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春芳

作品数:36 被引量:18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湖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0篇护理
  • 9篇化疗
  • 8篇肿瘤
  • 8篇静脉
  • 7篇导管
  • 6篇中心静脉
  • 6篇癌患者
  • 4篇晚期
  • 4篇恶性
  • 4篇恶性肿瘤
  • 4篇肺癌
  • 4篇PICC
  • 3篇心理
  • 3篇心理弹性
  • 3篇社会支持
  • 3篇中心静脉导管
  • 3篇细胞
  • 3篇静脉导管
  • 3篇化疗患者
  • 3篇宫颈

机构

  • 33篇中南大学湘雅...
  • 4篇中南大学
  • 3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33篇夏春芳
  • 5篇赵丽萍
  • 5篇潘友兰
  • 4篇杨群
  • 4篇姚敏
  • 3篇蔡益民
  • 3篇左玉兰
  • 3篇周昔红
  • 3篇周湘宁
  • 2篇刘新义
  • 2篇王文丽
  • 2篇杜颖
  • 2篇范腊英
  • 2篇雷俊
  • 2篇方文凤
  • 2篇李玲
  • 2篇黎静
  • 2篇陈菊阳
  • 1篇叶祖光
  • 1篇晋溶辰

传媒

  • 8篇当代护士(中...
  • 7篇中国现代医学...
  • 5篇当代护士(下...
  • 4篇医学临床研究
  • 3篇当代护士(上...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留置PICC导管对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比较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趋势,并探讨留置PICC导管对非血液系统肿瘤化疗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37例留置PICC导管(试验组)及36例未留置PICC导管(对照组)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化疗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趋势,并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化疗后全血黏度值(切变率1、5、50、100、200s-1)、全血低切相对指数、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均低于化疗前(P<0.05);试验组化疗后所有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化疗后所有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化疗后比较,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留置PICC导管对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血液流变学没有影响。
陈谊月夏春芳彭永芝杨群王文丽赵丽萍
关键词:化疗血液流变学PICC
NSCLC化疗静脉通路相关并发症及护理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前瞻性研究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PICC)与传统的经锁骨上或下静脉置管 (CVC)及普通留置针 3种化疗静脉通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方法  2 0 0 1年 2月~ 2 0 0 3年 6月 ,将 9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NSCLC)随机分为 3组。分别应用 PICC导管通路、CVC置管通路和普通留置针 ,实施相同的化疗方案 (NP) ,比较 3种通路的优劣 ,予以 χ2检验。 结果 PICC置管组与 CVC置管组相比 ,PICC置管组无严重穿刺并发症 (气胸、血气胸、误穿动脉、大出血、感染 ) ,无中途脱管现象 ,导管留置时间较长 (P<0 .0 5)。 PICC置管在控制发生静脉炎和留置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普通静脉留置针组 ,无 1例发生药物外渗损伤。但 PICC组输液流速较慢 ,可能发生导管阻塞漂移及肺栓塞 ,是其潜在的缺点。 结论 在 NSCLC化疗静脉通路中 ,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 CVC置管通路和普通留置针 ,利于保护血管 ,但其远期的安全性有待研究。
李玲蔡益民龚琳夏春芳
关键词:NSCLC化疗静脉输液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纤维蛋白鞘预防和治疗进展被引量:30
2012年
纤维蛋白鞘是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后导管表面常见的一层膜状物。这层膜状物是导管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原因,也是导致血栓形成、继发感染、肺栓塞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其预防主要依赖于肝素、香豆素、阿司匹林等药物。纤维蛋白鞘形成后,采用尿激酶、链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等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时采用纤维蛋白鞘剥离术。无论哪一种治疗方法都只能短期内恢复导管功能,远期治疗效果并不肯定。
赵丽萍王文丽夏春芳陈晋东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
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2月入住该院的86例恶性肿瘤初治患者,其中血液系统肿瘤患者50例患者,胃肠道肿瘤患者36例。上述患者于化疗前及化疗4个周期后,分别检测其外周血的血液流变学情况。比较化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中,全血黏度值(切变率为1、5、50、100、200)、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及红细胞刚性指数均较化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化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中,全血黏度值(切变率为1、5、50、100、200)、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及红细胞刚性指数均较化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后胃肠道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有趋向正常的趋势,而血液系统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升高的趋势。
夏春芳左玉兰马丽丽杨群赵丽萍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化疗恶性肿瘤
1例恶性肿瘤患者PICC并发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008年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临床广泛应用于反复或长期需要静脉补液的、外周血管差的病人。其中对于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PICC置管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或化疗药物外渗的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是一种较安全可靠的选择。但是,作为一种创伤性操作,亦可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出现,其中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本科于2007年10月15日收治1例因PICC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的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夏春芳杨群
关键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血栓肿瘤恶性
奥曲肽治疗伊立替康所致迟发性腹泻的护理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伊立替康所致迟发性腹泻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将25例应用伊立替康化疗导致Ⅱ~Ⅳ级腹泻患者给予奥曲肽治疗,设为实验组,24例未接受奥曲肽治疗的伊立替康所致腹泻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腹泻的治疗效果及治疗时间。结果实验组腹泻治疗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4.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6±0.8)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6.5±1.3)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伊立替康所致严重腹泻的患者应及早应用奥曲肽治疗,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左玉兰夏春芳
关键词:奥曲肽伊立替康腹泻护理
PEG化葛根素在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和正常大鼠组织分布的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PEG化葛根素在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和正常大鼠中组织分布,探索PEG化葛根素在缺血心肌的靶向性. 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只,均静脉注射给予PEG化葛根素,剂量为4...
夏春芳刘新义周湘宁唐甜甜文令军叶祖光
关键词:急性心肌缺血中药药理
文献传递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与护理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多瑞吉(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性疼痛的效果及护理。【方法】52例伴有中重度疼痛的癌症患者给予多瑞吉镇痛治疗,剂量范围为25-200gg/h,贴膜每72h更换1次,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缓解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总的疼痛缓解率92.3%,不良反应轻,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结论】多瑞吉治疗癌性疼痛并辅助相应的护理措施疗效明显。
熊慧夏春芳
关键词:疼痛顽固性疼痛顽固性
电话随访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价护士主导的电话随访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104例、实验组108例,两组均采取常规化疗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士主导的电话随访,评价两组患者在干预4个月和8个月时的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焦虑及抑郁程度。结果实验组在干预4个月、8个月时的服药依从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及抑郁程度也显著降低。结论护士主导的电话随访可以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周湘宁夏春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电话随访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
不同剂量的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的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老年晚期NSCLC患者58例,随机分为正常剂量组30例和低剂量组28例,正常剂量组予吉西他滨(1000mg/m2)+顺铂(80mg/m2)方案,低剂量组予吉西他滨(600mg/m2)+顺铂(30mg/m2)方案,用药方法2组相同。结果正常剂量组的近期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0.0%和83.3%,低剂量组的近期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9.3%和82.1%,2组患者近期疗效相比差异无显著性。2组患者化疗毒副作用比较,低剂量组的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较正常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Ⅲ~Ⅳ度毒副作用,正常剂量组为23例,低剂量组为7例,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晚期NSCLC患者,采用低剂量吉西他滨联合低剂量顺铂治疗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上进一步观察与探讨。
夏春芳潘友兰雷俊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吉西他滨顺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