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存英

作品数:57 被引量:204H指数:9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肿瘤
  • 8篇免疫
  • 8篇结肠
  • 8篇肠癌
  • 7篇结肠炎
  • 7篇溃疡
  • 7篇溃疡性
  • 7篇溃疡性结肠炎
  • 6篇胃癌
  • 5篇炎症
  • 5篇炎症性
  • 5篇炎症性肠病
  • 5篇直肠
  • 5篇组织化学
  • 5篇细胞
  • 5篇免疫组织
  • 5篇免疫组织化学
  • 5篇结直肠
  • 5篇大肠
  • 5篇大肠癌

机构

  • 52篇延安大学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西安市中心医...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2...
  • 1篇解放军第三二...
  • 1篇延安市人民医...
  • 1篇榆林市第一医...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

  • 55篇孟存英
  • 17篇袁东红
  • 10篇冯义朝
  • 10篇史盛梅
  • 9篇张锦
  • 8篇马莹
  • 7篇郝婷婷
  • 6篇陈延平
  • 5篇韩文
  • 5篇戴光荣
  • 5篇刘鹏飞
  • 5篇马鹏
  • 5篇刘杰
  • 4篇杨利萍
  • 4篇刘琰
  • 4篇王燕
  • 3篇谢华红
  • 3篇古巧燕
  • 3篇宋久刚
  • 3篇张欣

传媒

  • 8篇陕西医学杂志
  • 6篇临床医学进展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北京医学
  • 2篇肝脏
  • 2篇陕西中医
  • 2篇现代消化及介...
  • 2篇延安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医药生物...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新医学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淀粉样变五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淀粉样变的认识。方法 分析 5例原发性淀粉样变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5例肾脏受累 ,4例心脏受累 ,3例肝肿大。结论 原发性淀粉样变临床表现多样化 ,大多为非特异性 ,易误诊 ,确诊靠病理活检 ,遇到肝脾肿大及肾功能不全等多系统损害的病人 。
孟存英董恩钰
关键词:肝大脾大肾功能损害病例分析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能否作为一个新的肝癌预警分子。方法肝癌及癌旁组织取自160例术前未经放疗、化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PC3在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GPC3表达与患者性别(男性89例,女性71例)、年龄(≤50岁102例,>50岁58例)、血清HBsAg(阳性102例,阴性58例)、甲胎蛋白(<300μg/L61例,≥300μg/L99例)、肿瘤大小(直径≤5cm104例,>5cm56例)、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48例,中分化55例,低分化57例)的关系。结果GPC3表达阳性率肝癌组织为74.4%(119/160),癌旁组织为43.8%(70/160),肝癌组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χ2=17.21,P<0.05)。GPC3表达与血清HBsAg、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GPC3表达阳性率血清HBsAg阳性者为79.4%(81/102),阴性者为65.5%(38/58,P<0.05);肿瘤直径≤5cm者为69.2%(72/104),>5cm者为83.9%(47/56,P<0.05);肿瘤组织高分化者为60.4%(29/48),中分化者为80.0%(44/55),低分化者为80.7%(46/57),高分化组织明显低于中低分化组织(P<0.05)。结论GPC3可能在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有可能成为肝癌的预警分子。
袁东红王燕谢华红孟存英杨利萍宋久刚刘杰
关键词:肝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维生素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慢性及复发性肠道炎症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目前IBD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多认为与环境、遗传、感染、免疫等多因素相互作用有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增高,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IBD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饮食对IBD发病的影响及营养支持对IBD预后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维生素是七大营养素之一,是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部分维生素被证明与IBD的发生及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
潘晓菲史盛梅张小娥郝立婷孟存英
关键词:维生素炎症性肠病营养
ATLI患者遗传易感性及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2021年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ATLI)是结核防治工作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有一定的致死率。其被诸多研究证实与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均有关系,当然遗传易感性在ATLI的发生中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主要依靠RUCAM量表,该诊断方法是一种排除性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就ATLI患者的遗传易感性及RUCAM评分量表外的诊断方法作一综述,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临床中ATLI的诊治提供一定的思路。
聂伟杰刘家旗张锦孟存英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遗传易感性
难治性肝豆状核变性病1例
通过汇报一例难治性肝豆状核变性病的发病及诊治过程,加深临床医生对于该病的认知,系统性回顾学习肝豆状核变性病的诊治新进展,了解神经系统疾病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共同诊治策略,做到早期识别肝豆状核变性病,早期用药干预治疗,降低致死...
聂伟杰孟存英
陕北地区青年人胃癌患病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总结青年人胃癌的临床资料特点及变化趋势,并与老年人胃癌进行比较,为疾病的诊治与评估提供帮助。方法:将确诊并住院治疗的青年人(≤40岁)胃癌与老年人(>60岁)胃癌临床资料进行比较:以2χ检验分析二者在性别比例、病理类型、发生部位、TNM分期、1、3、5年生存期方面有无差异。结果:青年组胃癌中男女比例为1.19∶1,老年组胃癌为4.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理类型上,青年组胃癌高度恶性组(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占87.72%,老年组胃癌高度恶性组占7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肿瘤发生部位上,青年组胃底部癌占50.88%,老年组占5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青年组贲门胃底部癌占3.52%,老年组占3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生存期上,青年组5年生存期为6.25%,老年组为2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TN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老年人胃癌相比,青年人胃癌中女性比例相对较高,恶性程度高,胃窦部好发,预后差。
孟存英袁东红马莹屈彩云冯义朝谭玉娥史盛梅韩文
关键词:青少年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现状被引量:1
2021年
胃癌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治愈率低,预后差,而早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预后较好,所以胃癌的早诊早治尤为重要。本文就早期胃癌的检查与诊断、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作一综述。
高荣建孟存英南当当
关键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早期胃癌
DCLK1、Bmi-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双肾上腺素样激酶1(DCLK1)和B细胞特异性莫洛氏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1)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法检测DCLK1和Bmi-1在74例CRC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RC组织中DCLK1和Bmi-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9%和62.2%,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27.0%和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LK1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P<0.05);Bmi-1表达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P<0.05)。DCLK1与Bmi-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259,P=0.026)。结论 DCLK1、Bmi-1在CRC组织中高表达,其阳性表达可能与CR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可能为CRC的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新途径。
孟存英安太史盛梅张春莉刘琰袁东红马莹刘鹏飞
关键词:结直肠癌免疫组化染色
溃疡性结肠炎住院病人74例临床分析
2006年
孟存英陈延平袁东红
关键词:UC肠外表现
人核糖体蛋白S15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人核糖体蛋白S15a(RPS15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大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取自82例术前未经放疗、化疗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利用RPS15a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检测RPS15a在大肠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RPS15a阳性表达率在大肠癌组织中为72.0%(59/82),在癌旁正常组织中为40.2%(33/82),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6,P<0.05);在浆膜浸润大肠癌组织中为80.8%(42/52),在无浆膜浸润大肠癌组织中为56.7%(17/30),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P<0.05);在无淋巴结转移者为58.3%(21/36),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为82.6%(38/46),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P<0.05)。结论RPS15a在大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RPS15a基因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孟存英袁东红王映梅王燕张欣刘杰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腺癌免疫组织化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