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鼎
- 作品数:22 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肝癌患者近期疗效及远期复发率评价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肝癌患者近期疗效及远期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肝细胞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例=52)和常规组(例=44)。常规组采用常规肝切除术,研究组采用精准肝切除术,对比两组近期疗效及远期复发率。结果:研究组近期疗效各项指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各个时间段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肝癌近期疗效良好,手术时间较短,对机体损伤较小,有利于促进机体术后康复,同时远期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孙鼎李东蓉
- 关键词:精准肝切除术肝细胞肝癌近期疗效
- 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3年
- 干细胞是一群具有自我复制和向多种细胞分化能力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在多种实体肿瘤中都存在少数具有干细胞特性即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亚群,这种细胞亚群被称为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其对肿瘤形成、复发、转移及化疗耐药性都有着重要影响。CSC假说不仅为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机制带来新的思路,在某种程度上还可能将颠覆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
- 胡博孙鼎徐泱
-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多向分化潜能自我更新能力分化能力化疗耐药性自我复制
- 依达拉奉对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实验研究
- 第一部分:大鼠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目的:改良“二袖套法”建立稳定的大鼠肝移植模型。
方法:在Kamadat[1]用“二袖套法”吻合血管的基础上进行相应改良。施行原位肝移植120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成功率。
...
- 孙鼎
- 关键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依达拉奉
- 程序化腹腔镜右半肝切除在临床中的运用
- 杨小华孙鼎唐祖雄秦磊钱海鑫
- 胰腺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 2024年
-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3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胰腺手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止血方式不同分为介入组和手术组,两组患者出血方式主要表现为引流管渗出血性液体。止血操作时间介入组(38.3±6.3)min优于手术组(95.8±16.9)min,术后住院时间介入组(41.5±11.1)d优于手术组(55.9±18.9)d。本研究显示介入治疗可作为胰腺术后迟发性出血的一线诊断和治疗的首选方式,介入治疗失败后,手术仍然是重要的和最后的选择。
- 黄文韬张伟刚孙鼎王道斌秦磊薛小峰
- 关键词:迟发性出血胰腺手术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止血
-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并发症的预防
- 2011年
-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探讨如何通过改进手术操作预防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方法在Kamada“二袖套法”吻合血管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肝上下腔静脉用缝合法吻合,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用袖套法吻合,胆总管采用单管内支架胆管端端吻合法。施行原位肝移植140例,对预实验组60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对手术方式进行相应改进。结果预实验组60只大鼠发生出血、吻合口狭窄、静脉血栓、感染和胆道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0%,显著高于实验组(10%)(P〈0.05)。结论熟练细致的手术操作是预防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先决条件.提高手术技巧,熟悉各种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处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延长大鼠术后存活时间。
- 孙鼎彭朝忠周小俊秦磊钱海鑫
- 关键词:肝移植手术技巧
- 肝癌多学科协作组在本科生临床见习阶段的教学作用及问题被引量:12
- 2018年
- 多学科协作组(MDT)是近年来兴起的医学新模式,在我国肝癌诊疗领域的优势日益突出。其内容和形式与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BL)高度契合。组织本科见习生参与肝癌MDT,寓教学于诊疗,有利于激发见习生学习主动性,培养批判性思维。2016年起,作者面向本科见习生,在肝癌MDT门诊开展了现场CBL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文章总结报道了心得体会与经验。
- 李智孙鼎沈健秦磊朱晓黎倪才方
- 关键词:肝癌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急性胰腺炎的诊治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急性胰腺炎(POA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4~9 d复查上腹部增强CT评价是否合并POAP。结果60例患者中,合并POAP者13例(21.7%)。POAP组患者中胰瘘合并感染(76.9%比19.1%,χ^(2)=15.71,P<0.0001),术后住院天数(26 d比18 d,U=141.5,P=0.0025),并发症严重程度(Clavien-Dindo分级≥Ⅲ级:53.8%比21.3%,χ^(2)=5.32,P=0.02)显著高于非POAP组;两组中重度迟发性出血(7.7%比0,χ^(2)=3.68,P=0.06),胃排空障碍(30.8%比21.3%,χ^(2)=0.51,P=0.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发现,当患者具有高BMI指数(P=0.0003),胰管直径细(P<0.0001),胰腺质地软(P=0.009)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更易合并POAP;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主胰管直径≤2 mm(OR=0.005,95%CI:0.00006~0.44,P=0.020)、胰腺质地软(OR=0.005,95%CI:0.00004~0.47,P=0.023)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PO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POAP显著增加了胰瘘合并感染发生率,胰管直径细、胰腺质地软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POAP的独立危险因素。
- 王道斌孙鼎张伟刚唐祖雄仇俊毅秦磊钱海鑫薛小峰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炎
- 158例原发性胆囊癌根治性手术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经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胆囊癌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58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计算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158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30.1(5.0~100.4)个月,术后1、2、3年总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6.6%、71.1%、60.9%。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总胆红素≥100μmol/L、肿瘤大小>5 cm、胆囊颈部肿瘤、非腺癌、肿瘤低分化、侵犯肝脏、侵犯神经、切缘阳性、浸润深度达T4期、N分期为N2期是影响胆囊癌预后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浸润深度达T4期、N分期为N2期为影响胆囊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浸润深度达T4期、N分期为N2期是导致胆囊癌预后不佳的重要因素。晚期胆囊癌术前需充分评估,谨慎手术;扩大淋巴结清扫可增加淋巴结检出数目,提高N分期的准确性,有助于改善预后。
- 李斌斌孙鼎何骏杨小华秦磊钱海鑫
- 关键词:原发性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预后因素淋巴结转移
- 腹茧症的临床特点与诊治经验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8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例腹茧症患者中25例以肠梗阻为首发症状,其中17例为反复发作的慢性肠梗阻,7例伴有腹部包块。25例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均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肠梗阻。CT或MRI检查显示肠管排列紊乱,聚集成团,管壁增厚,可见包膜。术中见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灰白色致密坚韧的纤维膜包裹,行包膜切除、肠粘连松解术,必要时可切除部分肠管。6例患者术后出现肠梗阻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患者反复出现肠梗阻症状,无其他原因解释,又或合并腹部包块者,应考虑存在腹茧症的可能。术前CT或MRI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
- 李斌斌杨小华温阳辉唐祖雄孙鼎秦磊钱海鑫
- 关键词:腹茧症肠梗阻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