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建良

作品数:10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伤口
  • 2篇愈合
  • 2篇伤口愈合
  • 2篇蜇伤
  • 2篇疗效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基因
  • 2篇海蜇蜇伤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修补术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胰腺炎治疗
  • 1篇肉瘤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穿孔

机构

  • 9篇秦皇岛市第一...
  • 1篇承德医学院

作者

  • 9篇周建良
  • 6篇刘主才
  • 4篇张重阳
  • 4篇刘双江
  • 2篇卢云飞
  • 2篇王耀辉
  • 2篇李峰
  • 1篇贾瑞
  • 1篇吕勇
  • 1篇刘洪伟
  • 1篇郑福禄
  • 1篇刘维斌
  • 1篇杨永利
  • 1篇董丽
  • 1篇刘宇鹏
  • 1篇杨丽霞
  • 1篇陈贺
  • 1篇张浩
  • 1篇王清
  • 1篇李双成

传媒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0
  • 4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川芎嗪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
姚福军周建良杨丽霞梁昊李双成董丽张重阳刘维斌郑福禄吕勇刘宇鹏刘洪伟王清
该研究旨在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川芎嗪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其在SAP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数据与理论依据。该研究应用基础实验和临床实验相结合,观察川芎嗪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为川芎嗪在这一发病率高的危重症...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川芎嗪动物实验
秦皇岛市沿海浴场海蜇蜇伤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分析秦皇岛市沿海各浴场海蜇蜇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海蜇蜇伤的预防、海蜇暴发的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至2018年秦皇岛市暑期(7~8月)沿海各浴场救护站上报的2659例海蜇蜇伤患者数、性别、年龄构成,蜇伤严重程度等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海水表层温度与海蜇蜇伤患者数的相关性。结果在秦皇岛市沿海7个浴场中,东山浴场(1101例)和浅水湾沿线(1365例)蜇伤人数最多,最少的是黄金海岸浴场(只有5例),2016、2017、2018年不同浴场蜇伤患者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77、1890、492例,χ2=490.611,P<0.05)。2659例患者中儿童(≤14岁)1124例,成人1535例;男性1570例,女性1089例。各浴场海蜇蜇伤患者以轻中型为主,轻型患者2589例(97.37%),中型61例(2.29%),重型9例(0.34%)。海水表层温度与蜇伤例数间呈正相关(r=0.433,P<0.05)。结论秦皇岛市海蜇蜇伤主要分布在东山浴场和浅水湾沿线,构成特点以轻型为主,同时受到科普宣传、医疗救护、环境因素、海蜇集合漂移等因素的影响。
李峰张重阳葛昀李宏巨徐俊祥吕喆王耀辉杨兴伟周建良
关键词:海蜇蜇伤流行病学研究
红外线治疗对清创术后伤口愈合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红外线治疗对急诊清创缝合伤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 058例在急诊行清创缝合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535例,治疗组523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换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红外线照射。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外线对急诊清创缝合伤口有良好的效果,且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主才周建良
关键词:清创术伤口愈合
红外线光疗对伤口愈合的影响
刘主才卢云飞周建良张重阳杨永利陈贺刘双江贾瑞
该项目对脑伤口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伤口的愈合与组织的愈合能力、伤口的创伤程度、感染及局部血液循环等因素都有密切关系,其中局部的血液循环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尤显突出。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了红外线照射可改善血液...
关键词:
关键词:伤口愈合
不同急诊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比较不同急诊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94例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开腹组(41例)采取开腹穿孔修补术,腹腔镜组(53例)采取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血清炎性因子(hs-CRP、TNF-α、IL-6)含量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开腹组的78.05%(χ^2=5.738,P<0.05)。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缩短(t/P=7.848/<0.001,9.953/<0.001,10.797/<0.001,4.598/<0.001,9.596/<0.001),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开腹组显著降低(χ^2=7.069,P<0.01)。腹腔镜组术后血清hs-CRP、TNF-α和IL-6含量较开腹组明显下降(t/P=5.203/<0.001,6.683/<0.001,4.424/<0.001)。结论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可有效改善老年急性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双江周建良刘主才张浩
关键词:老年急诊手术
甲状腺癌组织中BAG-1、bcl-2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BAG-1、bc l-2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8例甲状腺癌、11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BAG-1、bc l-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BAG-1、bc l-2蛋白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率(66.7%、75.0%)均高于甲状腺腺瘤(18.2%、27.3%);甲状腺癌中两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BAG-1表达水平在甲状腺癌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有相关性。结论BAG-1特异性表达于甲状腺癌组织中,其可能与bc l-2协同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BAG-1表达状态可作为评估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刘主才周建良刘双江
关键词:甲状腺癌BAG-1基因BCL-2基因
2017—2019年暑期秦皇岛海域沿线海蜇蜇伤事件调查及防控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2017—2019年暑期秦皇岛海域海蜇蜇伤患分布情况及特点,为海蜇蜇伤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构建秦皇岛市沿海浴场海蜇蜇伤登记表,统计分析2017—2019年暑期(7—8月)秦皇岛海域各浴场救护站上报的2724例海蜇蜇伤患者的年龄、性别、蜇伤部位、蜇伤程度等资料。结果2017—2019年暑期(7—8月)秦皇岛海域海蜇蜇伤患者共2724例。近3年海蜇蜇伤发生例数呈逐年减少趋势。2017年1890例、2018年492例、2019年342例。其中浅水湾沿线和东山浴场蜇伤人数较多[2017年占60.90%、35.08%,2018年占24.39%、64.23%,2019年占33.33%、40.35%]。蜇伤部位以下肢最为常见(64.14%),其次为上臂、肘、前臂。蜇伤中轻型2680例(98.38%),中型患者30例(1.10%),重型患者14例(0.51%)。结论秦皇岛海域海蜇蜇伤主要分布在浅水湾沿线和东山浴场,应重点加强该海域防控。同时加大科普宣传和医疗救护资源,预防相关海域蜇伤事件。
王耀辉李峰贺佳佳周建良李浤岠张重阳
关键词:海蜇蜇伤流行病学
Smac和survivin基因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09年
目的探讨人骨肉瘤组织中Smac和survivin基因表达状态,及其对骨肉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法)检测46例骨肉瘤、10例骨软骨瘤组织中Smac和survivin蛋白表达,比较二者表达与骨肉瘤主要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Smac和survivin基因在骨软骨瘤组织表达分别为3例、2例,骨肉瘤中分别为29例(63%)和31例(67%);Smac表达率与骨肉瘤组织学分级、WHO分型无关,与转移有关(P<0.05),Survivin表达率与骨肉瘤组织学分级无关,与WHO分型及转移有关(P<0.05);骨肉瘤中Smac和survivin基因表达呈正相关(r=0.506,P<0.01)。结论Smac和survivin基因高表达于骨肉瘤组织中,与骨肉瘤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二者可能共同参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
刘主才周建良刘双江
关键词:骨肉瘤基因细胞凋亡SMACSURVIVIN
红外线对拔甲伤口疗效的影响
2009年
目的观察红外线治疗对拔甲患者在换药时的疼痛感及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将154例拔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拔甲后创面使用凡士林纱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红外线照射,对两组患者拔甲后去除伤口敷料时伤口与敷料粘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换药去除伤口敷料时伤口与敷料不易粘连,治疗组换药去除伤口敷料时的疼痛分值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外线治疗能减少拔甲伤口与敷料的粘连,减轻患者痛苦。
刘主才周建良卢云飞
关键词:拔甲伤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