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承科

作品数:24 被引量:379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电力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电气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0篇电缆
  • 9篇压电
  • 9篇高压电
  • 8篇高压电缆
  • 7篇电力
  • 6篇电力电缆
  • 5篇电缆故障
  • 4篇运维
  • 4篇护层
  • 3篇交叉互联
  • 3篇充电
  • 2篇电动
  • 2篇电动汽车
  • 2篇电缆线
  • 2篇电缆线路
  • 2篇短路
  • 2篇短路故障
  • 2篇巡检
  • 2篇直流
  • 2篇图像

机构

  • 24篇武汉大学
  • 5篇国网湖北省电...
  • 3篇国家电网公司
  • 3篇湖北工业大学
  • 3篇广东电网有限...
  • 3篇国网江苏省电...
  • 2篇武汉邮电科学...
  • 2篇武汉供电公司
  • 2篇国网湖北省电...
  • 2篇国网湖北省电...
  • 2篇国网湖北省电...
  • 2篇国网湖北省电...
  • 1篇广东电网公司
  • 1篇国电南瑞科技...
  • 1篇广州供电局
  • 1篇学研究院
  • 1篇北京伏佳安达...
  • 1篇广州供电局有...
  • 1篇国网电力科学...
  • 1篇国网冀北电力...

作者

  • 24篇周承科
  • 10篇周文俊
  • 4篇唐泽洋
  • 4篇袁婧
  • 3篇王航
  • 2篇方华亮
  • 2篇姜伟
  • 1篇廖雁群
  • 1篇喻剑辉
  • 1篇杨斌
  • 1篇姜伟
  • 1篇赵翔
  • 1篇袁燕岭
  • 1篇杨斌
  • 1篇田智
  • 1篇董杰
  • 1篇李明贞
  • 1篇杨鸿飞
  • 1篇鲍玉川
  • 1篇李秋芳

传媒

  • 10篇高电压技术
  • 3篇电测与仪表
  • 2篇电力科学与技...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高压电器
  • 1篇电工技术学报
  • 1篇电力建设
  • 1篇广东电力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电力电缆故障信息的故障单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电缆故障信息的故障单影响因素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样本量估计和基于Cox比例风险模型的单影响因素分析两个步骤。首先,基于数据预处理原则对电缆故障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样本数据,基于样本数据估计样本量,以保...
杨斌王宣姜伟周承科付光攀韩钦徐振秦小安周亮周文俊王航喻剑辉
文献传递
基于时间延迟理论的高压电缆巡检周期优化被引量:5
2021年
为了经济高效开展高压电缆的巡检消缺工作,提出了基于时间延迟理论与经济效益分析的高压电缆巡检周期优化方法。首先基于时间延迟模型模拟电缆缺陷发展为故障的过程,将电缆故障发展视为由缺陷出现与缺陷发展为故障两个随机事件组成;然后根据历史故障时间与巡检周期,建立电缆故障发展的数学计算模型,并考虑电缆故障的时间与空间特性,将电缆系统按照运行年限与巡检目标进行分类,建立不同运行年限内线路各部件的故障数期望值与巡检周期的数学关系;之后以故障损失与巡检费用最低为目标,计算电缆线路各部件的优化巡检周期;最后针对南方电网公司近10年投运的高压电缆,采用该方法理论计算得到优化巡检方案。理论上优化后的高压电缆故障损失与日常巡检的总费用相较于优化前可降低40%。所述方法可有效提高经济效益,为高压电缆巡检周期制定与巡检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袁婧周承科周文俊廖雁群韦亦龙刘海康
关键词:高压电缆电缆故障运维管理
地下排管多电缆线路分流对运行寿命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地下排管中聚集电缆线路数较多,散热困难,导致运行温度高。而过高的温度会加速电缆的老化,降低电缆的寿命。为延长电缆寿命,基于有限元法计算了地下排管中电缆群运行温度场,依据电缆老化理论建立地下排管电缆群寿命评估模型,并以延长电缆群平均寿命为目标函数,电缆群中总载流量不变且排管中各电缆运行温度不超过90℃为约束条件,提出了地下排管多电缆线路分流优化方法。实际工程应用结果表明:与未分流情况相比,采用优化方法后排管中电缆群的平均寿命延长了14.9 a,夏季排管中最高温电缆的导体芯温度降低了29.7℃,优化效果显著;与现行分流方案相比,采用优化方法后排管中电缆群平均寿命延长了3.0 a,夏季排管中最高温电缆的导体芯温度降低了2.7℃,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利用优化方法来指导未来电缆线路运行问题,能较大程度地保留排管中电缆的原始运行负荷,降低排管中电缆的温度,延长排管中电缆的平均寿命。
李秋芳周承科王航田智夏湛然程萌
关键词:排管敷设温度场
电缆群排管敷设形式下的分流运行优化方法被引量:6
2018年
夏季地下排管电缆聚集运行温度异常,电缆温度过高会加速电缆绝缘材料的老化,热量累积到一定程度,还可能引起起火事故。为降低地下排管中电缆运行温度,提出了电缆群排管敷设形式的优化方法。基于有限元法计算地下排管中电缆群运行温度场,建立了电缆群敷设形式优化计算模型。以电缆群中最高温电缆的温度降到最低为目标函数,电缆群中总载流量不变为约束条件,对电缆群中温度较高的电缆进行分流优化计算。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仿真计算的结果可见,与未优化之前相比,采用优化方法后排管中最高温电缆的导体芯温度降低了约11%,电缆群最大温差降低了3.6℃,增加了电缆群温度场分布的均匀度,优化效果显著。
李秋芳周文俊田智程萌王航周承科
关键词:排管敷设温度场有限元法
基于泄漏电流的高压电缆线路故障测距方法被引量:17
2020年
为实现高压电缆线路短路故障发生后准确故障定位,提出一种利用故障通道泄漏电流的离线故障测距方法。该方法在短路故障发生后于电缆终端加直流电压,泄漏电流主要通过故障击穿通道沿金属护层流入两端接地点,在线路两端接地点检测护层电压,通过单位长度金属护层阻抗与泄漏电流和护层电压的关系,可计算出故障点位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定位故障点位置,其相对误差不超过8%,绝对误差不超过50 m。
杨斌李明贞周承科
关键词:高压电缆故障测距泄漏电流短路故障
基于逻辑回归的高压电缆交叉互联接地系统缺陷分类识别方法被引量:20
2021年
高压电缆交叉互联接地系统缺陷种类繁多,现有研究主要利用接地电流幅值来判断起因不同的缺陷,然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论文从电路拓扑的角度出发,将27种常见的接地系统状态分为3大类,给出了各类缺陷状态下接地电流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基于接地电流幅值比和相角差的综合特征提取方法;通过多项式特征扩展、多分类表决器构造等方式将线性二分类逻辑回归算法引入到交叉互联高压电缆接地系统缺陷智能识别模型中,并利用接地电流计算模型生成的数据对分类算法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以电路拓扑为依据的接地系统缺陷分类方法能有效区分各类缺陷,以幅值比和相角差为基础的接地电流综合表征方法能有效反应接地系统电路拓扑异常;基于逻辑回归的接地系统缺陷分类模型能有效识别常见的27种高压电缆接地系统状态,算法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等总评价指标均在95%以上,模型对各类状态的识别准确率在89%以上。研究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李根王航刘海康崔新友周承科
关键词:高压电缆金属护层逻辑回归接地系统
结合贝叶斯推断与Weibull比例风险模型的高压电缆可靠性分析方法被引量:16
2021年
高压电缆差异化检修及退役决策需要电缆可靠性分析结果作为依据。Weibull分布模型可以对高压电缆总体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但无法区分不同运行条件下电缆个体差别。且传统统计估计方法在电缆老化故障样本较少时难以得到准确结果。为此,提出一种贝叶斯推断与Weibull比例风险模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Weibull比例风险模型建立不同条件与电缆可靠性的关系,利用贝叶斯推断结合高压电缆相关先验信息和运行及故障数据进行模型参数估计,实现不同运行状况下电缆个体的可靠性分析。应用所提出方法对实际电缆线路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是否直埋敷设及负荷率大小对所研究地区高压电缆可靠性存在较大影响,并根据在运线路可靠性分析结果给出了差异化检修及退役更换决策的建议。12条在运及故障高压电缆线路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充分利用高压电缆经验信息和数量较少的老化故障数据,给出更加准确的可靠性分析和预测结果,解决了现有方法难以应用于故障数据较少情况下电缆个体可靠性分析的难题。
刘海康廖雁群韦亦龙袁婧徐小冰周承科
关键词:高压电缆贝叶斯推断电缆故障
基于Faster RCNN与Mean-Shift的电缆附件缺陷红外图像自动诊断方法被引量:23
2020年
红外热成像测温是及时发现电缆附件异常发热缺陷的重要方法,但面对海量巡检图像,传统的人工诊断方式费时费力,且过分依赖人工经验。已有研究中为了实现电气设备红外图像的智能诊断,大多提取特定特征量作为所搭建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而所提取的特征量也依赖于人工选择。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Faster RCNN(faster regions wit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features)与Mean-Shift的电缆附件缺陷红外图像自动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Faster RCNN网络实现诊断对象的识别定位;之后利用Mean-Shift聚类算法提取过热区域;最后计算温度参数,并根据相应诊断标准得到诊断结果。利用实际巡检图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不同拍摄角度、不同背景下准确定位诊断目标与过热区域,继而实现过热缺陷的自动诊断。研究对于实际工程中电缆附件的缺陷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徐小冰袁婧廖雁群韦亦龙周承科周文俊
关键词:电缆附件红外图像处理均值漂移算法过热
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运维关键技术被引量:19
2019年
当前电动汽车快速发展,针对电动汽车充电站运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电动汽车应用为信息架构,提出一种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充电站运维策略制定方法。根据充电站的设备结构与运行特性,建立关键充电设施故障模型;以充电过程耗费的额外时间为风险指标,对电动汽车充电站进行可靠性分析,并依据风险值对不同站进行重要度等级划分,制定运维策略。以某市的一个区域为例,通过实时设备故障模型和用户充电模型对各充电站进行可靠性评估并合理分配运维时间和运维资源。
廖家齐钱科军方华亮周承科徐彦
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可靠性分析
通过优化金属护层接地方式延长高压电缆段长可行性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电力电缆接头的故障率远高于本体,为降低电缆故障率、提高运行可靠性,研究了通过优化金属护层接地方式从而延长电缆段长并减少电缆接头的可行性。由于电缆的最大段长受限于最大允许的护层电压,因此提出了一种精确的护层电压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各种接地方式下单位长度的护层电压,进而计算出各种接地方式下的最大电气长度。结果表明,利用单点接地的方式可以将传统的500 m交叉互联段段长延长至2.21 km。通过增加三相线路之间的距离可以进一步延长最大电气长度。最后,这种延长高压电缆段长的方法被应用于一条实际的线路,运行数据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陈彦徐欣杨浩张梁郑勇李明贞周文俊周承科
关键词:高压电缆金属护层交叉互联接地方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