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恩亮

作品数:17 被引量:42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视网膜
  • 13篇网膜
  • 9篇视网膜脱离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5篇玻璃体
  • 4篇源性
  • 4篇糖尿病性
  • 4篇孔源性
  • 4篇孔源性视网膜...
  • 4篇黄斑
  • 3篇视网膜病
  • 3篇视网膜病变
  • 3篇糖尿病性视网...
  • 3篇糖尿病性视网...
  • 3篇巩膜
  • 3篇巩膜扣带
  • 3篇巩膜扣带术
  • 2篇视网膜下
  • 2篇手术

机构

  • 10篇安徽省立医院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7篇周恩亮
  • 17篇柯根杰
  • 12篇顾永昊
  • 6篇王林
  • 4篇何勤
  • 3篇董凯
  • 3篇顾起宏
  • 2篇魏莹莹
  • 1篇朱子诚
  • 1篇孙冰
  • 1篇孙晓东
  • 1篇胡迪
  • 1篇文磊
  • 1篇温跃春
  • 1篇闫泉
  • 1篇刘静雯
  • 1篇李晓蒙
  • 1篇韩婧

传媒

  • 6篇实用防盲技术
  • 2篇中华眼底病杂...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国眼底病论...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巩膜扣带手术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治疗周边裂孔合并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2013年
在周边裂孔引起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中,约有1%~4%的患者继发有黄斑裂孔。对于原发性黄斑裂孔,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惰性气体或硅油充填可使视网膜的解剖复位率及裂孔闭合率达到90%~100%。而对于继发于周边裂孔视网膜脱离的黄斑裂孔,报道的治疗方法和效果各不相同。主要方法一是应用玻璃体手术结合黄斑内界膜剥离等手段进行处理,二是应用巩膜扣带手术只处理周边裂孔,辅以玻璃体腔注射惰性气体或消毒空气以及激光光凝。
顾永昊柯根杰王林周恩亮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外科学视网膜穿孔外科学巩膜扣带术
不放液巩膜扣带术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不放液巩膜扣带术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65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不放液巩膜扣带术联合玻璃体腔消毒空气注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视网膜复位率、视网膜下液吸收情况、术后视力、主要并发症等。随访时间2周至1年。结果视网膜复位63例,手术成功率96.92%,49例视网膜下液在3天内吸收,占77.78%,术后视力进步者50例,占79.36%,主要并发症为术后高眼压和玻璃体混浊。结论在掌握好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不放液巩膜扣带术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患者术后恢复快,手术并发症较少。
顾永昊柯根杰王林周恩亮何勤
关键词:巩膜扣带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腔注气
周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78例裂孔位置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78例周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裂孔分布和位置情况。方法周边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78例(78只眼)行巩膜扣带术,术中测量记录裂孔位置、裂孔后缘至角巩膜缘距离、形态、大小、与变性带关系、与斜肌关系等。结果78只眼共查见裂孔113个,分布于颞上方裂孔最多占63.72%,马蹄形裂孔64个(54.64%),圆孔49个(43.36%),34.62%患眼有超过一个裂孔,裂孔距角巩膜缘7.5~17mm,平均12.60mm,裂孔与眼轴之间显著相关(F=4.035,P=0.047),裂孔位于变性带两端32只眼(41.02%),49.56%的裂孔位于斜肌止端约1个钟点范围内。结论周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眼轴越长,裂孔后缘距离角巩膜缘就越远,裂孔好发位置为颞上和颞下象限。这些分布与位置特点对检查及手术中裂孔的寻找定位和处理具有参考价值。
顾永昊柯根杰王林顾起宏周恩亮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裂孔
眼内异物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眼内异物的致伤原因、并发症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我科收治的眼内异物患者40例(40只眼)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致伤原因、合并症、临床治疗方法等。结果 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9例(97.5%),平均年龄(40.28±10.81)岁,崩伤39例(97.5%)最常见,其中24例行晶状体摘除,31例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结论眼内异物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常合并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视功能。应根据异物在眼球内的位置,合并症等选择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韩婧柯根杰王林顾永昊顾起宏董凯周恩亮
关键词:眼内异物眼外伤
23G20G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2016年
目的观察23G联合20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明确诊断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的患眼并行23G联合20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共37例病例37只眼纳入研究。记录术前视力、眼压及眼部病情,手术中切除玻璃体后采用硅油或C3F8气体填充玻璃体腔,术后采取面向下体位。术后平均随访4.34月,观察术后视网膜复位率、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至随访期结束,视网膜复位31例(83.7%);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生一过性高眼压11例(29.7%),持续性高眼压2例;发生并发性白内障18例(48.6%)结论 23G联合20G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安全有效方法。
周恩亮柯根杰
关键词: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
术前双眼遮盖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下液吸收情况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双眼遮盖对减少网膜下积液的作用及术后视网膜复位和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2017-4-8至2017-06-01在我院确诊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行巩膜扣带术患者26例26眼,术前给予患者约12h...
魏莹莹杨南周恩亮顾永昊柯根杰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GM6001对糖尿病大鼠血-视网膜屏障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背景 研究表明,多种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家族成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发(DR)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作用,但是否MMPs抑制剂能改善MMPs对血-视网膜屏障(BRB)的破坏作用尚不十分清楚.目的 探讨人工合成MMPs抑制剂GM6001对糖尿病大鼠BRB的影响.方法 24只成年清洁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GM6001组.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腹腔内注射法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对照组以相同的方法注射等体积枸橼酸盐缓冲液.造模成功后3d和14d,糖尿病+GM6001组大鼠玻璃体腔内注射10μl(100tμmol/L)GM6001各1次,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大鼠以相同的方法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后1个月摘取大鼠一侧眼球,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大鼠视网膜中MMP-2 mRNA和MMP-9 mRNA的相对表达量;用伊文思蓝(EB)灌注大鼠右侧颈静脉,120 min后以约120 mmHg(1 mmHg=0.133 kPa)的灌注压于大鼠左心室灌注枸橼酸钠缓冲液配制的质量分数1%多聚甲醛溶液,2 min后摘取大鼠另一侧眼球,观察大鼠视网膜EB的渗漏量.结果 RT-PCR检测显示MMP-2、MMP-9和GAPDH的反应条带分别位于436、536和484 bp.3个组大鼠视网膜中MMP-2 mRNA和MMP-9 mRNA相对表达量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0.336,P=0.000;F=8.742,P=0.002);其中糖尿病组和糖尿病+GM6001组大鼠视网膜中MMP-2 mRNA和MMP-9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糖尿病+GM6001组大鼠视网膜中MMP-2 mRNA和MMP-9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糖尿病组大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2).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GM6001组大鼠视网膜中标准化EB质量分数分别为(12.60±3.50)、(26.52±7.14)和(17.55±2.65) ng/mg,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032,P<0.01),其中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中标准化EB质量分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糖尿病+GM6001组较糖�
顾永昊柯根杰王林何勤周恩亮
关键词:视网膜血-视网膜屏障SD大鼠
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后光感受器细胞的坏死性凋亡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观察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后光感受器细胞坏死性凋亡的形态学特点,初步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 雄性健康的Sprague-Dawley大鼠60只,右眼视网膜下注入1%透明质酸纳50μl建立视网膜脱离模型作为实验组,左眼不作处理为对照组.建模后3d,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光感受器细胞的死亡方式及形态学特点.建模后3d,提取大鼠视网膜组织,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裂解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8的相对蛋白表达;采用免疫沉淀法检测磷酸化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p-RIP1)的相对蛋白表达.结果 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视网膜脱离后光感受器细胞的死亡方式主要为凋亡和坏死.同时还可观察到光感受器细胞的坏死性凋亡,其形态学与坏死细胞类似.表现为细胞肿胀,质膜不完整、破裂,染色质浓集和边聚,且伴有明显的自噬泡和空泡.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对照组裂解的Caspase 8蛋白相对表达分别为0.78±0.03、0.06±0.01,实验组裂解的Caspase 8蛋白相对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两组裂解的Caspase 8蛋白相对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 023.21,P<0.05).免疫沉淀法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对照组p-RIP1蛋白相对表达分别为0.23±0.03、0.14±0.02,实验组p-RIP1蛋白相对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两组p-RIP1蛋白相对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44,P<0.05).结论 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后光感受器细胞坏死性凋亡表现为细胞肿胀,质膜不完整、破裂,染色质浓集和边聚,且伴有明显的自噬泡和空泡;其发生机制与p-RIP1表达增加有关.
董凯周恩亮朱子诚文磊冯敬仰闫泉柯根杰孙晓东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病理生理学光感受器细胞细胞凋亡动物实验
23G玻璃体手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柯根杰董凯王林顾永昊顾起宏温跃春孙冰周恩亮胡迪何勤
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 RD)是一种严重而复杂致盲性眼病,中国是视网膜脱离高发国家,未经及时有效治疗,其致盲率几乎为100%。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是眼科较危重疾病,是指视网膜脱离的同时伴有玻璃体视...
关键词: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术前双眼遮盖及体位控制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下积液吸收的作用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双眼遮盖对减少视网膜下积液和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确诊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手术患者197例197眼,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100眼、对照组97例97眼,试验组术前给予患者约12 h双眼遮盖并使裂孔保持最低位,对照组未做特殊处理,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裂孔情况、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分级、视网膜脱离等。综合直接眼底镜、间接眼底镜以及B超定量方法综合判断视网膜下积液情况。根据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分为巩膜扣带术和玻璃体切割术,记录每例患者手术方式、时间和术中情况,并随访术后视网膜复位时间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有4例4眼视网膜下积液减少,试验组有38例38眼视网膜下积液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行巩膜扣带术患者中视网膜下积液减少(27例27眼)与视网膜下积液未减少(31例31眼)者在术中操作、手术时间、术后视力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试验组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中视网膜下积液减少者(11例11眼)与视网膜下积液未减少者(31例31眼)在手术时间及术后视力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试验组视网膜下积液减少与未减少者之间在PVR分级和年龄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小和PVC分级较轻是促进视网膜下积液吸收的独立因素(均为P <0. 05)。结论术前双眼遮盖及保持体位控制能够有效减少视网膜下积液,对于PVR较轻的年轻患者更为有效。对于行巩膜扣带术患者能够使手术时间缩短,减少术中操作,患者术后视力恢复也较佳。
魏莹莹王志玲邹皋城周恩亮柯根杰顾永昊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积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