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岁锋

作品数:47 被引量:144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山市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危重
  • 11篇重症
  • 11篇危重症
  • 8篇重症患者
  • 8篇危重症患者
  • 7篇咬伤
  • 7篇蛇咬伤
  • 7篇脓毒
  • 7篇脓毒症
  • 7篇津液
  • 6篇脓毒症患者
  • 6篇津液代谢
  • 5篇治未病
  • 5篇上呼吸道
  • 5篇上呼吸道感染
  • 5篇外感
  • 5篇未病
  • 5篇辨证
  • 4篇虚实
  • 4篇虚实辨证

机构

  • 30篇广州中医药大...
  • 12篇中山市中医院
  • 5篇深圳市中医院

作者

  • 47篇周岁锋
  • 17篇缪英年
  • 9篇侯杰
  • 6篇郭应军
  • 5篇曲敬来
  • 5篇苏立成
  • 4篇高雪
  • 4篇余燕
  • 4篇刘芳芳
  • 3篇王家赐
  • 3篇范玉梅
  • 3篇李锦山
  • 3篇吴志光
  • 2篇钟福帮
  • 2篇徐淑屏
  • 2篇李亮
  • 2篇谢彩凤
  • 2篇刘锦文
  • 1篇杨卓欣
  • 1篇林棉

传媒

  • 7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中国民间疗法
  • 2篇中医药临床杂...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中医临床研究
  • 2篇第四届世界中...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中医研究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健脾升清降浊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健脾升清降浊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根据健睥升清降浊法拟方,对照纽予倍他司汀片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4d,14d后观察两纽的临床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推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B6.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升清降浊法可明显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吴志光陈永锋谢国峰缪英年钟福帮黄志周岁锋
'治未病'在危重症患者中的体现
"治未病"包含两个概念,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传变。通过阐述未病先防和既病传变中危重症特点,证明"治未病"对医学的指导意义。
周岁锋
关键词:治未病危重症
毒邪学说在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本文通过复习中医文献,阐述毒邪学说在救治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总结毒邪学说在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指导意义,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危重症提供理论依据。
周岁锋郭应军汤双齐
关键词:毒邪学说危重症患者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外感病诊治思想探讨
2024年
该文在气象医学和历史传承的视角下,探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外感病诊治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分析气候变化对医学的影响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对《伤寒论》的发挥,发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治疗外感病的用药具有明显的气象和时代特征,用药特点为药性偏温、寒温合用、益气解表、解表化湿。
周岁锋缪英年
关键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外感病
病炎清4号方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体外实验及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病炎清4号方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作用,并进行临床验证。方法:以RSV感染培养的细胞,分别加入病炎清4号方、病毒唑,测算两者的治疗指数并比较;通过临床观察病炎清4号方对急性RSV感染患者的疗效(以病毒唑治疗作为对照)。结果:病炎清4号方的TI值大于病毒唑(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炎清4号方为有效的抗RSV复方。
曾仲意曲敬来周岁锋黄彬
关键词: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体外实验RSV病毒毒力中医
蛇黄散凝胶剂对蛇伤肿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毒蛇咬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4月-2011年4月急诊处理的338例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中西医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182例患者痊愈147例,有效20...
缪英年周岁锋
关键词:毒蛇咬伤中西医治疗
文献传递
耳穴压豆联合经络呼吸操对COPD缓解期患者呼吸肌疲劳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经络呼吸操对COPD缓解期患者呼吸肌疲劳的影响。方法 分析我院2015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COPD缓解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干预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普通护理措施)30例和实验组(耳穴压豆联合经络呼吸操)30例。结果 对照组护理后FEV1、FEV1/FVC、FEV1%Pre均优于护理前,实验组护理后FEV1、FEV1/FVC、FEV1%Pre均优于护理前,实验组护理后FEV1、FEV18FVC、FEV1%Pre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护理后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均优于护理前,实验组护理后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均优于护理前,实验组护理后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均优于对照。对照组护理后呼吸困难分级评分均优于护理前,实验组护理后呼吸困难分级评分均优于护理前,实验组护理后呼吸困难分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豆联合经络呼吸操在COPD缓解期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肺功能和氧分压,改善呼吸肌疲劳,值得临床推广。
谢彩凤温杏良周岁锋杨杏芬范玉梅聂玉玲
关键词:耳穴压豆COPD缓解期呼吸肌疲劳
外感热病非细菌感染临床研究
2018年
目的:探寻外感热病非细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因外感热病住院患者,其中明确诊断325例,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非细菌感染相关的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4个与非细菌感染疾病相关的因素,分别为外感风寒证、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比例(N)、疾病病程。外感风寒(OR=1.613)、PCT(OR=2.944)、N(OR=1.956)、疾病病程(OR=2.813)在模型中是非细菌感染疾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论:外感风寒、PCT、N、疾病病程是非细菌感染疾病相关的影响因素,结合4个相关因素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周岁锋侯杰赖贵龙苏立成
关键词:非细菌感染发热性疾病外感热病LOGISTIC回归分析
外感热病(上呼吸道感染)后津液不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外感热病(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津液不足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因外感热病住院患者。结果:外感热病患者津液不足证总发生率49.4%,老年组发生率64.6%,中青年组发生率31.7%,老年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因素、有慢性基础肺病、病程长、高热状态、使用激素、使用退热药的OR值分别为3.77、4.56、1.27、3.75、3.59和5.88。结论:老年患者较中青年患者易出现津液不足证,而慢性基础肺病、病程长、高热、使用激素、多次使用退热药等是发生津液不足的高危因素。
周岁锋侯杰赖贵龙刘芳芳刘锦文苏立成
关键词:外感热病津液不足辨证分型
“治未病”在危重症患者中的体现
'治未病'包含两个概念,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传变.本文通过阐述未病先防和既病传变中危重症特点,证明'治未病'对医学的指导意义.指出不管是未病先防还是既病传变,都要求医者要有整体观念。在整体观念指导下,才能正确把握患者的...
周岁锋
关键词:中医学治未病理论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