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华裕

作品数:32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细胞
  • 8篇基因
  • 7篇端粒
  • 6篇端粒长度
  • 6篇突变
  • 6篇家系
  • 5篇壮族
  • 4篇衰老
  • 4篇白细胞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循经
  • 3篇突变分析
  • 3篇推拿
  • 3篇红水河流域
  • 3篇长寿人群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血小板减少症
  • 2篇血压

机构

  • 31篇广西医科大学
  • 6篇广西医科大学...
  • 5篇广西壮族自治...
  • 4篇广西中医药大...
  • 3篇广东医学院
  • 3篇广东医学院附...
  • 3篇右江民族医学...
  • 3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西科技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32篇吴华裕
  • 11篇潘尚领
  • 9篇刘承武
  • 8篇罗晓秋
  • 8篇彭均华
  • 7篇舒伟
  • 7篇袁志刚
  • 7篇方玲
  • 5篇覃霞
  • 5篇罗桓
  • 4篇胡才友
  • 4篇吕泽平
  • 4篇胡启平
  • 4篇尹瑞兴
  • 4篇林有坤
  • 3篇庞军
  • 3篇雷龙鸣
  • 3篇唐宏亮
  • 3篇王开龙
  • 2篇陈萍

传媒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大众科技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广西教育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hh/Gli1信号通路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内源性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观察Ihh/Gli1m RNA在脊髓中的分布及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Ihh/Gli1m RNA信号通路对脊髓内源性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用改良Allen's法建立。将大鼠于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分别处死,取以损伤脊髓为中心长1cm的脊髓进行real-time PCR、原位杂交检测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在成年大鼠脊髓中,Ihhm RNA在室管膜细胞仅有少量表达,其主要分布在白质区。Gli1m RNA主要表达在灰质区运动神经元核仁以外的细胞核内和胶质细胞额胞质。脊髓损伤后,Ihhm RNA和Gli1m RNA表达减少,第3至7天达到最低值后又缓慢增多;Nestin+细胞和Brdu+细胞在第3至7天达到最高值后缓慢下降。结论:脊髓损伤后Ihh/Gli1信号通路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起负性调控作用。
祁文熊鹰夏猛赵斌韩杰王进升以敏吴华裕
关键词:NESTINBRDU脊髓损伤
广西汉族早老症家系三例病例研究--线粒体DNAD-环区突变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广西汉族1个早老症家系中3例儿童早老症(HGPS)患者线粒体DNA D-环区(D-loop区)突变是否呈现年龄相关的突变累积。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3例HGPS患者及其父母、8例正常老人(正常老人组)的线粒体DNA D-loop区进行扩增、测序。结果正常老年人线粒体DNA D-loop区较Cambridge序列存在较多的突变位点,HGPS患者与正常老人组线粒体DNA D-loop区突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HGPS患者线粒体DNA D-loop区单体型与其母亲一致;未检测到3例HGPS患者线粒体DNA D-loop区发生新突变,也未检测到3例HGPS患者线粒体DNA D-loop区存在差异。结论该家系3例HGPS患者在7岁前未发生线粒体DNA D-loop突变累积,且不同年龄患者均未见年龄相关的突变累积,推论线粒体DNA突变不是该家系HGPS患者加速衰老的重要原因。
李福记吴华裕韩焕钦陈凤平覃霞吕宇林有坤舒艳张伟峰方玲胡启平袁志刚舒伟
关键词:早老症D-LOOP区突变
circ_722对衰老进程及衰老相关性疾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文章主要从以下几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章 circ_722在红水河流域长寿人群的表达水平  背景:衰老是由遗传及体内外环境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生理学变化过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其机制和分子遗传基础尚未明...
吴华裕
关键词:衰老机理基因表达分子遗传长寿人群
红水河流域长寿家系外周血白细胞染色体端粒长度的研究
目的: 探讨红水河流域长寿家系外周血白细胞染色体端粒长度随年龄的变化规律,了解其长寿现象与端粒的相互关系。 方法: 1、建立染色体端粒相对长度的检测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 2、收集红水...
吴华裕
关键词:壮族外周血白细胞端粒
文献传递
巴马地区壮族人群口腔黏膜细胞端粒的长度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广西巴马地区壮族人群口腔黏膜细胞端粒的长度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广西巴马地区壮族长寿老人口腔黏膜细胞的相对端粒长度(RTL),并与子女组及对照组比较。结果 (1)子女组65~年龄段的RTL长于对照组(P=0.026),说明RTL在长寿群体中有特殊的维持机制。(2)RTL与年龄呈负相关,年龄越大,RTL越短。(3)长寿组、子女组各年龄段RTL无性别差异,对照组65~年龄段男性的RTL长于女性(P=0.006)。结论巴马地区壮族人群口腔细胞的RTL在长寿群体中有一定的遗传倾向,RTL随年龄的增大而缩短。
罗晓秋吴华裕刘承武彭均华罗桓尹瑞兴吕泽平潘尚领
关键词:巴马地区端粒长度衰老
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状况与海鲜饮食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调查海鲜饮食与高血压患病状况之间的联系,以期对于高血压病预防提供指导。方法随机抽取湛江村民474人的饮食、生活习惯及其高血压患病情况作一非条件logsitic回归分析。结果依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筛选出69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病率为14.56%,经非条件回归分析,年龄、性别、海鲜频率、BMI是危险因素,即年龄越大,男性,吃海鱼多,BMI超标可以增加高血压发病机会;是否为海鱼类、蔬频是保护因素,即所吃海鲜以海鱼类为主,吃蔬菜多可以减低高血压发病机会。结论食用海鱼类者高血压病患病率较低,但海鲜类食物如虾、蟹、贝类等可能增加高血压发病机会。
孙静陈艳刘顶球陈洁静吴华裕许托潘矛陈晖宽江康伟唐焕文胡利人鲍波
关键词:高血压农村居民患病状况
背部循经推拿手法对亚健康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及Casepase-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观察背部循经推拿对亚健康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及Case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推拿干预组,后两组予束缚应激,推拿干预组予背部循经推拿。实验结束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组大鼠海马组织Bcl-2、Bax及Casepase-3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asepase-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Bcl-2蛋白表达下降、Bax与Caspase-3蛋白表达上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推拿干预组海马组织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3蛋白及Caspase-3 mRNA表达均上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背部循经推拿手法可以通过抑制Bax与Caspase-3蛋白及Caspase-3 mRNA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从而发挥对慢性应激所致亚健康状态的脑神经保护作用。
张海英雷龙鸣邱石源唐宏亮庞军吴华裕王开龙伦轼芳
关键词:推拿海马神经元
长寿家系的白细胞端粒长度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长寿家系血液白细胞的端粒长度与人类衰老/长寿的关系。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对广西巴马地区长寿家系(BLF,n=1 301)群体外周血白细胞进行相对端粒长度(LTL)的测定,并与同地区非长寿家系(BNLF,n=283)及外地区(广西平果地区)长寿家系(PLF,n=308)、非长寿家系(PNLF,n=482)进行比较。结果 (1)在整体人群及各家系人群中,LTL均与年龄呈负相关;(2)在BLF中,LTL在各年龄段均无性别差异(P>0.05),其他对照家系除个别年龄段外,也呈现类似的趋势;(3)BLF 90~年龄段的LTL长于PLF(P=0.000);(4)BLF 65~年龄段(近似于长寿老人的第一胎子女)的LTL长于BNLF(P=0.000)、PLF(P=0.011)及PNLF(P=0.021)三个对照家系,BLF 90~高龄段的LTL与三个对照家系65~年龄段的水平相当。结论长寿家系LTL明显长于普通家系,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
吴华裕罗晓秋韩焕钦吕泽平胡才友刘承武彭均华孙鹏葛琳潘尚领
关键词:端粒长度衰老
一个常染色体显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壮族家系RHO基因的突变检测
2017年
目的:研究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ADRP)壮族家系的视紫红质(RHO)基因突变特征。方法:抽取ADRP壮族家系患者、家庭成员及正常对照者外周静脉血,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检测RHO基因5个外显子及其与内含子交界区域序列。结果:检测到该家系中1例患者的RHO基因第62位密码子存在ACC和ACT两种杂合类型;正常对照组发现2例成员的RHO基因IVS3+4C>T突变。结论:RHO基因Thr 62Thr与IVS3+4C>T两种沉默型突变不是ADRP壮族家系的致病原因,系RHO基因的多态现象,其致病基因有待进一步筛查。
覃莉潘尚领李萌吴华裕赵宇张锋雷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变性突变分析
一个MYH9基因新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巨血小板减少症家系的遗传学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一个MYH9相关综合征(MYH9 -related disorders, MYH9 -RD)家系的基因突变及临床特征。方法检测血常规,用血涂片法检查血小板和包涵体。提取外周血mRNA和基因组DNA,用PCR扩增MYH9基因的片段,用克隆测序和酶切实验确定突变位点和类型。结果患者的血小板减少,可观察到中性粒细胞包涵体和巨大血小板,但患者之间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家系中所有8例患者的MYH9基因第41外显子第37碱基G杂合性缺失(c.5803delG),导致移码突变,造成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ⅡA (nonmuscle myosin heavy chain Ⅱ A, NMMHC-Ⅱ A)端杆状尾部26个氨基酸改变(P.Ala1935Profs*13)。而家系和非家系正常人均无此突变。结论c.5803delG突变是该家系患者发病的原因,患者的临床表现提示发生在NMMHC-ⅡA蛋白C端杆状尾部的突变所导致的症状较轻。该突变为新突变,国际上尚未见报道。
廖文君罗晓成张学陈萍吴华裕舒伟袁志刚
关键词:测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