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视网膜脱离的治疗分析
- 2005年
- 孙鼎王延飒董学兰
- 关键词:儿童视网膜脱离手术
- 孔周干性玻璃体切割联合内顶外压治疗较复杂孔源性视
- 张晶付海涛邱桂珍孙鼎孙献芳
- “孔周干性玻璃体切割联合内顶外压治疗较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研究”课题,是滨州市科技局自选课题。 本课题首先对入选标准做严格的界定,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可比性,手术完全由视网膜玻璃体专业医生一人完成。对20例...
- 关键词:
- 孔周干性玻璃体切割联合内顶外压治疗较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研究
- 张晶付海涛邱桂珍孙鼎孙献芳
- “孔周干性玻璃体切割联合内顶外压治疗较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研究”课题,是滨州市科技局自选课题。本课题首先对入选标准做严格的界定,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可比性,手术完全由视网膜玻璃体专业医生一人完成。对20例20眼...
- 关键词:
-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视网膜脱离
- 硅油取出术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李广涛孙鼎李润英叶俊杰
- 关键词:硅油取出术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
- 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被引量:23
- 2007年
-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ARN)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及其疗效。方法ARN住院患者14例(14只眼),均符合美国葡萄膜炎学会ARN诊断标准。患者初诊视力为光感、眼前手动、数指者各1只眼,0.08~0.1者4只眼,0.2~0.4者5只眼,0.5、0.8者各1只眼。角膜后沉着物、房水闪光均阳性。眼底表现为周边部局灶性和(或)片状视网膜坏死、视网膜动脉白线、视网膜出血等。全身分别给予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静脉滴注,患者病情继续发展、恶化,但尚未出现视网膜脱离。再对14只眼行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药术。其中2只眼注药后,病情不能控制,出现了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和视网膜脱离,即行玻璃体切除术。术后患者随访4~74个月,平均25个月。结果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药术后,12只眼视力显著提高,提高至1.0~1.5者5只眼,0.5~0.9者5只眼,0.3者2只眼。玻璃体切除术后的2只眼,术后视力较术前亦有提高,分别由眼前数指提高至0.4,光感提高至眼前数指。14只眼的眼前节炎性反应和玻璃体混浊消失或明显减轻,视网膜黄白色病变消退,出血吸收,视网膜在位。结论对全身抗病毒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病情的ARN患者,在尚未发生PVR或视网膜脱离时,及早给予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药术可获得满意疗效,能显著提高患者视力。(中华跟科杂志,2007,43:631-637)
- 郭立斌孙鼎叶俊杰耿爽徐海燕张美芬
- 关键词: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急性更昔洛韦注射病灶内
- 改良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内异物临床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眼内异物的微创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8例30只眼眼内异物,异物大多为非磁性,着床于视网膜或位于后部玻璃体腔内,取出异物的通道上作局部玻璃体切割同时取出异物,术前术后异物周围网膜光凝。结果均一次手术成功取出眼眼内异物,视力较术前增进者12例13只眼占43.3%,无变化者13例14只眼占46.7%。术后1例1只眼因牵拉性网脱及2例2只眼因白内障加重再做手术治愈。结论这种特殊的玻璃体手术是治疗这些眼内异物的较好方法,有利于取出眼内异物和保存术后视力,减少异物存留引起的并发症。
- 王延飒孙鼎
-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术眼内异物
-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有牵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局部干性玻璃体切割联合注气、局部外垫压在有牵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临沂市人民医院有牵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为干性玻璃体切除组(试验组20眼)、标准玻璃体切除组(内路组20眼)、常规巩膜外垫压组(外路组20眼),各组分别进行各自的手术方式,术后随访1~6个月,主要观察视网膜复位率、屈光度变化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个月试验组与内路组视网膜复位率达100%,外路组视网膜复位率达80%(P<0.05);随访6个月试验组治愈率95%,外路组治愈率60%(P<0.05)。结论对裂孔位于4点和8点水平以上、赤道部周围,尤其瓣缘有明显卷边、瓣周有明显玻璃体牵引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孔周局部干性玻璃体切除联合注气和外垫压手术,有利于一次性复位视网膜,最大限度的挽救患者视功能。
- 付海涛高升琴邱桂珍张晶刘庆兰孙鼎
-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并发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0
- 2005年
-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并发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性视网膜炎的眼底表现特点、全身症状及治疗预后。方法观察8例(15只眼)AIDS并发CMV性视网膜炎的临床表现,分析其眼底、视力、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并对其中2例(4只眼)行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药治疗。随访时间2~34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初诊视力≤0.2者10只眼(66.7%),其中无光感者2只眼,眼前光感者2只眼,0.04~0.20者6只眼;0.8和0.9者各1只眼(13.3%);≥1.0者3只眼(20.0%)。12只眼的眼底表现为视网膜血管炎特点,呈沿血管分布的浓厚黄白色病损,其上有片状出血,边缘为不规则的黄白色颗粒,可形象描述为“奶酪加番茄酱样视网膜炎”;玻璃体透明或反应轻微。2只眼的眼底呈晚期表现,视网膜萎缩呈灰色,视网膜血管硬化、狭窄,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可透见脉络膜血管及视神经萎缩。1只眼视网膜脱离。8例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0~36个/mm3之间,平均(15.0±12.9)个/mm3。4只眼玻璃体注药后视力均显著提高。眼底病变明显消退,出血吸收。结论CMV性视网膜炎是AIDS最常见、最严重的眼部并发症。眼底表现特点为进行性、坏死性视网膜炎伴出血,同时合并有视网膜血管炎。但玻璃体反应无或轻微。对原因不明的黄白色病损、视网膜出血及视网膜血管炎应行血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抗体检测。反之,HIV阳性者应常规进行眼底检查。(中华眼科杂志,2005,41:803806)
- 叶俊杰李海燕孙鼎闵寒毅韩宝玲胡天圣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眼底检查
- 改良泪道探通治疗新生儿泪囊炎90例被引量:2
- 2005年
- 李广涛孙鼎
- 关键词:新生儿泪囊炎探通治疗先天性泪囊炎脓性分泌物玻璃酸钠泪道冲洗
- 干性玻璃体切割在有牵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视网膜裂孔周围局部干性玻璃体切割联合注气、局部外垫压治疗有牵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有牵引RRD患者40例(40眼),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冷凝、不放液、巩膜外垫压后,显微镜直视下行单通道孔周局部干性玻璃体切割,切割空间处注C3F8结合体位行内顶压;对照组行常规扣带术。结果术后1个月,实验组视网膜治愈率达100%,对照组治愈率达80%(P<0.001);实验组术后视力均在0.15以上,1例最佳视力达1.0;随访6个月实验组治愈率95%,对照组治愈率60%(P<0.001)。结论对裂孔位于4点和8点水平以上、赤道部周围,尤其瓣缘有明显卷边、瓣周有明显玻璃体牵引的RRD患者,首选孔周局部干性玻璃体切割联合注气和外垫压手术,有利于一次性复位视网膜,最大限度的挽救患者视功能。
- 付海涛孙鼎宋磊李智唐正香张晶
-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