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杰
- 作品数:60 被引量:76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玉米品种苏玉40产量对不同氮肥运筹的响应机理研究
- 2018年
- 玉米品种苏玉40是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自育自交系D606为母本、D204为父本组配的优良玉米单交种,201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试验设置不同施氮水平及追肥时期处理,研究苏玉40产量的响应机理,旨在为其进一步科学推广提供参考。
- 王朋孙杰张志高
- 关键词:氮肥运筹
- 大华1409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被引量:2
- 2020年
- 玉米品种大华1409(原名DJ1409)是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育种研究院最新通过审定的玉米单交种。为明确大华1409玉米在各区域的种植表现,对该品种进行了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尽管试验期间天气条件不利,但是大华1409仍然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在参加区域试验的年份,各试验点均较对照显著或极显著增产,增产点数为100%,增产幅度全部在5.0%以上。从产量构成因素上分析,大华1409的产量构成三因素相当协调,因而能够在大多数试验点获得较高的产量。受天气影响,个别试验点出现轻微空秆和倒伏现象,但总体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大华1409对目前江苏夏玉米主要病虫害均表现为R或HR,这也是其广适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 王朋孙杰赵青
- 关键词:玉米性状抗性
- 品种更替对中熟粳稻氮素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以江苏省各时期代表性中熟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品种更替过程中氮素吸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主要生育期植株氮素积累量均表现为现代品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早期品种;各类型品种氮素积累均主要集中在拔节期-抽穗期,且此阶段营养元素吸收占整个生育期养分吸收的比例随品种更替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早期品种在成熟期仍有大量的氮、磷、钾营养残留在茎鞘中,而现代品种尤其是杂交稻,成熟期营养物质向籽粒的运转率较高。
- 王朋张志高周义东孙杰
- 关键词:品种更替氮素吸收
- 不同密度对玉米新品种大华1146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7年
- 通过设置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共计9个密度处理,研究了密度对大华1146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其适宜种植密度范围较广,最适宜密度为6.75万株/hm^2,该品种集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于一身,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 王朋孙杰张志高
- 中粳水稻品种产量演进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以江苏省各时期代表性中熟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品种更新换代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品种改良,籽粒产量逐步提高。产量的提高主要是由于总颖花量的增加,而总颖花量的增加则主要是由于每穗粒数的显著增多,杂交水稻相对较低的结实率限制了其产量潜力的发挥。随品种改良,生物产量明显提高,抽穗后增加的量尤为显著,而收获指数增加的幅度较小。
- 王朋王俊仁张志高张峰孙杰
- 关键词:演进规律
- 玉米新品种大华1409的选育及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大华1409(原名DJ1409)是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D1082为母本,D3139为父本组配的玉米单交种,于2014年育成,201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于江苏夏播,全生育期104d左右,株高265cm,穗位高99cm,穗长18.9cm,穗行数14~16。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倒能力强、后期保绿性好等特点。该文介绍了玉米新品种大华1409的选育过程、产量水平、特征特性等,并提出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 秦龙孙杰王鹏赵青张志高
- 关键词:玉米选育栽培技术
- 不同钾肥用量和运筹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通过设置8种不同钾肥施用量及运筹处理,研究其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用量的加大,水稻产量也随之提高,最佳施用量为188.7kg/hm^2,此时可获得最高产量为10807.05kg/hm^2。
- 王朋刘洪伏孙杰
- 关键词:钾肥用量运筹水稻
- 水田旱整机插水稻不同氮肥用量对产量及群体质量影响
- 2016年
- 通过设置不同的氮肥施量处理,研究施氮量对旱整机插水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氮肥用量不仅可以使产量构成三要素更加协调,还可以明显提高茎蘖数和分蘖成穗率,显著增加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经济系数,优化群体质量。
- 孙杰王朋刘洪福
- 关键词:氮肥
- 玉米新品种大华1623的选育及应用
- 2021年
- 大华1623(原名DJ1623)是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D1337为母本、D1316为父本组配的玉米单交种,202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地区春播种植,全生育期120.2d,株高237cm,穗位高98cm,穗长17.1cm,穗粗5.0cm,秃尖长0.8cm,每穗15行,每行34粒,千粒重346g。综合性状优良,高抗大斑病,抗小斑病,中抗纹枯病、瘤黑粉病,抗倒能力强,营养品质优。该文介绍了玉米新品种大华1623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水平等,并提出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 秦龙孙杰赵青叶凌凤张志高
- 关键词:玉米选育栽培技术
- 品种改良对水稻光合功能的影响
- 2018年
- 光合作用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基础,产量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光合产物的积累与分配的过程。本试验选取江苏省各年代有代表性的中熟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叶片光合功能在品种更替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现代品种抽穗期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但生育后期叶片衰老进程相对较快,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光合生产能力。
- 王朋张峰王俊仁张志高孙杰
- 关键词:光合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