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清
- 作品数:8 被引量:19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 介壳生物化石矿物组合的热力学分析
- 1991年
- 本文应用化学热力学的观点分析讨论了具有正磷酸盐、方解石和文石三种矿物成分的介壳生物化石的形成顺序.从理论上清楚地解释了在介壳生物的演化过程中,磷酸盐介壳形成在先,方解石介壳形成在次,文石介壳形成在后这一地质事实。在此基础上根据活度—pH图解,定性分析了具不同矿物组合的介壳生物化石所处地质时代的海水pH条件,指出元古代末磷酸盐介壳发育时,海水的pH可能接近于6,而古生代碳酸盐介壳广泛发育时,海水的pH可能己接近或超过6.45。
- 吴明清宋云华欧阳自远
- 关键词:生物化石矿物组合热力学
- 中国大陆架海底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被引量:88
- 1990年
- 选择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有代表性的大陆架沉积物样品,利用X射张荧光光谱法测定了15个稀土元素。中国大陆架沉积物稀土元素的丰度为156ppm,相对接近于中国黄土和花岗岩的丰度,而与太平洋沉积物的丰度相差较远,具有明显的“亲陆性”。稀土的配分模式旦显著的负斜率,属陆壳稀土的典型特征。稀土含量受沉积物粒度控制。实验表明稀土主要以类质同像存在于粘土矿物之晶体构造中。根据数理统计,稀土与亲陆源粘土矿物的元素为一类,彼此呈正相关;与亲海洋生物的元素为负相关。事实说明中国大陆岩石的风化和搬运,是中国海大陆架沉积物中稀土的主要物质来源。
- 赵一阳王金土秦朝阳陈毓蔚王贤觉吴明清
- 关键词:沉积物大陆架稀土元素中国海
- 白垩纪红层碳酸盐岩和恐龙蛋壳碳氧同位素组成及环境意义被引量:24
- 1993年
- 白垩纪是地史中重要的变革时期之一。这一时期的古气候古环境是当今地学界关注的前沿课题。白垩纪的海相记录已被国际上正在开展的“全球沉积地质计划(GSGP)”列为研究重点。我国白垩纪时主要为陆相沉积,特别是中国南方广泛发育了陆相红层。这些红层形成于地圈与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交界面上,比海相地层更有效地记录了地球表层环境的信息。
- 杨卫东陈南生倪师军南君亚吴明清蒋九余叶健骝奉新湘冉勇
- 关键词:白垩纪碳酸盐岩同位素古环境
- 海洋沉积物及贝壳中微量钪和稀土元素连续测定的分析方法研究
- 1987年
- 本文详细介绍了以铝(Ⅲ)、铁(Ⅲ)氢氧化物及钙(Ⅱ)的草酸盐为载体时钪和稀土元素的共沉淀富集条件的研究,以及以 PMBP 作革取剂时钪和稀土元素的溶剂萃取行为,在此基础上拟定了海洋沉积物及贝壳中钪和稀土元素的分析方法。在无特殊分析仪器设备条件下,采用1克沉积物样品或大约20克贝壳样品,除能准确测定钪和稀土总量外,用分离出来的混合稀土100微克左右,经纸上色层分离后铀试剂Ⅲ比色法还可测定7—8个单一稀土元素。
- 吴明清雷剑泉
- 关键词:稀土元素钪海洋沉积物贝壳
- 黄河中游地区马兰黄土的稀土元素被引量:29
- 1991年
- 文启忠等人曾对中国黄土的稀土元素作过研究,他们先后采用纸色层光度法和中子活化分析法主要分析和研究了陕西洛川剖面黄土的8个稀土元素,且对面上的工作涉及不多.作者为全面考察中国马兰黄土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在黄土高原进行大范围野外考察和系统取样的基础上,采用等离子体光谱测定了147块黄土样品的15个稀土元素.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 吴明清文启忠潘景瑜刁桂仪
- 关键词:马兰黄土稀土元素黄河中游
- 铈异常——一个寻迹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化学示踪剂被引量:46
- 1992年
- 稀土元素是一个具有特殊地球化学性能的元素家族,它们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往往相互共生,并特征地反映了各原始来源物质的本性,为此,人们常常利用稀土元素组成模式来探寻各种不同地质体的物质来源。然而由于在这个元素族中存在着两个特殊成员:变价元素铈和铕,在沉积作用过程中,稀土组成的变化又或多或少地打上了沉积环境的烙印,因而有可能利用这两个元素的某些地球化学参数来探讨古沉积环境。
- 吴明清欧阳自远
- 关键词: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化石
- 西藏西山三叠/三叠系界线剖面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吴明清陈楚霞
- 关键词:地球化学稀土族
- 塔里木盆地西缘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介壳化石的稀土元素铈异常证据被引量:12
- 1992年
- 本文通过对新疆塔里木盆地西缘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海相地层中产出的11个贝壳化石样品的化学成分、稀土元素和20种微量元素的系统研究,着重探讨了稀土元素分布模式、铈异常程度和Th/U比值与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之间的关系,指出塔里木古海洋在晚白垩/早第三纪时期可能局部地经历了两次氧化还原条件的波动变化。造成这种波动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当时海平面发生升降变化,从而引起地表径流入海口发生改变所致。
- 吴明清欧阳自远宋云华蓝琇杨学长毛雪瑛柴之芳
- 关键词:稀土元素氧化还原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