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培利

作品数:130 被引量:532H指数:13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33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9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2篇污泥
  • 34篇活性污泥
  • 30篇废水
  • 22篇厌氧
  • 20篇水处理
  • 18篇页岩
  • 18篇页岩气
  • 18篇脱氮
  • 15篇硝化
  • 13篇生物脱氮
  • 13篇污染
  • 13篇污水
  • 13篇好氧
  • 13篇反硝化
  • 13篇废水处理
  • 13篇氨氧化
  • 11篇厌氧氨氧化
  • 8篇水生物
  • 8篇污水处理
  • 7篇生物处理

机构

  • 130篇重庆大学
  • 6篇重庆师范大学
  • 6篇重庆市生态环...
  • 2篇重庆市环境科...
  • 2篇中石化重庆页...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重庆工程职业...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济源市农产品...
  • 1篇中国石化
  • 1篇重庆市环境保...
  • 1篇重庆市第一中...
  • 1篇重庆第二师范...
  • 1篇生态环境部环...

作者

  • 130篇卢培利
  • 87篇张代钧
  • 11篇宋福忠
  • 8篇李振亮
  • 8篇刘俊
  • 7篇艾海男
  • 7篇龙腾锐
  • 7篇张欣
  • 7篇张欣
  • 6篇何强
  • 6篇曾善文
  • 6篇张利兰
  • 6篇曹海彬
  • 6篇王锋文
  • 5篇张虹
  • 5篇祖波
  • 5篇肖芃颖
  • 5篇严晨敏
  • 5篇刘颖
  • 4篇王磊

传媒

  • 13篇环境工程学报
  • 9篇重庆大学学报...
  • 8篇中国环境科学
  • 8篇环境科学
  • 6篇环境科学学报
  • 6篇环境影响评价
  • 4篇环境科学与技...
  • 3篇应用与环境生...
  • 3篇环境污染与防...
  • 3篇安全与环境学...
  • 3篇环境科学与管...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化工进展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化学
  • 1篇水资源保护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9篇2022
  • 10篇2021
  • 7篇2020
  • 7篇2019
  • 10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10篇2005
1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混合呼吸测量仪研制与活性污泥模型进水COD组分表征研究
活性污泥模型/(Activated Sludge Models, ASMs/)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是当前国际水科学技术的前沿研究领域。然而,作为模型建模的基本依据和应用必需的基础数据,ASMs的COD组分表征是目前尚未解决的...
卢培利
关键词:废水处理活性污泥模型
文献传递
硅酸聚合度对聚硅氯化铝絮凝特征的影响被引量:9
2002年
聚硅酸铝盐是一类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是在聚硅酸和聚铝絮凝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复合产品。以蒸馏水稀释硅酸钠至含SiO2 3.0 % ,用硫酸调节pH值至 4 .5 ,放置不同时间使其聚合 ,得到不同聚合度聚硅酸。以制备得到的聚硅酸和氯化铝为原料 ,通过共聚法制备了不同硅酸聚合度、碱化度(B)、铝硅摩尔比 (Al Si)的聚硅氯化铝 (PASC)絮凝剂。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测定了絮凝剂水解铝的形态分布特征 ,研究了其影响因素 ,分析探讨了不同聚合度的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将其用于商品砼废水的处理 ,当硅酸聚合时间为 14 5min时 ,所制备的聚硅氯化铝 (PASC)絮凝剂的除浊率高达 97%。
刘颖张代钧卢培利
关键词:聚硅氯化铝铝形态分布絮凝剂废水处理
好氧吸磷过程胞内聚合物氧化的OUR响应及其软测量
过程监测是废水生物除磷工艺调控的基础。为了认识好氧吸磷过程氧利用特性及其在过程监测方面的潜力,利用富集的聚磷菌开展了不同初始基质条件下好氧吸磷过程的呼吸测量实验,调查了胞内聚合物(polyhydroxyalkanoate...
肖剑波卢培利曾善文李微薇
关键词:生物除磷好氧吸磷OUR
厌氧氨氧化协同反硝化降解苯系物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氨氧化协同反硝化降解苯系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含有反硝化降解苯系物菌种的污泥,对其中的反硝化降解苯系物菌种进行富集培养,将培养好后的污泥接入厌氧反应器中,另取厌氧氨氧化污泥接入厌氧反应器中,进行厌氧...
张代钧彭淑婵卢培利张利兰周上博
文献传递
硝态氮/亚硝态型厌氧甲烷氧化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进展与探索被引量:1
2020年
硝态氮/亚硝态型厌氧甲烷氧化(NOx-DAMO)过程在还原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同时将甲烷氧化为二氧化碳,在全球碳氮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从应用的角度看,利用NOx-DAMO原理进行环境中甲烷和氮素污染控制也值得关注。本文介绍了在MBR和MBfR等反应器中应用NOx-DAMO过程单独或与其他工艺联合处理模拟废水和实际废水的研究中,污染物去除速率和效率显示出了工程实用价值。指出基于NOx-DAMO原理开发垃圾渗滤液和填埋气协同处理工艺、煤层气厌氧生物氧化工艺的研究值得探索,其可能为无规模利用价值的生活垃圾填埋气和煤层气的处理提供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的解决方案。今后的研究方向应该是在继续深入NOx-DAMO微生物的生理特性研究的同时,需要面向不同应用需求广泛开展工艺开发与优化研究。
卢培利卢培利丁阿强李微薇熊敏张代钧
关键词:废物处理甲烷填埋气渗滤液
南川页岩气开发区污染防治措施及其环境保护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页岩气开发对区域环境质量的潜在影响包括水力压裂过程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返排水回到地表对地表水体的污染风险,甲烷泄露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等。对页岩气开发区域的环境质量进行跟踪、监测和评价是确认污染防治措施效果和了解长期累积性环境影响的有效手段。对南川页岩气开发区域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重点监测了开发区域的地下水环境、地表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和土壤环境。按照最不利原则,采用最大监测值的单因子指数对当前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对各要素环境质量的年际变化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各环境监测因子满足相应功能区的环境质量标准;各监测因子,尤其是氯化物等页岩气开发的特征污染因子的评价指数未发生明显年际变化,区域页岩气开发未造成各环境要素的污染和引起环境质量发生明显不利变化。虽然,当前采用的污染防治措施有效,但持续、累积性的环境影响尚需更长时间的跟踪监测与评价。
李成龙潘俊鸥包凯高涣杰谢凯玲卢培利
关键词:页岩气开发污染防治环境质量
应用质子变化滴定测量法监测氨氧化的化学计量关系被引量:1
2010年
开发了一套监测批式废水生物处理系统质子变化的自动滴定测量装置.装置由批式反应器、数据自动采集与保存系统和药品自动投加系统组成.通过实际测量活性污泥氨氧化反应中氢离子产生量与氨消耗量的化学计量比值,考察自动滴定测量装置的测试精度.在1L的反应器中改变氨氮浓度(以N计)分别为1.67、3.33、8.33、16.66和30.00mg/L下实测比值与其理论值十分接近,相对误差在2.09%~6.34%之间;保持氨氮浓度16.66mg/L,在1、2、3和4L的反应器中实测比值相对误差在2.09%~-18.57%之间,随反应器体积增大而明显增大.反应器系统中的碳酸氢盐和氨盐缓冲体系,特别是在较大容积反应器中的滴定动态效应是导致测试误差的重要原因.研究成果为滴定测量方法在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监测质子变化提供了一种重要方法.
张欣张代钧张文阁卢培利
关键词:活性污泥氨氧化化学计量
基于HPR在线监测控制SBR曝气历时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PR在线监测控制SBR曝气历时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方法:自动滴定测量仪与SBR连接,实时监测反应器内的HPR,同时,计算机比较当前时刻与Δt时间前的HPR,并随着HPR的实时测量不断向前推进,直到满...
张代钧张欣卢培利肖芃颖
文献传递
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技术应用瓶颈与突破方向被引量:1
2022年
以甲烷为电子供体、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DAMO)过程可同时去除甲烷和氮素污染,在废水生物脱氮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DAMO微生物存在生长缓慢、富集难度高的问题,且该过程较低的气液传质效率也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阐述了DAMO过程的基本生化反应与DAMO微生物,总结了目前制约DAMO技术工程化应用的关键性问题,并探讨了可能的解决方式与方向。
卢培利黄睿思洪蓉蓉李欣悦丁阿强
关键词:传质效率
中国典型城市群PM2.5污染特征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20年
为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城市区域大气PM2.5污染防治方面的研究成果,基于我国31个城市PM2.5污染现状,以城市群为视角,总结了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与川渝城市群PM2.5组成与污染特征,分析了PM2.5及其含碳气溶胶、水溶性无机离子、地壳元素等的整体特征,并在城市群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3个城市群的ρ(PM2.5)高低顺序依次为京津冀城市群>川渝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长距离传输使PM2.5污染成为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与川渝城市群面临的共同问题.②3个城市群的PM2.5中均以SNA和OC为主,尽管ρ(PM2.5)水平有下降趋势,但个别污染物(如SNA)略呈上升趋势.③京津冀城市群与川渝城市群的ρ(OC)接近,并且均高于长三角城市群的80%,较高的ρ(OC)/ρ(EC)反映我国城市群普遍存在SOC污染.④各城市群PM2.5监测网(如监测时间和采样方法)发展水平迥异,城市群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传输机制尚不清楚.建议今后的研究向以下几个方面扩展:①对城郊乡村等大气背景点,以及水库、湖泊等地化循环的重要源汇区域开展研究.②针对同一区域开展采样时段更长且研究方法和分析手段上保持一致的研究.③借用国外经验公式时需考虑我国国情,对基础研究方法开展一系列优化,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标准化研究方法.
刘晟东史君楠程勇卢培利卢培利冯婷张培玉
关键词:PM2.5污染特征城市群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