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劳凯声

作品数:151 被引量:2,390H指数:27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6篇文化科学
  • 41篇政治法律
  • 4篇哲学宗教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主题

  • 100篇教育
  • 24篇法律
  • 22篇教育法
  • 21篇教育体制
  • 18篇教育体制改革
  • 16篇教育权
  • 15篇教师
  • 13篇公共教育
  • 12篇社会
  • 10篇义务
  • 9篇受教育权
  • 9篇办学
  • 8篇中国教育
  • 8篇教育改革
  • 8篇教师法
  • 7篇学科
  • 7篇权利
  • 7篇教育学
  • 7篇教师职业
  • 6篇学生伤害事故

机构

  • 80篇北京师范大学
  • 69篇首都师范大学
  • 6篇中国教育学会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外国语大...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中国政法大学
  • 2篇珠海市教育局
  • 1篇北京教育学院
  • 1篇国家教育发展...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国务院
  • 1篇河北省教育厅
  • 1篇中国法学会
  • 1篇中国教育科学...
  • 1篇人民论坛

作者

  • 146篇劳凯声
  • 4篇蔡永红
  • 2篇李孔珍
  • 2篇余雅风
  • 2篇蔡金花
  • 2篇朱新梅
  • 2篇马怀德
  • 2篇姚金菊
  • 2篇褚宏启
  • 2篇黄学军
  • 1篇刘复兴
  • 1篇曾晓洁
  • 1篇杨立新
  • 1篇康健
  • 1篇孙云晓
  • 1篇田汉族
  • 1篇石中英
  • 1篇谈松华
  • 1篇刘莘
  • 1篇常青

传媒

  • 19篇教育研究
  • 19篇中国教育法制...
  • 10篇北京师范大学...
  • 8篇人民教育
  • 5篇首都师范大学...
  • 4篇中国教育学刊
  • 4篇教育情报参考
  • 4篇基础教育改革...
  • 4篇中国教师
  • 3篇新华文摘
  • 3篇中国高等教育
  • 3篇高等学校文科...
  • 3篇教育学报
  • 3篇教育科学文摘
  • 2篇人民论坛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辽宁教育
  • 2篇比较教育研究
  • 2篇中小学管理
  • 2篇教育科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8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1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1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教育法学话语、体系与研究方法的演进与定位
2024年
学科演进的动力并非简单地存在于学科内部,同时也要基于其所处的外部社会环境变化。社会与法律的互变造就了一系列横跨公、私法的新型法律关系,如何防止单纯按公法标准来要求教育管理中的人和事,建立一种兼顾公、私法特征的法律体系,成为教育法发展必须面对的挑战。教育法学经过对自身的元理论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行政法学,从话语、体系到研究方法都开始具有了跨界的性质,为新学科形态的产生积累了充分的可能性。教育法学的发展应在合理借鉴中西教育学、法学及其他相关学科成果的基础上,概括和提炼教育实践经验,从知识层面对教育法学的话语、体系与研究方法进行诠释和创新。
劳凯声吕伟艳马暄皓
关键词:教育法学研究方法
如何落实高等学校的自主办学地位被引量:2
2020年
自主办学是中国高等学校改革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大学自治的中国化表述方式。20世纪90年代,公立学校的法人化改革使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分权具有了一种合法的依据,并使"办学自主权"这一界定较为笼统的政策概念具有了一种确定的法律性质。然而法律在赋予高等学校自主办学资格的同时并未对其行为能力和行为方式做出明确的规约,因此高等学校有可能做过去不能做的许多事情,给寻求发展的高等学校带来了一种获利的实际可能性。高等学校的自主办学在理念上主张基于普遍的公众参与和协商民主;在主体行为假定上,主张通过适当的机制设计和制度安排来促成高等学校实现兼容并包;在价值取向上,主张在公平基础上追求效率的最大化;在利益导向上,主张协调公益和私益,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在治理对象上,主张包括公共关系覆盖的整个高等学校领域。高等学校章程是国家立法体系之外,由高等学校自主制定的书面文件,是利益相关者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为确保高等学校自主办学的有序进行,必须改造现行的高等学校与国家公权关系,建立完善的章程运作体系。
劳凯声
关键词:办学自主权学校法人制度高等学校章程
中小学学生伤害事故及责任归结问题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当前,中小学校中由于学生人身受到伤害而引起的法律纠纷已经成为学校办学活动的一道刺眼的风景线。这类问题在中小学中的现状到底如何、在处理这类纠纷时,如何认定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涉及到如何适用法律、如何归结法律责任等一系列的问题,又往往存在歧见,因此造成学校工作的诸多被动。本文拟就当前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现状、成因及相关的责任归结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解决学校事故问题的赔偿责任社会化思路。
劳凯声
关键词:未成年学生中小学学生办学活动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教育法制
经典是永恒的时尚 时尚是永恒的经典——《三卅纪实:黄济自传》读后感言
2010年
吾师黄济先生以九秩之年完成了他的自传,嘱我为之作序,这让我既高兴又惶恐。作为学生,我没有资格写序,但作为一个长年恭陪先生左右并亲历这本自传产生过程的人,我的确有义务把我的所见所闻写出来,既勉励自己,也表达我对先生的崇敬之情。
劳凯声
关键词:自传感言
现代国家与公共教育制度的产生被引量:1
2015年
公共教育制度是为普及教育之需而发生的由社会向国家的一次教育职能的转移,是教育权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一次再分配。由于公共教育制度是在家庭之外,通过某种社会化的组织形式来实施的一种高度专门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因此必定会与沿袭了数千年的家庭的或民间的教育传统构成极大的冲突。'二战'后最终定型的公共教育制度,由于其所具有的国家垄断性质,产生了一系列弊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场针对公共教育制度的规模宏大的教育改革浪潮。我国教育也经历了一条与国外类似的发展路径,故20世纪80年代教育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形成一种既利于政府进行统筹管理,又能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办学,学校具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的新型权力关系。教育体制改革带给公共教育的最大变化是,通过市场的有限介入来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这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运行机制。在这一变化中,出现了政府、市场和学校三种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力量,传统的公共教育利益格局开始分化,逐步向一个多元化的利益结构过渡。
劳凯声
关键词:教育职能公共教育制度教育体制改革市场化改革
国家治道与大学知识生产——中国大学的政治学研究
2004年
大学是一个特殊的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的教育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社会服务活动与知识生产活动互为一体,互相提升。
朱新梅劳凯声
关键词:知识生产政治学社会服务活动
公-私视域中的公立学校体制改革问题
中小学校的办学资质改革和高等学校的办学资质改革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又在某种程度上对决策层和官方的改革决策方向起着一种冲击的作用。下面将从四个方面简单介绍近几年所做的相关研究。一、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是公立学校的问题1.教育的...
劳凯声
有选择的教育平等:概念诠释与实践路径
2013年
作为一项社会事实,教育不平等的存在时间久远,几乎与专门的教育实践同时产生。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理论和政策问题,教育平等的存在时间较短,它产生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现代化过程之中。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总是伴随着利益、需求和价值观的分化和多元化。所以,教育平等始终与教育需求分化有着紧密联系。如果不能充分地理解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教育平等的所有理念、政策和实践都会无功而返。
黄学军劳凯声
关键词:教育平等社会事实教育不平等社会现代化
世纪之交的中国教育改革走向:教育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被引量:46
2003年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依靠非政府的各种社会力量提供的教育服务逐步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反映在教育领域中 ,市场的自愿交易关系和新的教育消费群体正在形成。中国的公共教育体制正在经受市场的挑战。它迫使学校教育机构这一相对保守的领域直面市场 ,从而促成一种新的教育资源分配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生。当前学校领域已经形成了一些不同的市场化运作形式 ,根据市场介入的程度不同 ,这种学校市场化运作可分为九种不同的类型。由此中国教育正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 ,这些问题集中地反映了市场介入教育所产生的教育公益性与营利性之间的矛盾。中国教育改革的未来走向及其基本面貌 ,将取决于如何认识和解决这对矛盾 ,以及如何建立一种有效的协调和制约机制。
劳凯声
关键词:教育服务教育消费公共教育体制市场化运作教育公益性
教育法的部门法定位与教育法法典化被引量:28
2022年
教育法定位问题论争历经30余年,至今未有定论。这表明论争不应拘泥于以往的思维定势,而须开创新的讨论范式。法律体系并非一成不变,公、私域的分化统合,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演进,公、私法的二元区分,教育治理体系的构建运行,教育法的软法取向,等等,这些因素都在影响法律体系的结构形态,决定教育法的定位。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导致了公域、私域和介于二者之间的第三部门的产生,对教育的法律调整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公法部门,而具有了跨部门的性质。只有通过体系化才能提升教育法的稳定性与社会遵从度,使之真正成为由多元主体参与,以多种形式呈现的法律调整机制。教育法的体系化既可在传统的单行法立法过程中实现,也可以依托教育法法典化进行,无论采取何种理论立场和实践路径,体系化都是不可逾越的。唯一需要考量的是,如何选择才能更快、更有利于实现教育法的体系化。
劳凯声
关键词:教育法治法律体系教育法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