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军栋

作品数:24 被引量:158H指数:9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保定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保定市科技局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丁苯
  • 7篇丁苯酞
  • 7篇苯酞
  • 5篇血管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4篇动脉
  • 4篇细胞
  • 4篇急性
  • 3篇蛋白
  • 3篇血管痉挛
  • 3篇血清
  • 3篇注射
  • 3篇注射液
  • 3篇疗效
  • 3篇介入
  • 3篇痉挛
  • 3篇急性脑梗死
  • 3篇法舒地尔

机构

  • 23篇保定市第一中...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第六人...

作者

  • 23篇卢军栋
  • 8篇齐凡星
  • 6篇郭艳敏
  • 6篇苏鹏
  • 5篇李志安
  • 5篇常文龙
  • 5篇康丽娟
  • 4篇张会朵
  • 3篇刘洁
  • 3篇胡莹
  • 2篇蔡会欣
  • 2篇赵静
  • 2篇张欣
  • 2篇王峥
  • 2篇张浩
  • 2篇王铮
  • 2篇李宝新
  • 1篇张唯
  • 1篇刘喜艳
  • 1篇王维平

传媒

  • 4篇脑与神经疾病...
  • 2篇贵州医药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华保健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法舒地尔不同给药途径治疗介入操作中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介入操作中发生脑血管痉挛(CVS)时,法舒地尔不同给药途径治疗CVS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安全性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介入操作发生CVS的患者80例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法舒地尔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通过静脉点滴途径给药;观察组:法舒地尔15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经微导管注入脑血管痉挛发生部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挥作用时间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80.00%(3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解痉时间为11.71±3.45 min,少于对照组24.68±4.42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和GOS评分分别为13.16±0.52和4.82±0.34,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疾病介入操作治疗中发生CVS,通过微导管动脉注入法舒地尔,应用剂量小,临床治疗效果更佳,起效时间短,预后良好,安全有效。
卢军栋苏鹏齐凡星刘洁李肯张会朵常文龙
关键词:法舒地尔给药途径
戊四氮点燃癫痫大鼠海马Ca^(2+)浓度及CaM依赖性蛋白激酶Ⅱ的表达
2010年
目的探讨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PTZ)点燃癫痫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细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Ⅱα,CaMKIl_α)mRNA的表达。方法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和PTZ组,采用PTZ慢性点燃癫痫模型,应用Morris水迷宫观察2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细胞内[Ca^(2+)]i浓度变化,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测定海马CaMKⅡ_α mRNA的表达。结果 PTZ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受损,其海马细胞内[Ca^(2+)]i浓度明显升高(P<0.05),CaMKⅡ_α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PTZ点燃癫痫大鼠海马存在钙超载及CaMKⅡ_α的表达异常,由此引起空间学习记忆受损。
王佩张唯郭艳敏卢军栋张学艳王维平
关键词:戊四唑癫痫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
CRP、sICAM-1、Hcy、NSE的动态变化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PIS)患者入院后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变化,评估上述指标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1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NIHSS评分进展分为PIS组和非PIS组。PIS组根据入院时脑梗死体积分为大、中、小梗死灶组。观察入院后24 h、48 h、72 h、5 d、7 d CRP、sICAM-1、Hcy、NSE变化。结果PIS组各时间点的CRP和sICAM-1水平均高于非P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PIS组CRP和sICAM-1呈下降趋势,PIS组CRP和sICAM-1呈升高趋势,CRP在72 h达峰,sICAM-1的中、小梗死灶组在72 h达峰,大梗死灶组在5 d达峰。入院7 d内非PIS组Hcy水平变化不显著,PIS组Hcy呈上升趋势。入院24 h内PIS组中、大梗死灶Hcy水平高于非P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小梗死灶与非PI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点PIS组大梗死灶的Hcy水平高于中梗死灶组和小梗死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S组和非PIS组NSE在早期均呈上升趋势,入院24和48 h内大梗死灶组NSE高于中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NSE高于小梗死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RP、sICAM-1水平明显升高且在发病早期呈动态上升趋势,可作为预测PIS发生的参考指标。Hcy在评估患者发生PIS的风险时,需结合梗死灶面积等因素综合考虑。NSE在预测PIS发生中的价值有限。
卢军栋苏鹏孙静王康
关键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NSE及S-100β蛋白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舒血宁)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NSE、S-100β蛋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在治疗14 d后,两组NIHSS评分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NIHSS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NIHS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NSE、S-100β水平在观察组和对照组间均无显著差异;在治疗14 d后,两组NSE、S-100β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NSE、S-100β水平下降值大于对照组,下降后NSE、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NSE、S-100β蛋白水平。
卢军栋苏鹏王峥崔艺浓王森
关键词:脑梗死NSES-100Β蛋白
CEA、CYFRA21-1和TPS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3项标志物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90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8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CEA、CYFRA21-1和TPS 3项标志物水平。结果肺癌组CEA、CYFRA21-1和TPS 3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CEA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47.8%,特异性为92.0%;CYFRA21-1的敏感性为61.1%,特异性为93.6%;TPS的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89.1%。3项指标联合检测则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87.8%。结论 CEA、CYFRA21-1和TPS对NSCLC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三者联合检测有明显的互补性,可以显著提高NSCLC的诊断率。
常文龙赵静卢军栋邢振宇孙吉瑞于占江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CEACYFRA21-1TPS
丹参多酚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hs-CRP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胆红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丹参多酚酸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观察血清胆红素、hsCRP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与治疗第1天相比,治疗第14天时丹参多酚酸组患者胆红素水平降低(P=0.003),NIHSS评分降低(P=0.000);治疗第14天时,丹参多酚酸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3),NIHSS评分低于照组(P=0.000)。hs-CRP与血清胆红素呈负相关。结论丹参多酚酸治疗ACI效果明显,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炎症反应、抗氧化有关,有临床应用价值。
卢军栋苏鹏王铮张欣
关键词:胆红素超敏C反应蛋白急性脑梗死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致脑积水1例报告被引量:1
2012年
椎-基动脉延长扩张症(VBD)临床表现多样,较易误诊。现报告VBD致脑积水1例如下。1病例男,58岁。因"头痛头晕半年,加重伴智力下降、走路不稳1个月"于2011年1月20日入院。患者半年来反复发作头痛、头晕,测血压高,最高达180/110 mmHg(1 mmHg=0.133 kPa),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每日2次治疗,头痛稍好转。近1个月来症状加重,伴智力下降、走路不稳。
郭艳敏卢军栋宗秀芳王旭颖
关键词:脑积水硝苯地平缓释片智力下降走路不稳椎-基动脉
丁苯酞对Aβ_(1-42)致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记忆的影响作用和可能机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3-n-Butylphthalide,NBP)对Aβ1-42致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记忆的影响作用与可能机理。方法将Aβ1-42制备的A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AD模型组、NBP 40mg/kg组、NBP 80mg/kg组和NBP 160mg/kg组,20只/组,对照与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给药30d。结果对照组大鼠状态良好,AD模型组大鼠精神萎靡,活动迟缓,进食量少,体质量增高不明显,NBP组大鼠的状态介于模型和对照组间。与对照组比,AD模型组逃避潜伏期延长,SOD和OH-降低,胆碱酯酶增高(P<0.05)。NBP组可明显降低AD大鼠逃避潜伏期,增高SOD和OH-,降低胆碱酯酶(P<0.05),与NBP低剂量组比,NBP中、高剂量可明显降低逃避潜伏期时间、增高OH-、降低胆碱酯酶(P<0.05)。与对照组比,AD模型组的Tau表达明显增高(P<0.05),AKT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AD模型组比,NBP组的Tau表达明显降低(P<0.05),AKT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 NBP可明显改善AD大鼠的记忆能力,可增高脑内SOD和OH-,降低胆碱酯酶,改善脑内Tau和AKT表达。
齐凡星胡莹李志安康丽娟张会朵卢军栋
关键词:丁苯酞阿尔茨海默病记忆能力AΒ1-42
丁苯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AD患者94例,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营养神经、降血脂、口服盐酸美金刚片5 mg,bid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0.2 g,ti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血清C反应蛋白(CR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MMSE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和ADL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NF-α、IL-1、CRP、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AD疗效显著,能提高患者认知及生活能力、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齐凡星胡莹卢军栋李志安李恳
关键词:丁苯酞阿尔茨海默病安全性临床疗效
动脉内灌注法舒地尔对介入操作中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动脉内灌注盐酸法舒地尔对介入操作中脑血管痉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介入科于2013-01—2014-01收治的120例介入操作中脑血管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动脉内灌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对照组给予动脉内灌注罂粟碱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解痉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观察组解痉时间为(11.71±3.45)min,对照组为(24.68±4.4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为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内灌注法舒地尔治疗介入操作中脑血管痉挛临床效果显著,起效时间快,是治疗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方法。
卢军栋
关键词:法舒地尔罂粟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