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军
- 作品数:43 被引量:230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东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理学更多>>
- 提升铁路运输企业竞争优势的薪酬战略被引量:3
- 2005年
-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通过薪酬战略来实现人力资源战略,从而获取企业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目标。通过对薪酬战略提升铁路运输企业竞争优势作用的分析,提出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市场导向的薪酬管理机制,以及岗位工资为主的工资体系等铁路运输企业的薪酬战略对策。
- 周学军易蓉
- 关键词:铁路薪酬战略
- 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文章以首次全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活动中江西省的企业家问卷调查为样本,采用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影响企业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的特征和规律,并构建了企业创新关键成功因素层次结构,从而为企业找准提升创新成功率的途径提供借鉴。
- 周学军易蓉高燕
- 关键词:关键成功因素
- 移动互联网视角下绩效评价体系协同效应的关键因素分析
- 2014年
- 协同型绩效评价体系使绩效评价体系各个环节的关键业务信息置于"决策点"上,从而跨越绩效管理的新边界,是真正实现绩效评价与企业战略目标动态对接的前提和依据。本文从协同理论与绩效评价系统功能与作用机理出发,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协同型绩效评价体系,采用T检验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法,寻找影响协同型绩效评价体系的关键因素,以期准确定位,支持平台的全面建设,确保移动互联网技术绩效评价体系协同功能充分发挥。
- 周学军胡宇辰
-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绩效评价体系验证性因子分析
- 21世纪江西高校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研究被引量:14
- 2001年
-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竞争 ,而高质量人才的培养需要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与高质量的学校管理 .江西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如何 ,将直接关系到未来的走向及江西经济的发展 .本文分析了江西高校人才资源现状 ,主要就开发、引进高素质人才 ,构建 2
- 周学军
- 关键词:高校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
- 探讨公平理论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0
- 2004年
- 薪酬是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合作性的重要杠杆之一。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 ,传统的薪酬设计理念显然难于满足朝晖夕阴的市场环境。因此 ,强化薪酬的激励功能 ,才能够从多角度激发员工的潜能 ,提高员工合作效果 ,使员工公平感、留住人才 ,保持良好绩效从而保证企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 周学军易蓉
- 关键词:公平理论薪酬管理岗位评价满意度
- 基于“和谐”视角下的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特点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和谐社会呼唤和谐的劳资关系。企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也需要和谐的劳资关系。但是,时下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矛盾却同私营企业的数量增加一样不断扩张。劳动合同的不完善、劳动安全措施不规范、劳动保障不全面、工会组织不健全、克扣工资等问题,日益困扰着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和谐性。揭示制约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和谐性的症结所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不能不说是当务之急。
- 周学军李黎青
- 关键词:和谐社会劳资关系
- 优化铁路站段薪酬管理制度的思考被引量:1
- 2006年
- 分析铁路站段薪酬制度中存在的薪酬管理制度与站段管理结构不对称、岗位工资的运行机制不完善、薪酬水平较低等问题,提出优化铁路站段薪酬制度的设计思路,以及完善站段薪酬管理制度、重新分析站段岗位、优化站段岗位技能工资结构、建立市场导向型薪酬管理机制、强化薪酬的激励作用等优化铁路站段薪酬制度的建议。
- 周学军
- 关键词:铁路薪酬
- 构建铁路运输企业协同型绩效评价系统的探讨被引量:2
- 2014年
- 在阐述协同理论与协同型绩效评价系统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动态、系统、协同、客观的铁路运输企业绩效评价系统是强化铁路运输企业管理功能,提升铁路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铁路运输企业协同型绩效评价系统模型,阐释评价方法模块、评价主体模块、绩效评价模块、绩效评价沟通反馈模块等操作模块。
- 胡宇辰周学军
-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绩效评价系统
-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高校培养模式分析被引量:9
- 2004年
- 随着我国加入 WTO 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市场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需求在持续升温,热切呼唤人力资源专业管理人才,虽然全国各高校也在加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但仍与市场上对此类人才所需标准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分析了高校在培养人力资源专业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周学军易蓉
-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经济全球化专业管理加入WTO高校
-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实践环节的对策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大学生经过4年的知识储备准备步入市场,用他们的青春、热血和知识书写未来,但他们的所学能否被市场接纳?被用人单位认可?本课题组以大学生知识储备和市场对人才需求差距为主题对2003年江西部分普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了一次大型抽样调查。本报告是对此次调查数据的汇总与分析,目的在于揭示大学生就业与市场需要之间的差距、大学毕业生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技能及普通高校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周学军易蓉
-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知识储备教学实践环节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