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泉
- 作品数:28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Problem Solving for Better Health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血清铁蛋白与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SF)与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方法 以6~14岁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入选儿童均了解肥胖持续时间,进行体格检查(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生物电阻抗法(体脂含量)、血清学指标(肝氨基转移酶、血脂代谢、空腹血糖、胰岛素、SF)以及肝脏超声检查。按稳态评估模型(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IR)指数。根据肝脏超声及肝氨基转移酶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单纯性肥胖(SOC)组、肥胖儿童伴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组和肥胖儿童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组。结果 共纳入肥胖儿童86例,年龄(10.4±1.9)岁,其中SOC组26例、肥胖儿童伴NAFL组28例、肥胖儿童伴NASH组32例。肥胖儿童伴NASH组腰围-标准差分值(Z分值)、腰臀比、HOMA-IR指数、SF均明显高于肥胖儿童伴NAFL组[2.3±0.3比2.1±0.3,P=0.020;1.0±0.0比0.9±0.1,P=0.014;4.0±1.7比2.9±1.8,P=0.006;(104.1±49.6)μg/L比(68.4±22.7)μg/L,P=0.004]和SOC组[2.3±0.3比1.9±0.3,P=0.000;1.0±0.0比0.9±0.1,P=0.012;4.0±1.7比2.5±1.6,P=0.001;(104.1±49.6)μg/L比(59.2±28.9)μg/L,P=0.001],体质量指数-Z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0.5比2.7±0.6,P=0.524;2.8±0.5比2.7±0.6,P=0.662);肥胖儿童伴NAFL组和SOC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1±0.3比1.9±0.3,P=0.260;0.9±0.1比0.9±0.1,P=0.952;2.9±1.8比2.5±1.6,P=0.283;(68.4±22.7)μg/L比(59.2±28.9)μg/L,P=0.161]。控制年龄、体质量指数、腰围、腰臀比、三酰甘油、HOMA-IR指数影响,SF仍与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335,P=0.002)。结论 血清铁蛋白可能是肥胖儿童NAS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褚怡青万燕萍徐仁应张晓敏周一泉陈之琦陆丽萍
-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儿童铁蛋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独生子女与在校学生体重和体脂肪关系的随访研究
- 目的 观察独生子女对小学生体质指数和体脂肪含量的影响.方法 2515 名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行镇小学生(男生1323 名,女生1192 名)纳入本研究.2013 年采集小学生身高、体重和体脂肪含量作为基线数据,并于2014 ...
- 徐仁应周一泉李云张晓敏陆丽萍蔡威万燕萍
- 关键词:独生子女体质指数体脂含量
- 老年人BMI与高血压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 拟探讨老年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与高血压发生风险的关系,为老年人适宜BMI范围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体检中心老年研究对象(≥60岁)共9 474例资料,其中男性5 337例,女性4 137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随访5年。基线资料为2014年的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根据基线BMI将所有老年研究对象分为5组:BMI<18.5 kg/m^(2)组,BMI 18.5~22.9 kg/m^(2)组,23.0~24.9 kg/m^(2)组,25.0~29.9 kg/m^(2)组和BMI≥30.0 kg/m^(2)组。调查问卷法收集既往慢性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收集基线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率数据。随访期间每年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认定为高血压。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基线BMI与高血压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 随访5年期间新发高血压2 138例。调整年龄、性别、糖代谢、脂代谢和肾小球滤过率后发现,以BMI为18.5~22.9 kg/m^(2)的老年人群为对照,BMI<18.5 kg/m^(2)组,23.0~24.9 kg/m^(2)组,25.0~29.9 kg/m^(2)组,≥30.0 kg/m^(2)组高血压发生风险的HR值分别为0.65(95%CI:0.48~0.88),1.23(95%CI:1.10~1.38),1.47(95%CI:1.32~1.63)和1.85(95%CI:1.44~2.38)。BMI每增加1.0 kg/m^(2),高血压发生风险增加7%(HR:1.07;95%CI:1.06~1.09,P<0.001)。男女分组的结果与总人群趋势一致。排除60~65岁、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的老年人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的结果与主效应分析一致。结论 老年人BMI升高可明显增加高血压发生风险。为降低老年人群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建议将体质量控制在正常范围。
- 汪佳璐唐墨莲周一泉陈之琦蒋晓敏万燕萍徐仁应
- 关键词:体质量指数高血压老年人
- 儿童单纯性肥胖相关危险因素性别差异分析
- 目的 全面分析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症相关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以五所学校2852名6~16岁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测量其身高体重并发放自填式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早产及出生体重,监护人教育程度,...
- 冯海霞万燕萍张晓敏徐仁应周一泉陈之琦吴颖洁蒋莹谈韬
- 体脂肪含量与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关系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体脂肪含量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5 144名6~13岁学生(男2 649名、女2 495名)为研究对象;采集身高、体质量、血压,以生物电阻抗法检测体脂肪含量;以收缩压或舒张压任一项高于同年龄同性别血压P95为高血压。采用ROC曲线分析体脂肪含量预测高血压的切点值;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体脂肪含量对高血压的影响。男生体脂肪含量分布以10岁年龄组为高峰,而女生体脂肪含量分布则与年龄增长一致。男生和女生体脂肪含量预测高血压的切点值分别为18.0%和18.8%。控制年龄、性别、身高和体质量,男生体脂肪含量高于该预测切点值,则高血压风险增加51%(OR=1.51,95%CI:1.04~2.07);女生体脂肪含量超过切点值,则高血压风险增加53%(OR=1.53,95%CI:1.00~2.34)。体脂肪含量预测男生高血压的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UC)=0.649]低于BMI(AUC=0.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脂肪含量预测女生高血压的效能(AUC=0.644)与BMI(AUC=0.65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生和女生体脂肪含量预测高血压的切点值分别为18.0%和18.8%。BMI预测儿童高血压时仍优于体脂肪含量。
- 徐仁应周一泉张晓敏陈之琦万燕萍
- 关键词:体质指数高血压ROC曲线儿童青少年
- 住院患者肠外营养支持时间的相关因素回顾性研究
- 2015年
-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接受肠外营养(PN)支持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接受PN治疗(≥3 d)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入院诊断及是否有手术、机械通气和慢性病病史)、血生化指标(PN前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血钙、血磷、血镁指标)和PN相关指标(PN时间、PN输注时微循环血糖、日均蛋白质和能量供给量)。目标供给量依据Schofield公式计算。结果共收集643例接受PN治疗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23例,女性220例。接受PN时间的中位数为8 d(3~370 d),其中全禁食者占72.8%。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心血管疾病史、机械通气、血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和PN期间日均能量供给(〈75%目标剂量)是PN支持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具有心血管疾病病史、使用机械通气、血γ-GT升高和PN日均能量供给较低使PN支持时间延长。
- 徐仁应万燕萍高键周一泉陈之琦张晓敏陆丽萍
- 关键词:肠外营养
- 门诊肥胖儿童综合干预前后体格指标观察
- 褚怡青万燕萍徐仁应张晓敏周一泉陆丽萍
- 出生体质量与体质量指数、腰围及体脂肪含量关系研究
- 2021年
- 目的研究出生体质量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和体脂肪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行镇2561例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338人,女生1223人。采集身高、体质量、腰围和体脂肪含量(生物电阻抗法)指标。出生体质量依据出生证明获得。出生后喂养情况、儿童每天运动时间、每月快餐次数、每周加工肉类、油炸食品、碳酸饮料频次、父母教育程度采用问卷调查获得。出生体质量与BMI腰围和体脂肪含量的关系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出生体质量与肥胖发生危险因素的关系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学生平均出生体质量为(3339.1±450.2)g,平均年龄为(9.2±2.1)岁。随着出生体质量增加,学生BMI、腰围和体脂肪含量也明显增加(均有P<0.001)。每单位SD(≈450 g)出生体质量增长,可导致BMI增长0.25 kg/m^(2)、腰围增长0.66 cm、体脂肪含量增加0.23个百分点。与出生体质量处于第一四分位组的学生相比较,出生体质量位于最高百分位组学生发生肥胖的危险因素增加42%(OR=1.42,95%CI为1.05~1.92)。结论出生体质量较高的儿童其BMI和腰围明显高于出生体质量较低的儿童。高出生体质量是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 李浩捷周一泉张晓敏陈之琦徐仁应
- 关键词:出生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
- 儿童单纯性肥胖相关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 分析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症相关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以5所学校2 852名6~16岁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测量其身高、体质量,并发放自填式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出生体质量、监护人教育程度、6个月内喂养方式、父母亲肥胖及慢性病史、饮食因素和运动因素,以上内容填写完整的2 396名学生纳入研究,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正常组和超重肥胖组,分别对男女童组行单因素统计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高出生体质量只在男童中显示为危险因素,其发生肥胖的危险性是出生体质量正常的1.78倍(95% CI 1.18 ~2.67,P=0.006).诊断为超重肥胖的父亲,其子女发生超重肥胖的危险性分别是体质量正常组的1.70倍和1.91倍(P=0.000),而母亲相应为1.86倍和2.32倍(P =0.000).父亲至少患有1种慢性病者仅对男童超重肥胖有影响(OR=1.45,95%CI 1.05 ~2.01,P=0.024).饮食方面,偏荤的女童容易发生肥胖(OR=1.85,95%CI 1.06 ~3.21,P=0.030),同时,进食速度在10 min以下的男童和女童患超重肥胖的危险性是25 min以上的3.93倍和2.82倍(P<0.05).运动方面,女童组显示:寒暑假每周大于0.5h的户外运动次数为0~1次的女童患超重肥胖的危险性是每周户外运动次数为8次女童的2.32倍(95% CI 1.15 ~4.67,P=0.018);男童组显示:学习日放学后户外基本不运动的男生患超重肥胖危险性是户外运动大于1.0h男童的2.56倍(95% CI 1.65 ~ 3.97,P=0.000).结论 男女童单纯性肥胖共有的危险因素包括父母亲肥胖遗传史和进食速度,且母亲遗传效应更明显;男童独有的危险因素包括高出生体质量、父亲患有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血脂代谢异常中至少1种)、学习日放学后基本不运动;女童独有的危险因素包括饮食摄入蔬菜少、荤菜�
- 冯海霞万燕萍周一泉张晓敏徐仁应陆丽萍陈之琦吴颖洁蒋莹
- 关键词:儿童性别肥胖
- 中心静脉导管细菌定植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了解中心静脉导管细菌定植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疑似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成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采集患者病史资料和导管相关资料(置管时间、置管部位、置管目的、培养结果).结果:76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年龄中位数为...
- 周一泉徐仁应万燕萍张晓敏陈之琦陆丽萍
-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临床护理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