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伯僖

作品数:52 被引量:175H指数:8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物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自动化与计算...
  • 26篇电子电信
  • 7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神经网
  • 20篇神经网络
  • 15篇网络
  • 9篇混沌
  • 8篇通信
  • 7篇神经网络模型
  • 7篇网络模型
  • 6篇混沌序列
  • 5篇加密
  • 4篇信道
  • 4篇四元数
  • 4篇同轴
  • 4篇码分
  • 4篇码分多址
  • 4篇多址
  • 4篇IPV6
  • 3篇电磁
  • 3篇电磁干扰
  • 3篇信号
  • 3篇上行信道

机构

  • 52篇厦门大学
  • 4篇集美大学
  • 4篇英国Ulst...

作者

  • 52篇吴伯僖
  • 35篇郭东辉
  • 14篇陈振湘
  • 10篇帅建伟
  • 8篇刘年生
  • 6篇李晓潮
  • 5篇刘瑞堂
  • 4篇乐德广
  • 4篇倪祖荣
  • 4篇徐慎初
  • 3篇李立峰
  • 2篇李立峰
  • 2篇董继扬
  • 2篇吕迎阳
  • 2篇曾权
  • 2篇郑健生
  • 2篇郑金成
  • 2篇陈坚令
  • 2篇陈忠
  • 2篇游荣义

传媒

  • 9篇厦门大学学报...
  • 7篇电讯技术
  • 4篇计算机工程与...
  • 4篇量子电子学
  • 2篇物理学报
  • 2篇计算机学报
  • 2篇计算机系统应...
  • 2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计算机与网络
  • 1篇科技通报
  • 1篇移动通信
  • 1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模式识别与人...
  • 1篇自然杂志
  • 1篇光学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红外与毫米波...
  • 1篇中国有线电视
  • 1篇计算机应用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6篇2003
  • 3篇2002
  • 6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7
  • 3篇1996
  • 6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89
  • 1篇1900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均匀分类DHNN结构的对称性被引量:3
2000年
研究了经特定非线性函数剪切后能够均匀分类的DHNN的拓扑结构,并在欧氏空间中对它进行几何化.实验表明,几何化后的拓扑结构图具有旋转对称性.这种对称性与网络连接矩阵的置换对称性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借助这种几何结构图来研究网络的对称性及其相关的问题.
董继扬徐慎初吴伯僖
关键词:神经网络DHNN对称性
混沌神经网络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2年
具有高度复杂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混沌神经网络系统已成为近年来进行加密通信应用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首先概括了混沌神经网络的一些主要理论模型及其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特点和复杂性 ,并分析人们如何利用混沌神经网络系统的这些复杂非线性特点 ,如混沌同步和混沌吸引子等 ,进行加密通信的基本算法原理 。
刘年生郭东辉吴伯僖
关键词:混沌神经网络保密通信混沌同步混沌吸引子加密通信
异步码分多址系统的最优混沌二进制扩谱序列被引量:1
2004年
为了扩展适合异步CDMA系统的扩谱序列,提高系统的性能,利用混沌序列的类随机、理想的自相关和互相关、易于产生并且数量多的特性,来生成适合异步码分多址系统的混沌扩谱序列。根据异步DS-CDMA系统的模型,分析适合异步CDMA系统的最优混沌扩谱序列的性能优点,提出选择和构造最优二进制混沌扩谱序列的关键指标,并与传统的伪随机序列(如Gold序列)进行数值仿真比较。结果表明应用最优混沌扩谱序列可以增加15%的系统容量。
李晓潮郭东辉吴伯僖
关键词:异步码分多址
应用信噪比理论分析复相角神经网络的存储容量
1996年
本文应用信噪比理论分析了复相角神经网络模型的存储容量。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当神经元转动态的数目很小时,模型的存储容量与Hopfield神经网络模型的存储容量相同;当神经元转动态的数目很大时,存储容量与神经元转动态数目的平方成反比。
郑金成帅建伟陈振湘刘瑞堂吴伯僖
关键词:神经网络
掺稀土及过渡元素场致发光材料基本性质的研究
吴伯僖陈坚令林友德杨维坚陈振
该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1.首次利用电调制反射技术研究场致发光材料的形成过程;2.系统研究了DCEL材料形成过程与温度、外加形成电压(场)的关系;3.建立偏振光准布儒斯特角多次内反射技术(PBMR),首次获得ZnS∶正3价...
关键词:
关键词:稀土化合物发光材料电致发光
神经网络及其在网络通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1
2001年
首先说明采用神经网络技术进行网络通讯应用研究的优势和目的 ,然后 ,介绍有关神经网络及其在通讯网中应用研究的各项理论成果和技术应用成果 ,以及如何采用 EDA技术来设计和开发可商业化的实际应用系统 .
郭东辉吕迎阳刘瑞堂吴伯僖
关键词:神经网络网络通讯集成电路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EDA
四元数神经网络模型:彩色图象的识别被引量:8
1995年
本文首次把四元数(Hamilton量)引入到神经网络中,提出了四元数16态离散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信噪比理论和计算机模拟考察了该模型的存储稳定性和存储容量该模型的存储容量比与Hopfield模型相同.该四元数神经网络模型可应用于16色的彩色图象识别中.
帅建伟陈振湘刘瑞堂吴伯僖
关键词:神经网络四元数图象识别彩色图象
IPv6的地址结构特点与管理机制分析被引量:3
2001年
本文主要介绍了有关IPv6互联网的网络地址结构及其管理机制。与现行的IPv4地址相比 ,IPv6在地址的长度、分类方法、表示方法和类型等方面均不相同 ,它可有效地解决IP地址枯竭与路由效率低下的问题 ,同时具有地址聚类性、多播性、任播性和接口多址性等特点 ;而在IPv6地址管理方面则采用层次化路由选择策略 ,支持QoS路由协议 ,将地址解析通过邻居发现协议来实现 ,新增了无态地址的自动配置 ,使得网络地址的重新编号变得更加简单快速。最后通过模拟仿真的方法 ,进一步分析说明了IPv6网络的性能。
刘年生郭东辉吴伯僖Gerard Parr
关键词:地址管理IPV6协议因特网通信协议
HFC上行信道电磁干扰的分析与抑制
HFC 网络上行信道的容量与可靠性受电磁干扰噪声严重影响,因此对干扰噪声的分析、检测与抑制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介绍了上行信道漏斗噪声的特性,并通过设计陷波器和自适应滤波器对占主要成分的窄带侵入噪声进行抑制和消除。理论分...
倪祖荣郭东辉吴伯僖
关键词:光纤同轴混合网电磁干扰自适应滤波器
文献传递
GaAs/Ga_(1-x)Al_xAs量子阱结构能带的不连续性
1989年
用改进的方势阱模型、半导体统计方法,研究了决定GaAs/Ga_(1-x)Al_xAS量子阱结构中能带不连续的参数Qe与热平衡费米能级的关系,Qe作为一个统计参数,不仅与组分x、阱宽L有关,还与温度有关,计算表明,对不同的x、L值,Qe的数值可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在同样组分下,阱宽越大,Qe越小;在同样阱宽下,组分越高,Qe越小,计算结果与一些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张勇李以柏吴伯僖郑健生
关键词:GAAS量子阱结构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