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红星
- 作品数:29 被引量:118H指数:7
- 供职机构:防化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 基于TOF-MS技术对西埃斯热解燃烧过程中有害产物生成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为减少特种危险化学品(特种危化品)焚烧销毁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排放,利用飞行时间质谱(TOF-MS)在线检测技术研究了特种危化品西埃斯(CS)热解燃烧过程中有害产物的生成条件,即利用TOF-MS在线检测技术实时监测CS在不同条件下的热解产物,重点考察温度和氧气浓度两个主要影响因素对其生成有害产物苯和氯苯过程中的贡献。结果表明:温度对CS热解产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有重要影响,CS热解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氯苯和苯主要在550~750℃温度区间内生成;而氧气浓度对CS热解中氯苯和苯的生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其影响过程表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特点,其中10%氧气浓度氛围条件下氯苯的生成量最高。
- 黄超群史红星彭文联李金旭
- 关键词:氯苯温度
- 六氟化硫扰动电离层研究进展综述被引量:1
- 2018年
- 六氟化硫(SF_6)是大气环境中常用的示踪剂,是电力行业的灭弧物,在外太空环境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就SF_6在电离层环境中的应用作了综述,从SF_6空间主动释放试验、国内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在动力三个方面对SF_6作了详细论述,然后指出了SF_6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改进建议。
- 白云白云张远鹏史红星
- 关键词:六氟化硫
- 利用活性炭吸附与电化学氧化组合去除饮用水中藻毒素的工艺与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活性炭吸附与电化学氧化组合原位快速同时去除饮用水中藻毒素的工艺与装置,属于水处理应用领域。该工艺与装置首先利用活性炭吸附去除水中的藻毒素的伴随有机物和少量藻毒素,再利用电化学氧化直接将水中已经存在的氯...
- 曲久辉史红星刘会娟王爱民雷鹏举
- 文献传递
- 南方某县乡镇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及风险评价
- 2012年
- 在南方某癌症高发县5个乡镇10个村进行布点取样,采集深层地下水与浅层地下水共计20个水样。采用吹扫捕集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测定水样中13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检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和四氯化碳4种VOCs,其浓度分别为0.36—13.52、0.41—18.71、0.57—11.75μg/L和1.56—214.62μg/L。1个水样中苯和16个水样中四氯化碳超过GB 5749-2006规定的限值。采用优化的USEPA风险评价模型,对VOCs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其非致癌风险指数0.0073—0.7100,致癌风险水平1.98×10-6—1.99×10-4,全部水样的致癌风险水平超过10-6水质监控值,1个水样的致癌风险水平超过10-4的可接受水平。四氯化碳对非致癌风险指数和致癌风险水平贡献最大。
- 史红星梁存珍於俊杰白云王庚
-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气相色谱-质谱法
- 燃烧爆炸类危险物质的融合安全管理模型研究
- 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和本质安全原理,结合燃烧爆炸类危险物质安全工作实际,在强调动态本质安全基础上,提出了燃烧爆炸类危险物质的融合安全管理模型,探讨了模型系统中各个安全子系统间及子系统内的交互关系,并初步探索了各子系统内主要事...
- 史红星牟瑛琳李小军王凤妮
- 关键词:爆炸品危险化学品融合管理
- SF_6在电离层释放作用过程分析评价被引量:1
- 2018年
- SF_6是目前发现的在电离层释放作用效果较好的化学物质之一,本文依据SF_6在电离层的作用过程,从释放过程、扩散迁移过程和化学反应过程三个角度对SF_6在电离层的作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释放过程中通过计算SF_6在电离层的气化率,评价释放器内SF_6在电离层的利用率;扩散迁移过程中通过计算SF_6在电离层内的扩散系数,评价SF_6在电离层的停留时间以及形成电离层空洞的时间;化学反应过程通过计算分析SF_6的分子结构、反应焓变、反应速率,评价SF_6在电离层内参与消耗电子的快慢。研究结果表明,SF_6气化率较高,释放利用率高;扩散系数较小,干扰持续时间较长;具有较好的电子吸收能力,与电子反应为放热放应,即SF_6是较为理想的用于电离层释放的物质,研究方法和结果为化学物质在电离层释放的相关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 白云白云王庚史红星王庚
- 关键词:六氟化硫电离
- 斜生栅藻与氰化钾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
- 2018年
- 以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为实验对象,研究斜生栅藻对氰化钾(KCN)的去除效果及KCN胁迫对斜生栅藻生长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斜生栅藻对0.1—100 mg·L^(-1)浓度范围内的KCN都有一定的去除能力,最大去除率达65.3%;在氰化钾胁迫下,栅藻生长速率降低,叶绿素a含量受到明显抑制且明显低于对照.KCN对斜生栅藻的96 h半数抑制浓度EC50值为0.84 mg·L^(-1).此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KCN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升高;栅藻丙二醛(MDA)含量在KCN胁迫下变高.通过本研究发现,绿藻对氰化物有潜在的去除能力,为含氰废水的生物处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 刘青青张闪闪邹华史红星黄超群
- 关键词:斜生栅藻EC50抗氧化酶
- 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痕量亚当氏剂和二苯胺
- 亚当氏剂,化学系统命名为10-氯-9,10-二氢氮砷蒽,是一种稳定的含砷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难于降解,曾被用作刺激性化学战剂。目前,很多国家保有大量废弃的亚当氏剂,少数恐怖组织手中也有残存。二苯胺是亚当氏剂的合成前体,也...
- 王凌牟瑛琳史红星王晨宇王庚周晓霞
-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二苯胺有机污染物
- 文献传递
- 官厅水库微囊藻毒素分析及电化学降解
- 微囊藻毒素(MCs)是藻类水华中最常见的一类藻毒素,其强烈的致癌作用对饮用水安全提出了挑战。本文针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藻毒素问题,选择官厅水库典型地点分析了水库水中MCs的污染状况,并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无机氮形...
- 史红星
- 关键词:官厅水库蓝藻水华微囊藻同位素示踪电化学降解
- 文献传递
- 利用超声强化絮凝去除水体中藻类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低强度超声强化混凝过程去除水体中藻类的方法,属于水处理应用领域。该方法利用低强度超声来强化混凝过程,改善混凝效果,在不破碎藻细胞的前提下去除水体中藻类。其一,利用超声破坏藻细胞内的气囊和光合作用系统,使...
- 曲久辉史红星刘会娟雷鹏举葛建团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