道德水平的下降。文章指出 ,好的激励应当是人的内在需要的满足 ,是人们一种自觉自愿、心情愉快舒畅、积极主动的工作状态 ,而不是一种被迫的行为状态。竞争不是人的内在需要 ,故竞争激励不是一种好的激励手段。明智的管理者应当尽量选择非竞争性激励手段 。
- 孟昭勤王一多
- 关键词:负面效应企业管理
- 效率主义的谬误与危害被引量:3
- 2007年
- 效率主义是产生于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病态的价值观,其本质特征是视效率为一个社会或组织的最重要的价值标准,并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必须服从这一价值标准。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价值观在我国流行了20来年,已给中国社会带来了许多严重的弊端和危害。其中主要有:1.重视效率、产值,轻视人的需要和人的价值。2.重视效率、产值,轻视社会公平,从而导致社会急剧两极分化。3.重视效率、产值,轻视人的身心健康,从而导致大量劳动者卫生医疗保障水平下降,职业病、矿难剧增。4.盲目追求效率、GDP,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导致我国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效率主义的以上弊端和危害已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中国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彻底清除效率主义的影响和流毒,并以健康的人本主义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
- 王一多孟昭勤
- 从思辨哲学的人性理论到人性研究的实证科学被引量:4
- 2001年
- 本文首先对传统的思辨哲学的人性理论进行了批判性考察 ,指出思辨哲学的人性理论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缺陷 :1、人与动物界的严格划界 ,轻视人的生物学天性及其作用。 2、本质论的观点。 3、直觉与思辨的方法。 4、个体性、主观性、片面性和排它性。这四个缺陷长期以来阻碍了哲学在人性研究上的深入和发展。继而指出 ,19世纪后期以来的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和社会生物学等各门实证科学在人性研究上已有许多重大突破 ,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新的哲学的人性研究必须改变传统的研究方法 ,深入到这些实证科学中去了解它们提供的实证资料和研究成果 ,才能对人性问题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解答。
- 孟昭勤王一多
- 关键词:直觉思辨哲学本质论实证科学人性理论人性研究
- 道德形而上学批判──评康德的伦理学
- 1995年
- 道德形而上学批判──评康德的伦理学王一多,孟昭勤在近现代伦理思想史上,康德的伦理学无疑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这一思想不仅开创了一个重要的伦理学流派──义务论伦理学,而且它所提出的许多道德概念和道德命题,直到今天仍是伦理学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因此,虽然有...
- 王一多孟昭勤
- 关键词:形而上学批判伦理学道德规律善良意志纯粹理性道德学说
- 市场经济中高校的困境和出路
- 1994年
-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科系和专业都是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由国家统一规划和设置的。近年来,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高校也开始受到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许多老专业、老学科已面临招生和毕业生就业的困难,新生多转向新开设的专业、学科以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这种趋势表明,大学也应面向社会。
- 王一多孟昭勤
-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适应市场经济基础理论课程学分制
- 论人类平等精神产生的根源及其意义被引量:4
- 2003年
- 关于平等问题的研究和理论讨论由来已久 ,但以往的各种理论或者是建立在宗教或道德信念的基础之上 ,或者是建立在单纯的生物学规律的基础之上 ,因而均未科学地阐明平等观念产生的根源及其在人类生存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人类生存状况的生物学和社会学考察 ,并结合当代人类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 ,人类平等观念和行为的产生 ,是根源于人类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生存竞争的需要 ,以及人类本性中的依赖性和依赖感。首先 ,为了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立足生存 ,人类必须结成群体 ,而为了保持群体成员的合作、团结以获得竞争优势 ,就必须在群体内部确立平等原则 ,缓和内部竞争 ,减少内部的摩擦、对抗以避免群体分裂或力量的削弱。其次 ,人的生理特征和生存状况决定了人类个体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和依赖感 ,而人类稳定可靠的依赖关系也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之上。文章从三个层面论证了平等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1、平等是人类在自然界的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必然条件。 2、平等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必要条件。3、平等是人类和谐、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因此 ,尽管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 ,贪欲和竞争一直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但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来说 ,平等是最重要的原则。
- 王一多孟昭勤
- 关键词:社会合作
- 论人类社会的竞争与合作被引量:8
- 2004年
- 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建立和推进 ,竞争已日益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与此同时 ,国内不少社会组织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开始盲目的迷信竞争 ,视竞争为推动社会和组织发展的万能手段。当前 ,这种盲目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行为已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凝聚力的破坏和社会合作程度的降低 ,为社会及组织带来了许多消极和不良后果。本文运用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相关知识理论 ,分析了自然界动物竞争的特点和利弊 ,人类与动物生存竞争中的区别 ,以及人类社会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从而指出 ,虽然竞争是人类的天性 ,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 ,竞争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创造力和活力 ,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 ,人和人类社会生存的最重要条件是合作而不是竞争。并且 ,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合作而不是竞争。人类生存和竞争都依赖于合作 ,合作也有利于人的社会竞争。但是 ,盲目的竞争却会破坏人的社会合作 ,从而破坏人类的生存条件。因此 ,在人类社会和各种社会组织中 。
- 孟昭勤王一多
- 论人类竞争的根源及其利弊被引量:3
- 2002年
- 竞争是人类的本性 ,故人类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人类特有的智力、社会组织以及资源和财富的私人占有制形式激发出人类广阔的需要、强烈的贪欲和对生存资源的占有欲。这些需要、欲望和相应的社会制度的结合 ,导致了人类社会内部空前激烈的竞争。竞争加快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生产力前进的步伐 ,从而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是 ,由于人类竞争已超越了自然竞争的限度 ,打破了自然和社会的生态平衡 ,因而使人类社会、个体和自然界均承受了过大的压力、风险和危机。在恶性竞争中 ,社会对抗增加 ,社会关系恶化 ,社会危机增大、社会安全感降低 ,大量人类个体失去心理健康 ,自然界生态遭受巨大破坏 ,并反过来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 ,充分认识竞争的正反两方面作用 ,并采取积极的社会手段来克服竞争的不良后果 。
- 王一多孟昭勤
- 关键词:生存资源贪欲
- 着力比较 逻辑严密──《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比较研究》评介
- 1998年
- 孟昭勤
- 关键词:书评历史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