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忠荣

作品数:16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黄骅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心肌
  • 6篇心肌梗死
  • 6篇注射液
  • 6篇梗死
  • 6篇参麦
  • 6篇参麦注射
  • 6篇参麦注射液
  • 4篇细胞
  • 4篇细胞肺癌
  • 4篇小细胞
  • 4篇小细胞肺癌
  • 4篇非小细胞
  • 4篇非小细胞肺癌
  • 4篇肺癌
  • 3篇心排血量
  • 3篇血量
  • 3篇排血量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蛋白

机构

  • 13篇黄骅市人民医...
  • 3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吴忠荣
  • 5篇冯志英
  • 4篇刘宝良
  • 4篇刘玉香
  • 3篇闫彬
  • 3篇回志
  • 3篇马振刚
  • 3篇苗晓云
  • 3篇张晓卫
  • 3篇韩玉
  • 3篇冯海英
  • 2篇代庆春
  • 2篇叶锋
  • 2篇沈洪丽
  • 1篇宋金龙
  • 1篇刘建军
  • 1篇武艳
  • 1篇王华忠
  • 1篇宋玉
  • 1篇刘玉香

传媒

  • 2篇陕西中医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国际老年医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每周文摘·养...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昔单抗联合低分子肝素在急性心肌梗死PCI缺血后适应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昔单抗在急性心肌梗死(AMI)PCI缺血后适应中的应用效果,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将108例缺血后适应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昔单抗治疗。比较两组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脏超声参数、心脏不良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3 d后血清CK及CK-MB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指数(LVESVI)及室壁运动计分(WMSI)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均<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LVESVI、WMSI降低,LVEF升高(P均<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昔单抗联合低分子肝素能够有效改善缺血后适应AMI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吴忠荣齐延伟宋金龙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后适应抗血小板治疗低分子肝素阿昔单抗
中心静脉压与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预测机械通气的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反应性准确性的比较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与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lobal end diastolic volume index,GEDVI)预测机械通气的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反应性的准确性。方法 55例机械通气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55次液体负荷试验,经静脉以6 mL/kg 30 min输注6%羟乙基淀粉200/0.5,经右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监测CVP,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ulse-induced contour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液体负荷前后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GEDVI,将CI增加值(△CI)≥15%定义为液体反应阳性。观察液体负荷试验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评价CVP、GEDVI与△CI的相关性。结果容量治疗有反应者治疗后CVP变化率高于容量治疗无反应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容量治疗有反应者治疗后GEDVI变化率高于容量治疗无反应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容量治疗后CVP及GEDVI与治疗前之差为增量,发现△CVP与△CI无明显相关性,而/△GEDVI与△CI呈正相关(r=0.816,P<0.01)。结论与CVP相比,GEDVI能够更好地反映感染性休克患者心脏前负荷,能够预测液体反应性。
韩玉沈洪丽苗晓云回志吴忠荣张晓卫
关键词:休克中心静脉压心排血量
血液炎性指标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检测价值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究CRP、PCT、WBC、NLR、PLR等血液炎性指标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118例NSCLC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该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8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CRP、PCT、NLR、PLR和LMR等血液炎性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PCT水平为(3.63±0.35)μg/L,高于对照组的(0.52±0.05)μg/L;观察组CRP水平为(22.95±5.34)mg/L,高于对照组的(5.18±3.62)mg/L;观察组WBC水平为(8.62±2.07)×10^(9)/L,高于对照组的(2.64±0.52)×10^(9)/L;观察组NLR水平为(3.59±1.58),高于对照组的(1.55±0.62);观察组PLR水平为(156.45±26.38),高于对照组的(112.47±12.82);并且分期越大,患者血液炎性因子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81、21.085、10.915、6.398、8.067,P<0.05);CRP诊断NLCLC的灵敏度为0.732,特异性为0.805,95%CI=1.328~3.258(P=0.008);NLP诊断NLCLC的灵敏度为0.824,特异性为0.818,95%CI=1.638~4.624(P=0.001);PLR诊断NLCLC的灵敏度为0.838,特异性为0.831,95%CI=2.064~5.048(P<0.001)。结论CRP、NLR、PLR等血液炎性指标在NSCLC的诊断及分期判定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为临床医师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吴忠荣刘福莉闫彬冯海英叶锋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血液炎症指标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与生存状况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探讨血清炎症指标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黄骅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化疗结束后依据患者对化疗的敏感性分为敏感组(89例)和不敏感组(29例);化疗结束后随访3年,依据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14例)和死亡组(104例)。比较敏感组和不敏感组间、生存组和死亡组间化疗前7 d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NLR和PLR联合(CNP)评分及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利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治疗敏感性、老年NSCLC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不敏感组化疗前NLR、PLR、CRP/ALB水平及CNP评分均高于敏感组(P<0.05),死亡组化疗前NLR、PLR、CRP/ALB水平及CNP评分均高于生存组(P<0.05)。ROC分析显示,NLR、PLR、CNP评分、CRP/ALB对老年NSCLC患者化疗的不敏感、死亡均具有较佳的预测价值。结论 NLR、PLR、CRP/ALB水平及CNP评分对老年NSCLC患者疗效不敏感,对死亡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吴忠荣刘福莉闫彬冯海英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敏感性死亡率
不同呼气末正压对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和中心静脉压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评价不同呼气末正压(PEEP)对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EDVI)和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感染性休克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25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13~31分,气管插管后行容量控制通气,PEEP5~ 15 cmH2O,维持脉搏血氧饱和度>90%,根据PEEP水平不同分为低PEEP(5~ 10 cmH2O)组与高PEEP(11 ~ 15 cmH2 O)组.经30 min输注6%羟乙基淀粉200/0.5 6 ml/kg进行容量治疗.经右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用于监测CVP,采用脉搏指示剂持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监测GEDVI,记录容量治疗前、后CVP和GEDVI,并计算二者变化率.结果 与容量治疗前比较,低PEEP组容量治疗后CVP和GEDVI升高,高PEEP组容量治疗后GEDVI升高(P<0.05),而C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PEEP组比较,高PEEP组CVP变化率降低(P<0.05),而GEDVI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PEEP可降低CVP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治疗的效果,而对GEDVI指导的效果无影响.
韩玉代庆春沈洪丽苗晓云回志吴忠荣张晓卫
关键词:正压呼吸心排血量中心静脉压补液疗法
血液炎性指标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 分析血液炎性指标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存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黄骅市人民医院2018年7月~2019年2月收治的118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3年的生存情况,其中61例死亡为死亡组,其余57例为存活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SCLC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联合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对NSCLC患者死亡的预测效果。结果 死亡组肿瘤直径≥3 cm、术后无辅助治疗、PLR>269.85、全身免疫炎症指数>822.39、乳酸脱氢酶>255 U/L、纤维蛋白原>3.94 g/L、D-二聚体>1 513.19 ng/mL、CRP/Alb>7.0的比例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此为自变量,建立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PLR>269.85、CRP/Alb>7.0为影响NSCL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LR联合CRP/Alb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其他单项预测结果。结论 PLR、CRP/Alb均为NSCLC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且两者联合应用对NSCLC患者死亡有较佳的预测价值。
吴忠荣刘福莉闫彬冯海英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C反应蛋白白蛋白
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在不同呼气末正压区间预测机械通气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反应性准确性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lobal end diastolic volume index,GEDVI)在不同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区间预测机械通气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反应性的准确性。方法 50例机械通气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50次液体负荷试验,经右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以6mL/kg 30min输注6%羟乙基淀粉200/0.5,采用脉搏指示持续心排血量(pulse-induced contour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液体负荷前后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GEDVI,将CI增加值(increase in CI,△CI)≥15%定义为液体反应阳性。根据PEEP水平,将患者分为低PEEP(5-10cmH2O)组与高PEEP(11-15cmH2O)组,评价在不同PEEP区间GEDVI预测液体反应性的差异。结果低PEEP组容量治疗有反应者治疗前GEDVI与容量治疗无反应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PEEP组容量治疗有反应者治疗前GEDVI低于容量治疗无反应者(P〈0.05)。结论在高PEEP水平,GEDVI能够更准确预测液体反应性。
韩玉代庆春苗晓云回志吴忠荣张晓卫
关键词:每搏输出量心排血量
参麦配合瑞通立治疗急性心肌梗塞ST段抬高型及对心室功能和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观察参麦配合西药瑞通立治疗急性心肌梗塞ST段抬高型及对心功能指标和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于本院住院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瑞通立注射剂溶栓),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1d1次,连续治疗2周。治疗后观察胸痛的缓解程度,计算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治疗前后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如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并对血浆脑钠肽BNP浓度进行监测。结果:患者经治疗后胸痛程度有所缓解,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3.3%,明显低于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心功能有明显改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所改善,以治疗组的改善程度尤其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以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配合瑞通立静脉溶栓能有效缓解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塞患者胸痛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血浆脑钠肽BNP浓度。
齐延伟吴忠荣马振刚冯志英刘玉香
血栓通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6例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观察两组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病死率、心肌梗死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96.8%高于对照组77.8%,病死率1.6%、心肌梗死复发率1.6%均低于对照组9.5%、12.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栓通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冯志英齐延伟刘宝良吴忠荣刘玉香
关键词:血栓通参麦注射液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辅助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瑞通立溶栓,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参麦注射液。观察两组冠脉再通情况;检查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记录再发心梗、再发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泵衰竭、心源性死亡的发生情况;记录ST段回复情况及ST段恢复正常时间;观察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时间及恢复正常时间。结果:采用秩和检验,实验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78.33%和88.33%,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累积发生率为95%,高于实验组的63.33%(P<0.01);治疗后实验组ST段平均回落幅度多于对照组(P<0.01),ST段恢复正常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CK和CK-MB峰值时间及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患者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心肌供血,保护心肌,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齐延伟吴忠荣马振刚冯志英刘玉香刘宝良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心血管事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