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红
-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睡眠干预对睡眠相关性癫痫患儿睡眠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睡眠干预治疗对睡眠相关性癫痫患儿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确诊的睡眠相关性癫痫患儿65例均给予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治疗,并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调整作息、心理干预等睡眠干预措施,观察干预后3个月的疗效,并统计分析临床疗效与睡眠结构变化的关系。结果患儿干预后的睡眠潜伏期和总睡眠觉醒时间明显缩短,非快速眼动睡眠相Ⅰ期、Ⅱ期和Ⅲ期睡眠百分比明显降低,睡眠效率明显增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疗效显著组中非快速眼动睡眠相Ⅱ期睡眠百分比明显低于疗效较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Ⅰ期、Ⅲ期和快速眼动睡眠相睡眠百分比与治疗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患儿睡眠结构与临床疗效关系密切,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睡眠干预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的睡眠结构紊乱,有助于控制癫痫的发作。
- 石玉良杨玉先叶红魏统国钟伟钟思玲
- 关键词:睡眠干预睡眠结构
- 癫痫患儿血清P-糖蛋白水平与抗癫痫药物疗效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 探讨癫痫患儿血清p-糖蛋白水平与托吡酯抗癫痫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诊治的初诊癫痫患儿45例(初诊组),难治性癫痫患儿40例(难治组),另选取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患儿血p-糖蛋白的表达,比较三组间p-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及与托吡酯抗癫痫治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难治组共有24例表达p-糖蛋白,托吡酯药物治疗无效者20例,占83.33%,(20/24),4例有效(16.67%),p-糖蛋白表达阴性16例,托吡酯治疗有效者12例(75.00%),4例无效(2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组p-糖蛋白表达阳性15例,6例有效(40.00%),另外9例转变为难治性癫痫,表达阴性者30例,27例有效(90.00%),3例无效(10.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个月后,难治组p-糖蛋白水平最高,显著高于初诊组和正常对照组,而初诊组p-糖蛋白水平亦高于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癫痫患儿有较高的p-糖蛋白水平,其在难治性癫痫患儿中尤为明显,该类患者对托吡酯药物治疗疗效不敏感,可能是介导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作为预测抗癫痫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
- 石玉良杨玉先叶红魏统国钟伟钟思玲
- 关键词:癫痫P-糖蛋白托吡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