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纯武

作品数:403 被引量:3,205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希望马拉松专项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3篇期刊文章
  • 7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1篇医药卫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电子电信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73篇肿瘤
  • 116篇成像
  • 95篇乳腺
  • 89篇磁共振
  • 72篇磁共振成像
  • 62篇腺癌
  • 54篇影像
  • 52篇腺肿瘤
  • 51篇X线
  • 42篇乳腺癌
  • 40篇化疗
  • 39篇超声
  • 35篇X线计算
  • 35篇X线计算机
  • 34篇细胞
  • 34篇病理
  • 31篇乳腺肿
  • 31篇乳腺肿瘤
  • 31篇扩散
  • 30篇影像学

机构

  • 302篇中国医学科学...
  • 81篇北京协和医学...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空军总医院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市回民医...
  • 2篇北京医院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葫芦岛市中心...
  • 2篇延边朝鲜族自...
  • 2篇保定铁路医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作者

  • 384篇周纯武
  • 94篇欧阳汉
  • 87篇赵心明
  • 77篇李静
  • 56篇罗德红
  • 47篇林蒙
  • 42篇李琳
  • 35篇王爽
  • 32篇赵燕风
  • 31篇陈雁
  • 31篇余小多
  • 30篇郝玉芝
  • 25篇李槐
  • 25篇张红梅
  • 24篇张仁知
  • 23篇蒋力明
  • 23篇王勇
  • 22篇李忱瑞
  • 22篇李二妮
  • 19篇马霄虹

传媒

  • 69篇中国医学影像...
  • 30篇放射学实践
  • 27篇癌症进展
  • 2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9篇中华肿瘤杂志
  • 16篇医学影像学杂...
  • 13篇当代医学
  • 12篇磁共振成像
  • 10篇中华医学会第...
  • 9篇临床放射学杂...
  • 6篇中国介入影像...
  • 6篇国际医学放射...
  • 5篇中国医刊
  • 5篇中华医学超声...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国临床医学...
  • 4篇中华全科医师...
  • 3篇中国临床医生...
  • 3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8篇2017
  • 31篇2016
  • 22篇2015
  • 27篇2014
  • 34篇2013
  • 17篇2012
  • 21篇2011
  • 33篇2010
  • 40篇2009
  • 21篇2008
  • 11篇2007
  • 41篇2006
  • 12篇2005
  • 11篇2004
  • 11篇2003
  • 6篇2002
  • 9篇2001
4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RI在食管癌中的应用被引量:2
1997年
51例食管癌作了MRI检查。对其中手术的14例进行了MRI与手术及病理的对照观察。MRI分辨率高并能够多方向扫描,因而能显示肿瘤的大小、范围,有无外侵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对估计癌瘤能否手术切除有重要作用。肿瘤侵及气管支气管,侵及主动脉;或侵及心包为不能切除的指征。本组诊断气道受侵的符合率及主动脉受侵的符合率均为92.8%。因此食管癌术前行MRI检查十分重要,可减少不必要的开胸探查。15例食管癌手术后作了MRI随诊,其中14例有阳性发现,最多见的为纵隔淋巴结转移,其次为吻合口区复发,残段食管癌、肋骨及肺转移。术后MRI随诊可及早发现复发及转移,以使病人能得到及时的治疗。
周纯武王铸欧阳汉王正颜
关键词:食管肿瘤成像NMR肿瘤转移
全文增补中
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影像表现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假性黏液瘤患者8例,其中5例复发,全部病例均行腹部CT扫描检查,分析其CT影像表现。结果8例患者均见大量腹水,肠管受压移位,在肝脾边缘形成扇贝形压迹,且5例复发病例扇贝形压迹明显;5例有肠系膜浸润性改变,5例见脐疝;4例表现为腹、盆腔内分房黏液团块;3例原发病例腹膜增厚明显,5例复发病例无明显腹膜增厚;腹壁种植2例;1例合并胸水。结论腹膜假性黏液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故CT检查对腹膜假性黏液瘤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马霄虹张红梅周纯武
关键词:腹膜假性黏液瘤
CT与MRI增强扫描诊断肝细胞癌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6
2010年
目的比较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及3.0T MR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肝细胞肝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60例临床疑似HCC患者接受CT及MR检查,39例确诊为HCC,共59个病灶。CT采用平扫加三期增强,MR采用LA-VA技术双动脉期、双门脉期、双静脉期及延迟期共7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观测数据行Alternative-free-response ROC(AFROC)曲线分析,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z),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CT增强扫描的Az平均值为0.8120±0.0118,MR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Az平均值为0.9093±0.00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1cm的HCC病灶组,CT和MR增强扫描的平均灵敏度分别为63.89%和80.55%。在1~3cm组和〉3cm组,CT和MR增强扫描诊断的灵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所有病灶中,CT多期增强扫描的灵敏度低于MR动态增强扫描(83.62%vs88.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阳性预测值(PPV)也低于MR扫描(93.07%vs96.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诊断HCC病灶方面,MR动态增强扫描与CT增强扫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于小于1cm病灶,MR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的灵敏度显著高于CT增强扫描。
邢古生王爽欧阳汉马霄虹周纯武
关键词:肝肿瘤磁共振成像诊断显像
CT纹理分析技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探讨CT纹理分析技术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病变病人35例,共42个病灶,其中恶性结节26个,良性结节16个。所有病人治疗前均行颈部增强CT扫描。将DICOM格式的CT增强图像(层厚和层间距均为5 mm)导入CT Kinetics软件进行纹理及直方图分析得到未经滤过的原始细纹理图像。CT纹理分析主要参数包括熵值、偏度、峰态、平均像素值和像素分布的标准差。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间纹理参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纹理参数进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确定诊断阈值。结果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熵值、偏度、峰态、像素值和标准差分别为6.65±0.92、0.63±1.37、0.69±1.23、84.08±23.36和18.14±3.31;良性结节分别为5.96±0.54、0.59±1.42、0.51±1.17、72.00±24.52和20.05±6.10。熵值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度、峰态、像素值和标准差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熵值6.09为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阈值,其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33、71.3%和70.0%。结论 CT纹理参数对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有一定帮助。
郭炜罗德红赵燕风李琳林蒙胡镭赵心明周纯武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
乳腺叶状肿瘤的X线表现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X线影像学特点,并与其病理对照,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有完整乳腺X线资料的乳腺叶状肿瘤50例共54个病灶,其中良性26个、交界性22个、恶性6个。结果 54个病灶中表现为伴或不伴钙化的肿块50个(92.6%),假阴性4个(7.4%)。50个肿块病变中良性23个、交界性21个、恶性6个。形状以分叶状、圆形或卵圆形最多见,分别占62.0%(31/50)、10.0%(5/50)、26.0%(13/50)。肿块边缘主要表现为清楚或部分清楚部分模糊,占80%(40/50),其余肿块呈浸润状及细小分叶状边缘,分别占18.0%(9/50)和2.0%(1/50)。肿块表现为高密度占74.0%(37/50),等密度占26.0%(13/50)。3个病灶肿块内含有钙化。边缘特征在良性与恶性肿瘤、交界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有明显差异,P_(良-恶)=0.003,P_(良-恶)=0.044。结论乳腺叶状肿瘤主要X线表现为分叶状或圆形、卵圆形的高密度肿块,钙化少见;边缘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良恶性叶状肿瘤的区别。
宋颖李静周纯武
关键词:乳腺叶状肿瘤乳腺X线摄影
肾上腺肿瘤的影像诊断被引量:3
2014年
肾上腺肿瘤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超声检查可对肾上腺肿瘤进行初筛,CT检查是肾上腺肿瘤首选影像检查方法,MRI是CT检查的必要补充.
姚金朋陈雁周纯武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影像诊断
3.0T MR动态增强扫描对正常胰腺及胰腺癌的定量分析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对正常胰腺和胰腺癌患者的3.0TMR快速三维动态增强扫描序列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其对胰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及31例非胰腺疾病患者(对照组)行全胰腺LAVA九期动态增强序列扫描,将所得数据传至ADW4.2工作站处理,分别测量对照组胰腺的头、体、尾及胰腺癌组病变区域及非病变区域的30s强化率(SER30)、90s强化率(SER90)、阳性强化积分值(PEI)、达峰时间(TTP)、最大强化斜率(MSI),并进行t检验。结果对照组胰腺头、体、尾的SER30、SER90、PEI、TTP及M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腺癌组病变区与非病变区的SER30、PEI、TTP、MS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任意区域与胰腺癌组非病变区域或病变区域的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胰腺的不同部位间无灌注差异,胰腺癌病变区域与非病变区域的灌注差异可以反映癌组织浸润范围。胰腺癌非病变区域与正常胰腺间TTP的差异可能反映潜在病变的可能。
马霄虹赵心明欧阳汉张红梅周纯武
关键词:胰腺胰腺肿瘤
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分析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EHE)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提高对肝脏EHE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EHE的CT和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结果5例肝脏EHE患者均为多发,共92个病灶。全组病灶均位于肝包膜下2eIn区域内,28个病灶可见包膜凹陷征。3例行MRI检查的36个病灶中,77.8%的病灶T2压脂序列呈晕环征,91.7%的病灶增强扫描序列呈晕环征;91.7%的病灶T2压脂序列可见病灶最外缘环状低信号影,36.1%的病灶肝胆期可见中心或边缘轻度强化。2例行CT检查的56个病灶中,有7个病灶呈典型晕环征。结论肝脏EHE影像学特征以包膜下分布为主,结节可相互融合,可见包膜凹陷征及晕环征;T2压脂序列病灶外缘环状低信号影和肝胆期病灶轻度强化,有助于肝脏EHE的诊断与鉴别诊断。MRI对于病灶内部特征的显示优于CT。
梁晓张红梅叶枫邹霜梅崔晓琳欧阳汉赵心明周纯武
关键词:肝肿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病理学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MR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研究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CT、MR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AML的CT、MR表现,并与病理组织学对照。结果:CT平扫呈不均匀低密度,内见斑点状、条状及片状更低密度区,边界清楚。MR中,3例T1WI表现为以低信号为主,内见斑点状、细条状高信号,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1例呈"靶"征,CT平扫中心密度与肝实质相仿,周围被更低密度环绕,对应MR在T1WI呈中心低信号,周围环绕高信号。CT、MR增强扫描均表现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和(或)延迟期中度和轻度强化。1例瘤内伴假性动脉瘤,2例有假包膜,表现在门脉期和(或)延迟期病变边缘环形强化。结论:CT、MR表现可反映其病理组织学基础,对微小脂肪灶的检出及病变增强扫描特点有助于HAML的诊断。
蒋力明赵心明王爽欧阳汉张宏图周纯武
关键词:肝肿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体层摄影术病理学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早期预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价值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索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1个周期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分析在预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化疗效果中的价值。方法:收集NAC的LABC患者28例,NAC前及化疗1个周期后均进行多期DCE-MRI扫描,采用38期,每期10 s。测量DCE-MRI的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患者根据治疗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组织学显著反应组和组织学非显著反应组两组,利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的方法,比较NAC前和化疗1个周期后两组间DCE-MRI定量参数的差异。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NAC前及化疗1个周期后DCE-MRI定量参数预测NAC疗效的诊断效能。结果:28例患者中,9例(32.1%)为组织学显著反应,19例(67.9%)为组织学非显著反应。化疗前定量DCE-MRI的Ktrans、Kep、Ve值在两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NAC 1个周期后Ktrans、Kep值较化疗前明显减低,化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值化疗前后变化不显著(P>0.05)。化疗1个周期后的Ktrans值能够区分组织学显著反应组和组织学非显著反应组,ROC曲线分析显示Ktrans值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49,阈值为0.202/min,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63.16%。而Kep及Ve值的预测效能降低,AUC分别为0.667、0.632。结论:NAC前所有DCE-MRI的Ktrans、Kep、Ve值均不能够预测疗效;化疗1个周期后Ktrans是预测组织学显著反应的最佳指标,Kep、Ve值可作为辅助预测指标。
孙海馨张仁知周纯武蒋涛
关键词:乳腺癌磁共振成像新辅助化疗
共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