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勇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血清
  • 3篇预后
  • 2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多体位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诊断
  • 1篇心肌酶
  • 1篇心肌酶谱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红蛋白

机构

  • 10篇烟台市莱阳中...

作者

  • 10篇孙勇
  • 5篇李言飞
  • 1篇杨海平
  • 1篇董晓丽
  • 1篇邱桂斌
  • 1篇李志坚
  • 1篇徐向东
  • 1篇由玮
  • 1篇刘伟伟
  • 1篇尉京成
  • 1篇左玲莲
  • 1篇王少丽
  • 1篇孙建华
  • 1篇董向华
  • 1篇王莉莉
  • 1篇刘海军
  • 1篇姜金龙
  • 1篇陈永清
  • 1篇刘振云
  • 1篇曲林涛

传媒

  • 1篇医疗装备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内真菌临床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孙勇李言飞
关键词:真菌感染生化检验聚合酶链反应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miR-17-3p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血浆miR-17-3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90例MM患者为MM组,30例其他血液疾病患者为非MM组,3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组血浆miR-17-3p相对表达量,分析MM患者血浆miR-17-3p相对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血浆miR-17-3p相对表达量均值3.125为临界值,将MM患者分为高表达(miR-17-3p≥3.125)组43例和低表达(miR-17-3p<3.125)组47例,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不同miR-17-3p相对表达量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MM组血浆miR-17-3p相对表达量(3.125±0.710)高于非MM组(1.205±0.353)和对照组(1.146±0.261)(P<0.05),非MM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S分期Ⅲ期MM患者血浆miR-17-3p相对表达量(3.707±0.715)高于Ⅱ期(3.079±0.713)和Ⅰ期(2.915±0.708)患者(P<0.05),Ⅱ期患者高于Ⅰ期患者(P<0.05),不同年龄、性别、DS分期、诊断分型、血清乳酸脱氢酶、血钙及血红蛋白水平患者血浆miR-17-3p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表达组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25.6%)低于低表达组(65.9%)(P<0.05)。结论MM患者血浆miR-17-3p表达升高,与ISS分期和患者不良预后有关,有可能成为新的MM肿瘤标志物。
刘海军王莉莉李言飞孙勇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预后
运用计算机知识维护好AS-4型自动化细菌鉴定仪
2001年
刘振云孙勇
糖化血红蛋白及C-肽检测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价值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C-肽(C-P)检测在2型糖尿病(DM)中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检测151例DM患者的HbA1c、空腹血糖(FBG)、C-P,并与11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组HbA1c和FBG明显高于对照组,FC-P和2h FC-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A1c和C-P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李志坚李言飞孙勇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C-肽
磁共振多体位成像对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
曲林涛邱桂斌孙勇姜金龙刘振云
该研究利用1.5T高场强磁共振成像仪(MR)进行腰椎磁共振多体位扫描,通过频率选择反转脉冲脂肪抑制技术(SPAIR)观察L5-S1椎间盘突出情况,从而对青年腰椎间盘突出进行早期诊断。经省级科技查新:“国内未查见关于采用磁...
关键词: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诊断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疗法对神经功能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疗法对神经功能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62例本院在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组采用静注降纤酶疗治疗,观察组静注降纤酶+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分析两组神经功能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情况,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治疗后两组VEGF、Barthel、BDNF均升高,且观察组BDNF、Barthel、VEG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且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略高于对照组的9.68%(P >0.05)。结论 降纤酶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
左玲莲陈永清纪宇明孙勇由玮
关键词:依达拉奉降纤酶神经功能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清Wnt-3α,RF及BMP-2水平变化对风寒湿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分泌型糖蛋白(Wnt-3α)、血清类风湿因子(RF)、骨形成蛋白-2(BM P-2)水平变化对风寒湿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86例风寒湿痹型RA患者,将其分为RA活动组44例以及RA缓解组42例,同期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三组对象血清Wnt-3α,RF及BM P-2水平,同时对其关节功能、疼痛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活动组血清患者Wnt-3α、RF及BM P-2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同时RA缓解组血清Wnt-3α、BMP-2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但RF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活动组相比,缓解组血清Wnt-3α、RF以及BM P-2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活动组及缓解组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活动组生活质量总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活动组相比,缓解组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0.05),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监测血清Wnt-3α,RF及BM P-2水平变化对诊断风寒湿痹型RA及判断其病情变化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李言飞孙勇
关键词:WNT蛋白质类
心肌酶谱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比较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心肌酶谱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肌酶谱测定,并与6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羟丁酸脱氢酶(HBDH)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观察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心肌酶谱测定的临床价值。结果对照组AST、CK-MB、CK、HBDH和LDH含量低于心肌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CK-MB、CK、HBDH和LDH的检出敏感性分别为91.8%、93.9%、94.9%、85.2%和92.8%。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心肌酶谱测定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孙勇李言飞
关键词:ASTCK-MBCKHBDH急性心肌梗死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OX-2、VEGF和CD105的表达与预后关系探讨研究
徐向东刘伟伟尉京成辛淑芹杨海平董晓丽董向华孙勇
一、简要技术说明  任务来源:自选课题。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经过多年努力,但是肺癌的治疗效果仍不乐观,其总的5年生存率低于15%。目前肺癌的综合治疗已达到平台期。近年来迅...
关键词:
关键词:NSCLCCOX-2VEGFCD105预后关系
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感染科收治的80例HBV-ACLF患者作为HBV-ACLF组,男47例,女33例,年龄(48.36±5.56)岁,年龄范围为25~74岁,另选取同期来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根据是否发生病死事件将HBV-ACLF组患者分为生存组(n=52)与病死组(n=28)。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CHI3L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评估血清CHI3L1对HBV-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BV-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HBV-ACLF组血清CHI3L1水平[(69.45±6.85)μg/L]高于健康组[(47.43±4.46)μg/L],病死组血清CHI3L1水平[(96.14±9.65)μg/L]高于生存组[(55.08±5.3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CHI3L1预测HBV-ACLF患者临床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54(95%CI:0.806~0.902,P<0.001),截断值为75.60μg/L,灵敏度为84.18%,特异度为86.74%。国际标准化比值≥2.27、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23.68分、血清CHI3L1≥75.60μg/L是HBV-ACLF患者病死的影响因素。结论CHI3L1水平升高与HBV-ACLF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HBV-ACLF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孙建华王少丽公会会李春姬孙勇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白细胞介素-6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