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丽君
-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泪道探通联合新型硅胶泪道引流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51眼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联合新型硅胶泪道引流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51眼)单纯阻塞患者行泪道探通联合新型硅胶泪道引流管植入治疗,并跟踪随访6个月(置管3个月后拔管,再跟踪随访3个月)。结果:治愈41眼,好转5眼,无效5眼,总有效率90.19%。治疗过程中及其术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泪道探通联合新型硅胶泪道引流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是一种安全、简单、可靠、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唐丽君邓仁政
- 关键词:泪道阻塞
- 行为干预对儿童多瞬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儿童多瞬症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儿童多瞬目患儿30例为研究组,以同期收治的儿童多瞬症患儿3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行为干预及眼局部用药;对照组给予局部用药和传统宣教,没有行为干预,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愈率(83.33%)高于对照组治愈率(5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儿童多瞬症行为干预,能促进患儿掌握正确的用眼方法,显著提高疗效。
- 唐丽君万方姜登旗
- 关键词:行为干预儿童多瞬症疗效
- 上方球周麻醉联合表面麻醉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上方球周麻醉联合表面麻醉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选取2005-06/2008-12在我科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不同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均为白内障囊外摘除并植入后房型IOL,手术中观察麻醉效果,并术后随访3d观察视力和结膜反应。A组:上方球周麻醉联合表面麻醉(126眼);B组:上方结膜下浸润麻醉联合表面麻醉(89眼);C组:球后麻醉(86眼)。结果:三组全部286例301眼患者,手术全程均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后囊破裂,A组和B组明显优于C组;术后结膜反应,A组和C组明显优于B组;术后视力,A组和B组明显优于C组。结论:上方球周麻醉联合表面麻醉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是安全而优越的。
- 邓仁政徐登峰唐丽君姜登旗程娟
- 关键词:白内障囊外摘除术IOL植入术球结膜下麻醉球后麻醉表面麻醉
-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和氩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Meta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评价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和氩激光小梁成形术在控制开角型青光眼眼压方面的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和手工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08年第1期),OVID(1971~2008),Medline(1971~2008),EMBASE(1974~2008)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NKI(1971~2008),VIP(1989~2008),收集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和氩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随机及半随机对照试验。两位研究者独立地进行研究的选择、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而后采用RevMan4.2.1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共292眼。4个试验的质量等级为B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和氩激光小梁成形术在控制开角型青光眼眼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目前证据不能表明两种手术术后1a内在降低开角型青光眼眼压方面何者更优。结论: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在控制开角型青光眼眼压方面,并不优于传统的氩激光小梁成形术。
- 徐登峰封卫亚杨晓春邓仁政刘雁詹川唐丽君万方朱英
- 关键词:开角型青光眼氩激光小梁成形术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META分析
- 带线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56例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带线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的疗效和引起的并发症.方法对56例56眼需要行眼球摘除或者已经行眼球摘除的患者行带线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作眼窝成形.结果追踪观察3~12月,植入的带线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球体稳定、活动良好,无暴露、移位和脱出,眼眶饱满.结论带线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适用于需要行眼球摘除(Ⅰ期)或者已经行眼球摘除(Ⅱ期)的患者行眼窝成形术.
- 邓仁政唐丽君
-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手术疗法
- 前房穿刺术结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术结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高眼压持续状态的疗效。方法以2010年1~12月收治的AACG高眼压持续状态患者41例41眼为治疗组,以2009年1~12月收治的AACG高眼压持续状态患者40例40眼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前房穿刺术,待眼压控制3~4 d后再行小梁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前房穿刺术,待眼压降低后立即行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眼压均得到有效控制,但治疗组术后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瞳孔无粘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房穿刺放液,使患眼房水快速引流,待眼压控制3~4天后,局部充血水肿好转,再行小梁切除术,疗效更为显著。
- 唐丽君
- 关键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前房穿刺术小梁切除术
- 上方球周麻醉联合表面麻醉行眼前节内眼手术536眼临床观察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上方球周麻醉联合表面麻醉行眼前节内眼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97例(536眼)各种眼前节内眼手术的患者采用上方球周麻醉联合表面麻醉,观察麻醉效果和麻醉有关的并发症。结果麻醉效果:Ⅰ级466眼,占86.94%;Ⅱ级38眼,占7.09%;Ⅲ级32眼,占5.97%;Ⅳ级0眼,占0.00%。未出现球后出血等并发症。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球周出血、眶压增高、眼球突出和运动受限,但经适当延长加压时间后,均能顺利完成手术。患者均在注射药物后约2 min内达到止痛效果,麻醉效果Ⅲ级的患者感觉疼痛需加用表面麻醉。没有出现注射麻醉药后无光感的病例。麻醉后手术前无结膜下出血、结膜水肿发生。术后无上睑下垂、远期视力不良。结论上方球周麻醉联合表面麻醉具有止痛效果好、作用时间长、并发症少、可以运动眼球配合手术等特点。
- 邓仁政谭伟玲万方唐丽君徐登峰
- 关键词:白内障摘除术麻醉内眼手术眼前节
- 重庆市5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眼病调查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了解重庆市5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低视力和盲的患病率及致盲原因。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随机整群抽样5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2 600名进行眼病筛查及视力检查。结果 2 600例中,眼部严重损伤784例(30.2%)。盲眼134例,其中双眼盲29例(1.12%),男女比较差异显著(P<0.01);56~65岁、66~75岁及76~85岁3个年龄组间矫正视力不同区间差异显著(P<0.01);导致中老年人盲的前3位疾病是黄斑变性、白内障、视网膜静脉阻塞,分别占22.4%、18.7%、15.7%,造成低视力的前3位疾病是白内障、屈光不正、黄斑变性,分别占43.8%、26.9%、14.2%。结论老年人群患眼病比例较其他人群明显增高,白内障是老年人最常见眼病;对眼底病相关因素、分类、病因等的了解可为防盲工作策略的制订提供参考。
- 唐丽君邓仁政
- 关键词:眼病低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