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超声
  • 1篇电生理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神经病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炎性
  • 1篇炎性脱髓鞘
  • 1篇炎性脱髓鞘性
  • 1篇异位妊娠
  • 1篇阴道
  • 1篇阴道不规则流...
  • 1篇愈合
  • 1篇愈合不良
  • 1篇妊娠
  • 1篇妊娠试验
  • 1篇乳腺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块
  • 1篇神经病

机构

  • 3篇沈阳市第五人...
  • 2篇安县人民医院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中国石油吉化...

作者

  • 6篇叶淑玲
  • 1篇朴明淑
  • 1篇王月
  • 1篇沈力
  • 1篇郑菊阳
  • 1篇郑新
  • 1篇姜春莉
  • 1篇陈柏新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甘肃医药
  • 1篇中国超声诊断...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1
  • 1篇2001
  • 1篇200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
2000年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生率占妊娠0.5~1%,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超声诊断已成为异位妊娠诊断的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之一,同时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极好的依据,并在保守治疗过程中起监测作用。我们对49例异位妊娠声像图进行总结和分析,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资料和方法 本组病例共49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年龄23~47岁,平均32.8岁。临床多有停经史,阴道不规则流血或腹痛史,妊娠试验阳性。
温希阳郑新沈力叶淑玲
关键词:异位妊娠超声诊断妊娠试验黄体破裂囊肿型阴道不规则流血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卵巢囊性肿物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卵巢囊性肿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卵巢囊性肿物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应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对照组用西药治疗,治疗2~4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卵巢囊性肿物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卵巢肿物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叶淑玲
关键词:薏苡附子败酱散卵巢囊性肿物疗效
21例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linating polyneuropathy,CIDP)的临床特点,有助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21例CIDP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以手足麻木起病者9例,运动、感觉均障碍者17例,腰穿脑脊液(CSF)化验蛋白细胞分离19例,所有患者均有电生理的异常,腓肠神经活检示节段性脱髓鞘,部分伴轴索变性。早期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大多有明显疗效。结论CIDP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仅凭临床症状容易误诊,CSF蛋白细胞分离及电生理检查异常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有助于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姜春莉王月朴明淑叶淑玲郑菊阳任志强方晓利
关键词: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脑脊液电生理脱髓鞘疾病
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内微小钙化灶的诊断与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肿块内钙化的声像图特征,评价高频超声对乳腺微小钙化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乳腺钙化患者的术前超声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及钼靶乳腺摄片结果相对照,对比分析乳腺良恶性肿块内钙化的声像图特点及其诊断价值。结果乳腺恶性肿块内微小钙化的超声检出率达83.3%,而在良性肿块内微小钙化的检出率为41.7%。恶性肿块内微小钙化多表现为簇状,而良性肿块内多为点状或斑点状。结论高频超声可以有效地检出并识别乳腺内的微小钙化灶,超声微小钙化灶征象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
叶淑玲
关键词:乳腺肿块微小钙化灶高频超声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临床价值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特点。方法:利用百胜Au4及Aloka SSD-1700超声诊断仪对临床疑似阑尾炎进行腹部扫查,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根据66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将其归纳为4种类型,2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1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10例阑尾周围脓肿。结论:结合临床表现,熟悉各型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有助于提高急性阑尾炎诊断的准确率。
叶淑玲初昕陈柏新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
大黄、芒硝外敷防治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大黄、芒硝治疗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90例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患者资料,对其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观察,总结出肥胖、贫血、妊娠期水肿、滞产、术时麻醉效果不良、腹部多次手术者为切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其中46例有愈合不良高危因素患者,于术后48 h采用中药大黄、芒硝外敷腹壁切口。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46例患者中45例为Ⅰ期愈合,其中35例于术后切口出现红肿和硬结,11例腹壁水肿仍较重;经用药2~4 d后水肿消退,红肿和硬结消失,切口拆线Ⅰ期愈合,痊愈出院。1例肥胖、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患者伤口渗液,部分裂开后,经局部敷药延期愈合,治愈率97.83%,伤口愈合不良占总剖宫产的0.45%。结论大黄、芒硝外敷防治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叶淑玲
关键词:芒硝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防治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