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波
- 作品数:27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阳地区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个性化康复教育应用于帕金森病患者情绪、认知功能和步态的影响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究帕金森病患者接受个性化康复教育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的效果及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认知功能和三维步态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85例帕金森病患者分组,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个性化康复教育,43例观察组患者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均持续干预3个月,对比两组焦虑、抑郁情绪、认知功能、三维步态及听觉事件相关电位差异。结果观察组3月末,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三维步态步宽、步频和步速、P300波幅均较对照组高,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P300潜伏期及P50波幅均低于对照组(P<0.05),P50潜伏期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康复教育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可有效调节帕金森病患者的P300、P50听觉相关电位,改善其认知功能、抑郁焦虑状态以及三维步态水平。
- 王超牛德旺吴文波胡超胜
- 关键词:帕金森抑郁焦虑
- 痉挛性斜颈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痉挛性斜颈(CD)是由于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颈部肌群自发性不自主收缩引起头向一侧扭转或阵发性倾斜,是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病中的一种。临床特点多隐袭起病,逐渐加重,表现为头颈部不自主地扭转、侧倾、前屈和后仰,
- 吴文波梁战华
- 关键词:痉挛性斜颈局限性肌张力障碍胸锁乳突肌头颈部阵发性
- Eph和Ephrin蛋白在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 2022年
-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Eph)和肝配蛋白(Ephrin)在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17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25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252名同期来本院体检的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轻型组(NIHSS评分≤3分,98例)、中型组(NIHSS评分4~15分,90例)、重型组(NIHSS评分>15分,64例);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158例)、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9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EphA2、EphB2、EphrinA1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EphA2、EphB2、EphrinA1水平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血清EphA2、EphB2、EphrinA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45、36.011、39.041,P<0.05)。重型组急性脑卒中患者EphA2、EphB2、EphrinA1水平分别高于中型组(t=5.552、11.390、6.305)和轻型组(t=11.832、4.038、9.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型组急性脑卒中患者EphA2、EphB2、EphrinA1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0、5.963、5.568,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高血压百分数、糖尿病百分数及血清EphA2、EphB2、EphrinA1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708、6.912、7.858、8.916、14.293、13.113、15.362,P<0.05)。血清EphA2、EphB2、EphrinA1水平联合预测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三者单独预测(Z=4.187、3.706、2.668,P<0.05),预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90%、80.90%。年龄、糖尿病、入院时NIHSS评分、EphA2、EphB2、EphrinA1是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P<0.0
- 胡蓉蓉吴文波牛德旺
-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
- 血清Aβ1-42、UA水平和血清炎症因子与帕金森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 2018年
- 帕金森病(PD)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常合并认知功能障碍[1,2]。有研究报道[3],汉族PD患者约有29.10%伴轻度认知损害,若错过干预治疗的最佳时期,约有80%的患者将进展成为帕金森病痴呆(PDD)。近年来,有学者对PD蛋白质标志物的研究发现,PD患者血清中β淀粉样蛋白(Aβ)1-42水平下降对PD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检测Aβ1-42、尿酸(UA)等生化指标并结合认知功能的检查,探讨Aβ1-42、UA水平和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与帕金森病(PD)患者发病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 吴文波王超牛德旺胡超胜
- 关键词:帕金森病PDTNF血清炎症因子UA
- 恩度联合第三代含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究恩度联合第三代含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NP化疗方案,即给予长春瑞宾(NVB)25 mg/m2第l、8天,顺铂(CDDP)80 mg/m2第1天,3周为一个周期。实验组化疗方案同对照组,并于每周期化疗第1天开始给予恩度15 mg,静脉滴注,连用2周。记录两组患者病情的改变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两周期治疗结束后对其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均好转,且实验组患者的好转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有效率(87.18%)较对照组(64.10%)高,血小板降低、静脉炎和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7.69%)较对照组(23.07%)低。结论:恩度联合第三代含铂化疗方案能有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较单纯的化疗方案治疗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
- 奚和明吴文波
-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恩度
- 急性脑梗死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 2011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分为轻型脑梗死组患者60例,中型脑梗死组患者44例,重型脑梗死组22例及同期进行体检患者60例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并比较。结果脑梗塞3组与正常对照组hs-CRP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可以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疾病程度及预后中有着良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 吴文波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
- 痉挛性斜颈体感诱发电位的研究
- 目的痉挛性斜颈病因不清,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肌张力障碍病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体感诱发电位(SEP)可表明患者大脑皮层功能的变化及感觉与运动整合之间的联系,揭示痉挛性斜颈的发病机制。
- 吴文波梁战华
- 关键词:痉挛性斜颈大脑皮层SEP体感诱发电位肌张力障碍
- 文献传递
- 痉挛性斜颈患者瞬目反射的电生理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痉挛性斜颈瞬目反射的电生理变化。方法 30例痉挛性斜颈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颈部向左侧扭转)瞬目反射双侧R1、R2潜伏期、波幅高比较分析。结果病例组瞬目反射R1、R2潜伏期、R1波幅高正常,双侧R1、R2潜伏期、R1波幅高无统计学差异,斜颈同侧R2波幅高于对侧,有统计学差异;正常对照组颈部向左侧扭转时R1、R2潜伏期,R1、R2波幅高双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瞬目反射R1、R2潜伏期正常,提示该反射弧结构完整,斜颈同侧R2波幅高于对侧表明该侧上段延髓的外侧、桥脑中间神经元过度兴奋,痉挛性斜颈患者存在脑干功能失调。
- 吴文波梁战华奚和明宋春莉周丽娜
- 关键词:痉挛性斜颈瞬目反射
- 紫杉醇与顺铂同步化疗联合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究紫杉醇与顺铂同步化疗联合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年12月-2010年12月进人我院治疗的86例食管癌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单纯进行化疗,实验组用紫杉醇与顺铂同步化疗联合放疗(第1、8天静脉滴注P1×80mg/m2,第1—3天静脉滴注DDP40mg/m2),21d为1个周期.记录两组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均有好转,实验组的病情好转较对照组明显,有效率[81.39%(35/43)1较对照组[67.44%(29/43)]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1.62%(5/43)]较对照组[20.93%(9/43)1低(P〈0.05)。结论:紫杉醇与顺铂同步化疗联合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能起到治疗稳定病情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奚和明吴文波
- 关键词:食管癌紫杉醇顺铂化疗
- 外周血MCP-1、α2-MG水平与老年脑梗死病情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究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浆α2巨球蛋白(α2-MG)水平与老年脑梗死病情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分析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脑梗死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120例,作为脑梗死组(n=120)及对照组(n=120)。分析并比较所有患者的MCP-1、α2-MG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MCP-1,采用全自动生化法检测α2-MG的表达。结果不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患者血清MCP-1、α2-MG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8.55、4.45,P<0.05);脑梗死组MCP-1、α2-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性脑梗死组MCP-1、α2-MG水平均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进展性脑梗死组MCP-1、α2-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性脑梗死超声IMT增厚检出率低于非进展性脑梗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4,P=0.02);进展性脑梗死超声混合回声、低回声斑块检出率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62、6.47,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的MCP-1、α2-MG处于高水平状态,再结合颈动脉斑块的结果,对脑梗死的病情程度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 吴文波王超牛德旺胡超胜
- 关键词: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