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亮亮

作品数:28 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会议论文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8篇源岩
  • 8篇烃源
  • 8篇烃源岩
  • 6篇油气
  • 6篇生物标志
  • 5篇热解法
  • 5篇沥青
  • 5篇固体沥青
  • 4篇油藏
  • 4篇油砂
  • 4篇油源
  • 4篇生物标志物
  • 4篇水分离
  • 4篇孔隙
  • 4篇孔隙结构
  • 4篇矿物
  • 4篇加氢
  • 4篇古油藏
  • 4篇标志物
  • 4篇催化

机构

  • 28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长江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西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28篇吴亮亮
  • 20篇耿安松
  • 10篇廖玉宏
  • 7篇方允鑫
  • 6篇王鹏
  • 3篇何嘉健
  • 2篇胡守志
  • 1篇廖泽文
  • 1篇蔡春芳
  • 1篇李双林
  • 1篇李水福
  • 1篇刘树根
  • 1篇罗茂
  • 1篇龚建明
  • 1篇肖国林
  • 1篇刘文汇
  • 1篇赵青芳
  • 1篇徐世平
  • 1篇温珍河
  • 1篇梁霄

传媒

  • 5篇地球化学
  • 3篇第十四届全国...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0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沥青老化条件对油砂热碱水分离效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在油砂热碱水分离外部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人工配比油砂沥青老化模拟实验,探讨油砂润湿性和沥青老化时间(沥青与矿物颗粒之间相互作用的时间)对油砂热碱水分离效率的影响。通过分析模拟油砂样品的热碱水分离实验数据,明确了沥青老化室内模拟实验的合理老化时间在20天左右,而且油砂润湿性严重影响油砂热碱水分离效率。实验结果为今后研究岩性因素以及沥青性质对沥青回收率的影响优选了实验条件。
季淑环王鹏吴亮亮吴亮亮
关键词:油砂沥青老化
一种改进的油砂中沥青热碱水分离模拟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油砂中沥青热碱水分离模拟实验装置。它包括支架、马达、搅拌叶轮、油砂反应釜和底座,在底座上固定有油砂反应釜,在底座的一侧固定有支架,在支架中间固定有升降螺杆,升降螺杆上安有马达基座,在马达基座上固...
吴亮亮罗茂徐世平何嘉健廖泽文耿安松
文献传递
不同成熟度烃源岩的催化加氢热解与索氏抽提在生物标志物特征上的对比被引量:8
2012年
选取四川盆地内处于生油窗范围内的广元长江沟剖面和已处于高演化阶段的旺苍鹿渡剖面的大隆组烃源岩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烃源岩索氏抽提和干酪根催化加氢热解实验,将两种方法获取的生物标志物特征进行了对比,以探讨催化加氢热解产物同抽提物中生物标志物特征的异同,以及热成熟作用对键合态生物标志物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高-过成熟烃源岩以及存在不同岩性夹层的烃源岩干酪根中的键合态生物标志物都很难同其抽提物中的游离态生物标志物进行直接对比,而采用干酪根催化加氢热解技术可以较大程度上帮助消除热成熟作用(在Ro≤2.4%的范围内)的影响以及烃源岩夹层间运移烃的干扰,所提取的键合态生物标志物能够有效地应用于高-过成熟烃源岩的分子地球化学表征及油源对比研究.
吴亮亮廖玉宏方允鑫耿安松
关键词:四川盆地大隆组
催化加氢热解法在我国南方高-过成熟有机质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正>处于高—过成熟阶段的烃源岩干酪根和固体沥青的可溶抽提物很少,生物标志物就更少,且这些化合物往往受到热成熟作用的强烈改造。高演化干酪根(固体沥青)非常贫氢,用常规的实验体系,包括封闭体系无水、有水裂解、PY-GC-M...
廖玉宏方允鑫吴亮亮潘银华耿安松
文献传递
川西坳陷天井山古油藏油源判识及其与深层油气成藏关系厘定被引量:13
2021年
四川盆地西部坳陷北段天井山古隆起区具有丰富油气显示,古油藏油源示踪与成藏破坏过程厘定对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油气成藏过程与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天井山古隆起构造解析明确寒武纪—奥陶纪之交的构造事件在川西坳陷北段有显著表现。天井山古隆起的形成是早古生代绵阳—长宁拉张槽形成后构造—沉积性质由拉张转向挤压的重要节点。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地质条件分析表明,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是海相油气的最佳烃源岩。将灯影组储层沥青纳入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研究范畴,完成完整的天井山古隆起区烃源岩—古油藏油源示踪。有机碳同位素与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指示,古油藏的主要母源是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黑色泥页岩,最终建立“天井山古隆起古油藏系统”概念。根据相应的生储盖组合划分、油源判别与构造期次梳理,再次证实川西坳陷北段复杂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多期多样成藏过程可分为“原生油藏—原生气藏”与“次生油藏—原生气藏”两类。
梁霄吴亮亮吴亮亮黎菁方新焰蒲柏宇汪华刘树根
关键词:深层油气
上扬子地区震旦系与下寒武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上扬子地区最早沉积的两套区域性的烃源岩分别是下震旦统陡山沱组泥质烃源岩和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泥质烃源岩.近些年随着对四川盆地的页岩气及深层油气勘探力度的加大,在上扬子地区的下古生界地层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固体沥青、古油藏和残余...
方新焰耿安松吴亮亮
关键词:油气藏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论大分子结构的保护对键合态生物标志物形成的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已有的键合态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数据,尝试探讨大分子结构的保护对键合态生物标志物形成过程的影响。指出由于地质大分子结构的保护,键合态生物标志物的前驱物的热演化过程与其游离态形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如下两个方面...
吴亮亮耿安松廖玉宏
关键词:烃源岩生物标志物前驱物
文献传递
单质硫和含硫矿物对固体沥青中生物标志物热演化过程的影响
2021年
含硫物质与地质体中有机质的形成、演化过程密切相关,但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它们对沉积有机质中生物标志物的影响较少报道。对四川盆地固体沥青样品开展在单质硫(S^(0))和含硫矿物(黄铁矿、硫酸亚铁、硫酸铁和硫酸钙)存在条件下的加水热模拟实验,进而探讨上述含硫物质在固体沥青热演化过程中对其赋存生物标志物的影响。研究表明,单质硫和含硫矿物对固体沥青中可溶有机质产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它们的影响程度顺序是:S^(0)>Fe_(2)(SO_(4))_(3)>FeSO_(4)>CaSO_(4)>FeS_(2)。对于反映成熟度的生物标志物参数,单质硫和含硫矿物对甾烷C_(29)-αββ/(αββ+ααα)、C_(29)-20S/(20S+20R)和藿烷C_(31)H-22S/(22S+22R)的比值均无显著影响,但对甾烷(S_(21)+S_(22))/C_(27–29)、藿烷Ts/(Ts+Tm)和规则甾烷系列比值有影响。单质硫和含硫矿物会显著改变反映生源的生物标志物参数,不同含硫物质对甾烷S_(21)/S_(22)、藿烷C_(29)H/C_(30)H、三环萜C_(23t)/(C_(21t)+C_(23t))、三环萜/藿烷比值(C_(23t)/C_(30)H)和伽马蜡烷/藿烷比值(Gam/C_(30)H)这5个指示母源的生物标志物参数的影响程度类似于其对有机质产率的影响。除S^(0)外其他含硫矿物对三环萜C_(23t)/(C_(23t)+C_(24t))比值无显著影响。因此,在对富含单质硫及含硫矿物的固体沥青进行生物标志物分析时,需要特别慎重。
张延延李水福胡守志方新焰吴亮亮
关键词:固体沥青热模拟实验生物标志物
神农架及其周缘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含气性评价被引量:2
2019年
近年来随着我国页岩气勘探领域从上扬子地区逐步扩展到中扬子地区,位于中扬子的宜昌、神农架地区由于广泛发育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而受到了较多的关注。本次研究通过对比鄂西宜昌、神农架地区与川东焦石坝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和构造保存条件等因素,综合评价宜昌、神农架地区五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的含气性。结果表明,神农架背斜北翼八角庙剖面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发育以微孔和介孔为主的有机质孔隙,与宜昌和焦石坝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孔隙特征相似,具备良好的页岩气储集空间。宜昌、神农架地区与焦石坝地区的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在厚度、热演化程度、矿物组成、页岩孔隙类型和分布特征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在页岩的分布范围、有机质丰度及类型上均存在差异。另外,宜昌、神农架地区受宜昌上升运动等构造活动的影响,在古隆起中心部位的五峰-龙马溪组遭受严重剥蚀破坏,页岩气保存条件较差,仅在古隆起周缘地区还发育保存条件较好的富有机质页岩。综合认为位于黄陵隆起东缘的宜昌斜坡带是今后鄂西、渝东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地区。
方新焰王鹏吴亮亮耿安松
关键词:孔体积比表面积
南盘江盆地罗甸纳水地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南盘江盆地位于滇黔桂三省交界处的南盘江流域,这一地区经历了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和喜山期多次构造运动,存在中下泥盆统、石炭系、二叠系和中下三叠统四套烃源岩。其中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在罗甸纳水地区出露良好。本研究结合区域...
吴亮亮耿安松廖玉宏方允鑫
关键词:南盘江盆地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