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永威

作品数:14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荣成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前
  • 2篇水肿
  • 2篇皮肤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瘤
  • 2篇螺旋CT
  • 2篇CT
  • 2篇病理
  • 1篇导向穿刺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硬化
  • 1篇多发性硬化病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信号
  • 1篇胸腹
  • 1篇胸腹腔

机构

  • 14篇荣成市人民医...

作者

  • 14篇周永威
  • 2篇陈培强
  • 2篇冷敏
  • 2篇唐文芳
  • 2篇林雪涛
  • 2篇崔华静
  • 2篇徐向英

传媒

  • 5篇医用放射技术...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亢合并黄疸
2006年
患者女38岁。因怕热心悸,全身水肿,皮肤红斑入院。入院体检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可见皮肤散在瘀斑,未见明显皮疹,蜘蛛痣,浅表淋巴结肿大,双眼球明显突出,巩膜黄染,双侧甲状腺2度肿大心率87次份,腹平软,肝区无叩痛,双下肢2级凹陷性水肿。
周永威崔华静
关键词:甲亢合并浅表淋巴结肿大黄疸全身水肿皮肤红斑凹陷性水肿
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在体检人群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不明原因升高时诊断肿瘤的临床价值
2018年
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在体检人群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不明原因升高时诊断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在体检人群中发现的78例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不明原因升高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查看与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2年3月~2013年4月。根据其它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结果,评价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诊断肿瘤的临床价值,对不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显像结果下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差异的比较。结果:对体检人群中的78例患者最终确诊患有肿瘤者21例,排除患有肿瘤者56例。即认为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阳性21例,阴性56例,其中假象阴性和阳性各1例。结论: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在体检人群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不明原因升高时诊断肿瘤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肿瘤的诊断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周永威周凌云
关键词:诊断肿瘤
螺旋CT在泌尿系结石中的应用及讨论
2010年
目的:探讨我国山东沿海地区60岁以下人群的泌尿系结石的螺旋CT的诊断以及形成机制,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利用GE公司生产的8排螺旋CT,按5mm层厚对30例患者进行常规螺旋扫描,然后进行原始数据重建到1.25mm,传到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的三维重建。结果:男性占80%,女性占20%,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输尿管结石6例,占20%;膀胱结石6例,占20%;肾脏结石18例,占60%。结论:男性结石患者明显高于女性,以肾脏结石居多。
周永威唐文芳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螺旋CT三维重建
研究CT术前诊断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
2017年
目的:研究CT术前诊断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临床资料检索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7月以来我院收治结肠癌患者73例,根据患者基础诊断资料研究数据显示,所有患者同时行CT或B超检查,临床统计分析两组术前诊断和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分析。结果:结合临床病理学结果显示,73例患者中,CT术前诊断共发现69例,占94.52%;B超检查诊断患者48例,占65.75%。术后结肠癌复发病例24例,CT和B超的检查结果分别为22和17,分别占91.67%、70.83%;结肠癌患者中TNM分期为Ⅰ期10例、Ⅱ期38例、Ⅲ期11例、Ⅳ期10例,而24例结肠癌复发患者TNM分期为Ⅰ期7例、Ⅱ期9例、Ⅲ期5例、Ⅳ期3例,CT诊断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术前诊断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确切,对比B超诊断,具备更明显的临床治疗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周永威周凌云
关键词:CTB超结肠癌复发
CT导向穿刺活检肺部病灶的扫描技术
2003年
周永威林雪涛
关键词:CT导向穿刺活检肺部病灶
胎儿颈部淋巴囊肿1例
2006年
孕妇,28岁,孕1产0,妊娠17周行常规超声检查.胎儿双顶径4.36cm,股骨长2.57cm,头围14.88cm,腹围13.14cm,脊柱连续,胎心规律,羊水适量。胎儿颈部示环绕颈部的无回声暗区,其内可见几条呈放射状的分隔,自胎儿颈部向外无回声区最宽处约4.49cm。胸腹部皮肤水肿增厚,最厚处约1.66cm。胎儿胸腹腔内均可见少量液性暗区,超声提示:1.单活胎中期妊娠。2.胎儿颈部囊性肿物。3.胸腹水及皮肤水肿(考虑胎儿颈部淋巴囊肿)。几天后引出一男婴,颈部示一囊袋状结构围绕,躯干皮肤水肿。
崔华静周永威
关键词:皮肤水肿液性暗区胎儿双顶径胸腹腔内囊性肿物股骨长
多排螺旋CT在胃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MDCT),前瞻性的对胃癌进行术前TN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评估其分期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经胃镜证实的48例胃癌患者,于术前进行MD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分别利用CT轴位图像和轴位结合多层面重组(MPR)图像对胃癌进行TN分期,并将C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相对照,分期的准确性比较采用McNemar检验,取P<0.05为检验标准。结果:轴位和轴位结合MPR对胃癌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91.6%(44/48)、97.9%(47/48)。轴位和轴位结合MPR对所有患者胃癌胃壁浸润深度(T分期)评估的准确率的分别为72.9%(35/48)、89.5%(43/48),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1)。轴位和轴位结合MPR对所有患者转移淋巴结(N分期)评估的准确率的分别为72.9%(35/48)、77.1%(37/48),两者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13)。结论:MDCT能对胃癌术前TN分期做出较准确的评估。MPR能显著改善胃癌T分期的准确率,但不能明显提高N分期的准确率。
陈培强徐向英周永威
关键词:胃癌TN分期
寰椎椎弓缺如1例报告
2005年
椎体、椎弓缺如少见,寰椎椎弓缺如实属罕见。我院2004年发现一例寰椎椎弓缺如,报告如下。
林雪涛周永威
关键词:椎弓寰椎椎体
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并鞍上池转移1例报告
2002年
患者男,20岁。全身乏力,多饮、多尿1年余,加重1月。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患者一般情况尚可,眼睑下垂,其它未发现任何阳性体征。B超示肝、胆、胰、脾、肾及肾上腺均无异常发现。胸部透视及心电图示无异常发现。CT检查:位于第三脑室后上方松果体区,示最大截面约为3.5cm×3cm略高密度占位CT值约为50Hu,边缘较税利与周围脑组织界限较清晰,内可见散在的斑块样钙化,周边可见絮状钙化。位于鞍上池内示最大截面约为1.0cm×1.0cm高密度占位,CT值约为40Hu,密度较均匀,边缘较清晰。第三脑室呈杯口样扩大,侧脑室扩大,第四脑室正常,鞍上池消失。强化扫描:松果体区占位及鞍上池占位同时均质性强化,且强化明显。CT诊断:松果体区实性占位,首先考虑生殖细胞瘤。
陈培强徐向英周永威
关键词:鞍上池CT生殖细胞瘤
全文增补中
腹膜后腔巨大无功能嗜铬细胞瘤
2003年
周永威梁显文
关键词:症状影像学检查病理诊断腹膜后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