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天婵 作品数:37 被引量:403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 上海市科委长三角联合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更多>>
早产儿胃潴留管理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5年 早产儿由于肠道发育不成熟,且容易受疾病、药物等的影响而出现胃潴留。但目前临床对于早产儿胃潴留的评估和处理尚缺乏统一的标准。本文就早产儿胃潴留的影响因素、评估与处理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护理人员进行早产儿胃潴留的管理提供参考。 吕天婵 张玉侠关键词:胃肌轻瘫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护理进展 被引量:3 2018年 在现代NICU救治危重新生儿的过程中,中心静脉置管是应用效果比较好的救治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注射血液制品、药物、血液净化及全肠外营养等领域。但该种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也容易引起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等一系列的并发症,不仅会影响到原发病的治疗,甚至还可能延长新生儿住院的时间。 朱晓婷 李丽玲 吕天婵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新生儿 65例新生儿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的护理 李昭颖 李丽玲 吕天婵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前感染主动性监测效果评价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院前感染现状,通过主动性监测早期发现新生儿院前感染的病原体,同时分析新生儿院前感染的危险因素,避免多重耐药菌(MDRO)的定植和感染。[方法]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科医院2018年3月—2019年6月1778例新生儿进行院前感染主动监控,掌握NICU院前感染发生率,及时发现NICU住院患儿定植菌分布,并做感染病原学统计。[结果]1778例新生儿中348例发生院前细菌定植,发生率为19.1%;290例发生院前感染,发生率为16.3%。新生儿发生院前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 g、入院日龄、分娩方式顺产、患儿母亲产前感染、患儿母亲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0.05)。入院后有细菌定植者的医院感染率高于无细菌定植者(P<0.05)。[结论]对NICU患儿院前感染进行主动监测、明确NICU患儿个体细菌的定植情况将有助于控制医院感染并对临床合理用药降低耐药菌株发生率提供参考,预防和控制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CRO)感染的发生与传播。 朱晓婷 胡晓静 李丽玲 吕天婵 刘婵关键词:医院感染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细菌定植 NICU环境卫生监测及医院感染的多中心现况调查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了解NICU环境卫生监测及医院感染的现况,为NICU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7所综合性儿童医院NICU进行为期6个月的医院环境监测、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及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结果 各医院NICU常规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为98.87%,医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平均发生率分别为3.78‰和1.63‰,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常规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没有相关性。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51.56%~67.19%。结论 NICU医院感染应更注重目标监测,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有待加强,多中心调查可为全国范围内NICU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 吕天婵 张玉侠 刘林霞 胡晓静 张先红 李芳 李秋芳 吕元红 王巧玲 罗飞翔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 环境卫生监测 多中心调查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儿科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现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描述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在某儿科医院发生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探讨对策。方法:前瞻性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非计划性拔管登记表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科医院三个重症监护室留置气管插管的患儿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247例有效记录,其中27例(10.9%)共发生33次非计划性拔管,按例次计算得出非计划性拔管率为11.2%,按置管日计算拔管率为1.77次/100个置管日,新生儿组的重新置管率为66.7%,普通患儿组的重新置管率为88.9%。当班护士年资、护理人力配置、患儿年龄、肢体约束情况、镇静剂的使用为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因素。结论: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提高年轻护士的评估和预见能力、增加护理人力配置、合理使用镇静剂、有效的肢体约束均可以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许翠花 张玉侠 顾莺 吕天婵 张艳红关键词:儿科 非计划性拔管 气管插管 一种新生儿可伸缩的标识手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生儿可伸缩的标识手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抽拉盒、腕带、信息条、收缩机构和固定舌,所述抽拉盒安装在所述腕带上且设置在所述腕带的中间处置处,所述抽拉盒为一侧开口一侧封闭的中空结构,且其内部安装有... 胡晓静 李丽玲 杨童玲 陆春梅 吕天婵文献传递 新生儿危重症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被引量:29 2016年 目的 构建N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促进NICU全面质量的持续改进,提升危重新生儿救治成功率和生命质量。方法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型搭建N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逻辑关系,结合我国医院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和NICU建设管理标准,参考儿童、成人和危重症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并结合新生儿疾病特点,初步建立N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并进行定义,咨询专家以咨询计分法采取不记名2轮护理质量评价指标问卷咨询,提出删除、拆分、添加、修改和合并的意见,取第2轮问卷咨询指标赋分值,构建判断矩阵,确定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关系。结果 来自中国9省市12所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或儿童专科医院48名专家应邀参与了问卷咨询,2轮问卷咨询均得到了100%的回复。根据“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型建立并定义了67个评价指标(结构19个,过程18个,结果 30个),第1轮问卷咨询中,删除8个、拆分1个、添加4个、修改4个、合并2个指标;第2轮问卷咨询中,删除5个指标,无拆分、添加、修改和合并指标,对3个一级、14个二级、58个评价指标(结构16个,过程18个,结果 24个)权重和组合权重计算结果显示,一、二和三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分别为4.6~4.9、4.1~4.9和3.7~5.0,满分频率分别为60.4%~88.6%、25.6%~90.7%和6.3%~97.9%,呈现一、二和三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和满分频率范围值逐渐宽泛的趋势。一、二和三级指标一致性系数均〈0.1,均具有满意的一致性。结论 以“结构-过程-结果”为理论基础搭建的58个三级N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取得了咨询专家一致的认同,为更深入的相关研究鉴定了重要基础。 刘林霞 张玉侠 吕天婵 胡晓静关键词:新生儿 危重症护理 质量指标 口腔刺激和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表现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29 2014年 目的:探讨口腔刺激和非营养性吸吮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表现的影响。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将12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4组,其中非营养性吸吮组28例,在管饲喂养期间,喂养前、喂养后各给予安慰奶嘴吸吮5 min,7~8次/d;口腔刺激组29例,在管饲喂养前15 min进行12 min 的口腔刺激,1次/d;非营养性吸吮和口腔刺激联合使用组33例,在管饲喂养之前15 min进行12 min 的口腔刺激和3 min的非营养性吸吮,1次/d;对照组32例,接受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喂养护理常规。记录4组早产儿从开始经口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所需要的时间,并对4组早产儿的喂养表现进行测定。结果非营养性吸吮组、口腔刺激组和两者联合使用组从管饲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所需要的过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经口喂养时,非营养性吸吮组、口腔刺激组和两者联合使用组之间喂养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两者联合使用组早产儿喂养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经口喂养时,两者联合使用组的喂养成效和摄入奶量比高于对照组,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4组早产儿的喂养成效和摄入奶量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能够缩短早产儿从开始经口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所需要的时间,能够增加喂养效率,非营养性吸吮和口腔刺激联合使用有助于喂养成效和摄入奶量比的提高。 吕天婵 张玉侠 胡晓静 曹云 任平 王玥珏关键词:早产儿 非营养性吸吮 经口喂养 护理 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口喂养进程的现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吕天婵 张玉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