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劳佳琦

作品数:10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累犯
  • 5篇犯罪
  • 4篇实证
  • 4篇实证研究
  • 3篇从严
  • 2篇正当
  • 2篇人身
  • 2篇人身危险性
  • 2篇量刑
  • 2篇犯罪人
  • 1篇盗窃
  • 1篇东南沿海
  • 1篇刑法
  • 1篇刑法学
  • 1篇刑法学理
  • 1篇刑法学理论
  • 1篇学理
  • 1篇异类
  • 1篇责任论
  • 1篇诈骗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劳佳琦

传媒

  • 2篇刑事法评论
  • 1篇中外法学
  • 1篇中国法学
  • 1篇政法论坛
  • 1篇山西警官高等...
  • 1篇江苏警官学院...
  • 1篇刑事法判解
  • 1篇武陵学刊
  • 1篇刑法论丛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霸王嫖能否构成诈骗罪问题的探讨被引量:2
2011年
霸王嫖能否构成诈骗罪的问题涉及财产犯罪保护法益这一基本问题。在德日及我国的刑法语境下可以得到不同的法律评价。德国对此问题的争论主要是围绕着法律的财产说、经济的财产说和法律的/经济的财产说三种学说展开,日本则主要围绕本权说、占有说和折中说三种学说展开。我国对此问题没有体系性的探讨,但学者基本持否定态度。霸王嫖能否构成诈骗罪问题不同答案的背后折射出不同的刑法基本立场。
劳佳琦
关键词:诈骗罪财产犯罪保护法益
普通累犯情节对我国强奸罪量刑的影响——以79份判决书为样本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普通累犯从重处罚,然而普通累犯情节在司法实践中究竟是如何影响具体个案的量刑活动依然是研究的空白。根据法意数据库中79份刑事判决书的经验研究,发现在我国的刑事审判活动中,普通累犯情节对于强奸罪的量刑结果只起到次要的作用,其中累犯前后罪性质是否具有同一性这一变量与当下犯罪强奸罪的量刑结果之间呈现较大的正相关,而累犯前罪刑罚执行完毕到当下犯罪之间的时间间隔这一变量对于当下犯罪强奸罪的量刑结果的影响与最高法院的预期不符。
劳佳琦
关键词:累犯量刑实证研究
员工秘密取回老板拖欠工资行为之定性研究
2011年
电影《三枪拍案惊奇》中赵六陈七秘密取回老板拖欠工资的行为实乃当下社会现实问题的反映。在我国当前刑法语境下,此类员工秘密取回老板拖欠工资的行为不同于窃取本人财物的行为,形式上构成盗窃罪。因为欠缺情况紧迫这一时机条件,该行为不属于自救行为,因而无法得到正当化。在目前公力救济无法切实保障被欠薪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劳动者无奈采取的私力救济又涉及刑事不法的困境下,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或可为其提供一条出路。
劳佳琦
关键词:盗窃自救行为私力救济公力救济
疯子抑或坏坯子?——我国女性暴力犯罪人形象的迷思与澄清
2018年
女性暴力犯罪人因为对法律和性别角色的双重背离被视为异类。疯子抑或坏坯子,是西方学者赋予女性暴力犯罪人群体的通用标签。本文以我国东部某监狱部分在押女犯为研究样本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相比于其他女性犯罪人,女性暴力犯罪人入狱前普遍处于恶劣的生存环境之中,缺乏改善自己处境的有效手段,大部分人有着良好的规则意识和是非观念,鲜有前科劣迹,犯罪后能认罪悔罪,服刑表现突出。其犯罪往往出于情感纠葛或生活矛盾,犯罪对象特定,奉行"冤有头债有主",重新犯罪的可能性不大。将女性暴力犯罪人视为疯子或者坏坯子是一种夸张的污名化,这种看法完全忽视了恶劣的社会环境对其犯罪行为的影响。大部分女性暴力犯罪人是绝望施暴的弱者,目前的服刑改造无法为其提供真正有效的帮助,刑满释放后其将面对更为堪忧的前景。
劳佳琦
关键词:女性暴力犯罪
累犯从严量刑适用实证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通说认为,累犯情节反映出累犯较大的人身危险性,所以应该对其从重处罚。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对累犯应当怎样从重处罚却语焉不详。直到近年,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的出台才为量刑阶段如何实现累犯从严提供了更为细化的指导。本研究以我国10万个刑事判决书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多种实证研究方法,先后考察了累犯情节整体以及累犯情节各个构成维度对量刑结果的实然影响,结果发现:累犯情节作为一个整体确实对量刑结果存在显著的从严调整作用,然而就累犯情节各个构成维度而言,除了累犯后罪的性质与轻重和累犯从严幅度呈显著正相关以外,累犯前罪的轻重与性质、累犯前后罪的关系、累犯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至再犯罪时间的长短对于量刑结果均不产生显著影响。经验层面的累犯情节量刑适用呈现出"轻轻重重"的适用规律。尽管法官关于累犯从严量刑适用的集体实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司法实践中人身危险性评估的感性判断模式却亟待改进,引入精算式的评估工具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
劳佳琦
关键词:量刑人身危险性
报应主义视野下累犯制度的正当性——论证困境与现实启示被引量:5
2017年
与功利主义一样,报应主义一直被学者用来证明累犯制度的理论正当性。在报应主义视野下,学界主流的做法一般是通过尝试证明累犯相较于初犯罪责程度更高或是罪行危害更大来正当化累犯制度。由于此类传统论证进路努力在现有刑法理论框架之内为累犯制度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正当化理论根据,我们称其为"内部论证进路"。与此相对,另有学者决定抛开现有刑法理论框架,转而借助诸如道德理论之类的外来理论来对累犯制度正当性做非传统的论证,我们称其为"外部论证进路"。然而,无论是采取内部进路还是外部进路,学者从报应主义层面对累犯制度理论正当性进行的论证均存在着无法克服的逻辑缺陷。累犯制度的合理性主要在于现实必要性而非理论正当性。累犯制度理论正当性方面的先天不足应该时刻提醒立法者和司法者审慎对待累犯制度。
劳佳琦
关键词:报应主义累犯制度
累犯重罚之教义刑法学批判
2011年
一、累犯重罚:一种存疑的普遍实践累犯重罚是古往今来各国共同的法律实践行为。这种不谋而合的做法跨越时间和空间普遍存在。我们甚至可以说,整个累犯制度的发展史就是累犯重罚实践的发展史。但是,普遍存在就是合理的么,累犯重罚的正当性在哪里?是因为作为累犯的个人没有从之前的惩罚中吸取教训。
劳佳琦
关键词:刑法学理论人身危险性人格刑法规范责任论犯罪人格
累犯从严功利主义正当性之批判被引量:2
2015年
累犯从严作为各国通行的量刑实践,其正当性需要被充分证明。许多学者都认为功利主义能为累犯从严正当性提供充分的理论根据。他们主张,累犯从严之所以具有正当性,是因为累犯从严作为一种手段,可以通过改造、威慑和隔离这三种途径,最终实现减少重新犯罪的目的。然而,本文认为,累犯从严的功利主义正当性论证仅能在应然层面获得逻辑上的自洽,在实然层面上却难以成立:一方面,累犯从严功利主义正当性缺乏经验的有效支持。多项实证研究表明,累犯从严并不能有效地改造、威慑、隔离犯罪人,其在减少重新犯罪方面并不能发挥预期的作用。另一方面,累犯从严功利主义正当性在伦理上也存在极大的危险倾向,可能导致国家权力无限扩张,公民权利受到践踏,最终有违公平正义。因此,功利主义并不能为累犯从严提供充分的正当性根据。
劳佳琦
关键词:功利主义
东南沿海医疗领域商业贿赂犯罪之现状——犯罪学视野下的实证研究
2012年
医疗卫生领域的商业贿赂问题因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采取实证研究的方式,以东南沿海两个规模与发展水平相当的中等城市—浙江绍兴与福建泉州从1996年到2006年这十年之间司法机关查获的发生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商业贿赂案件共计65件作为研究样本,从犯罪学的角度切入,发现和揭示东南沿海医疗领域商业贿赂犯罪的特点和成因,更尝试用默顿的紧张理论阐释医疗领域商业贿赂犯罪泛滥背后的深层根源。
劳佳琦
关键词:犯罪学实证研究
我国累犯从严实效之实证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一直以来,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累犯从严是减少犯罪、防卫社会的有效手段。然而,国外多年来一系列相关实证研究结果却显示,累犯从严在减少犯罪方面的实际效果存疑。为了检验我国累犯从严减少犯罪的实效,以2000—2011年我国各地各级法院普通累犯相关的刑事判决书为样本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目前我国普通累犯制度的隔离机制低效,威慑机制无效,其在减少犯罪、防卫社会方面的综合实际效果远远低于预期。学界笃信的累犯从严有效论神话就此破灭。
劳佳琦
关键词:威慑减少犯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