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敏良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肠腺瘤及大肠癌细胞动力学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 1993年
- 收集的活检标木包括:正常大肠粘膜5例、大肠腺瘤18例、大肠癌8例,应用体外组织培养技术掺入5-溴脱氧尿核甙(BrdUrd),并以Brd Urd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具有分裂能力的阳性细胞,计算标记指数(LI),观察细胞增殖带范围。结果发现:大肠腺瘤及大肠癌的LI明显高于正常粘膜(P<0.001)°腺瘤伴不同程度异型增生的LI也不同,中、重度异型增生高于轻度异型增生腺瘤(P<0.05),而与腺癌无明显差异。正常粘膜增殖带局限于隐窝下半部,而腺瘤及大肠癌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则散布整个肿瘤细胞区域。这一结果证实从异型增生发展到癌的组织发生过程。
- 虞积耀夏敏良杜毅王鲁平马述仕
- 关键词:细胞动力学大肠肿瘤
- 散发型内脏肌病──附1例尸检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探讨散发型内脏肌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继发性肌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散发型内脏肌病的尸体解剖标本通过光镜、电镜、组化及免疫组化等方法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组织学特点为:消化管平滑肌细胞萎缩变性、纤维化,VG染色红染的胶原纤维呈蜂窝状排列,免疫组化Actin在肌层呈散在弱阳性表达。电镜下,胶原纤维分割包绕平滑肌细胞,肌膜不连续,肌丝紊乱,线粒体扩张,空泡变性。结论散发型内脏肌病为一种罕见疾病,根据其组织学特点,结合频繁呕吐、假性肠梗阻等临床表现,可以作出明确的病理诊断。
- 王嘉羚胡明夏敏良姚林虞积耀
- 关键词:散发型病理学尸体解剖
- 正常胃肠道上皮粘液性质及其显示方法
- 1993年
- 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包括PAS,AB/PAS,HID/AB,OR/AB,PAPS,mPAS,PB/KOH/PAS,PAT/KOH/PAS,PATB/KOH/PAS观察正常胃肠道粘膜分泌粘液的成分.对各种组织化学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国内尚无报告的新方法进行了介绍.在正常胃粘膜表面上皮及胃窦腺体以分泌中性粘液为主.小肠主要分泌氮乙酰化唾液酸粘液,大肠上皮分泌以硫酸粘液及氧乙酰化唾液酸粘液为主.
- 虞积耀郑集义夏敏良王鲁平马述仕
- 关键词:胃肠道粘膜粘液
-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板反相杂交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被引量:7
- 1999年
- 近年来,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灵敏、快速、简便等优点得到公认[1]。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检测结果容易出现假阳性及假阴性,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我们采用特异性结核菌探针,通过微孔板反相杂...
- 王嘉羚虞积耀胡明路平夏敏良姚林郑集义
- 关键词:结核杆菌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板杂交法
- 术前胃活检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类型标准的探讨
- 1997年
- 不同类型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T)其治疗手段不同,因此在手术前对GNET类型的正确诊断十分重要。本文收集52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通过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及患者随访的观察,提出GNET临床病理类型。Ⅰ型胃泌素依赖型类癌:可单发及多发,肿瘤的发生与胃泌素有关,生物学行为多为良性。治疗行息肉切除术或胃窦切除术,预后好。Ⅱ型非胃泌素依赖型类癌:多为散在单发,肿瘤发生与冒犯素无关,肿瘤较Ⅰ型恶性程度高,治疗行胃大部切除术。Ⅲ型胃神经内分泌癌:高度恶性GNET肿瘤,肿瘤低分化,治疗行胃切除术及术后综合化疗,预后差。本文重点对手术前胃内镜诊断GNET不同类型的标准进行了探讨。
- 虞积耀王鲁平王嘉玲孟宇红陆平胡明郑集义姚林夏敏良Cesare Bordi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骨肿瘤骨活检
- 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粘液组化研究
- 1992年
- 应用粘液组化方法AB—PAS、HID—AB、OR—AB、PAT—KOH—PAS、PATB—KOH—PAS显示大肠上皮分泌粘液的类型。结果发现:大肠慢性炎、大肠克隆病及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分泌粘液类型与正常粘膜相似(P>0.05),而伴有异型增生的溃疡性结肠炎、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家族性息肉、腺瘤癌变、大肠癌及癌旁粘膜粘液分泌性质与量均有变化。在这些病变中氮乙酰化及含有邻位羟基的氧乙酰化粘液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粘膜(P<0.05)。其检出阳性率与异型增生的程度有关。笔者认为应用粘液组化方法分析大肠癌前病变粘液性质对于判断粘膜上皮恶性倾向提供了有价值的手段。
- 虞积耀王曾平马述仕王洪海杜毅夏敏良郑集义
- 关键词:粘液组织化学大肠肿瘤癌前状态
- 全文增补中
- 大肠粘膜唾液酸粘液的变化与大肠癌术后复发的研究
- 1992年
- 大肠癌癌旁粘膜唾液酸粘液明显增多,一些作者报告这种变化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再发及予后有关。本文对大肠癌癌旁粘膜及手术后内窥镜随访活检大肠粘膜的唾液酸粘液进行观察,并对其与肿瘤的再发关系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收集89例大肠癌手术切除标本及全部患者手术后内窥镜随访活检材料共136次,取材186块。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
- 虞积耀杜毅夏敏良郑集义王鲁平王洪海
- 关键词:大肠肿瘤术后复发
- 急性中度缺氧对人体循环血液中血管内皮细胞数量的影响被引量:2
- 1993年
- 为了观察急性缺氧对人体血液中血管内皮细胞数量的影响,对16名健康飞行员进行了急性中度低压缺氧实验。血管内皮细胞由兔抗人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荧光染色证实。结果显示,急性缺氧后血液中血管内皮细胞数量(5.21±1.86十/0.9μl)增加十分明显,与缺氧前(1.96±0.88个/0.9μ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缺氧后2h(2.63±0.99十/0.9μl)仍未恢复到缺氧前水平(P<0.05)。结果提示,急性低压缺氧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明显损害作用,这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有重要临床意义。
- 俞启福虞积耀杨晔李庆棣夏敏良秦素清郝唯蔚余松海
- 关键词:细胞数量循环血液免疫荧光染色急性低压缺氧急性缺氧健康飞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