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连光

作品数:248 被引量:1,699H指数:24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9篇期刊文章
  • 62篇会议论文
  • 26篇专利
  • 8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1篇电气工程
  • 22篇天文地球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经济管理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水利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00篇电流
  • 80篇电网
  • 80篇感应电
  • 79篇感应电流
  • 76篇地磁感应电流
  • 69篇磁暴
  • 59篇直流
  • 47篇变压
  • 47篇变压器
  • 45篇输电
  • 45篇偏磁
  • 41篇直流偏磁
  • 33篇地磁
  • 33篇GIC
  • 28篇地磁暴
  • 28篇电力
  • 20篇电力系统
  • 19篇电线路
  • 18篇输电线
  • 18篇输电线路

机构

  • 240篇华北电力大学
  • 12篇国家电网公司
  • 5篇江苏天南电力...
  • 4篇伊犁师范学院
  • 4篇山东电力研究...
  • 4篇国网北京经济...
  • 4篇北京天和本安...
  • 3篇东北电力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北京网联直流...
  • 3篇国网吉林省电...
  • 2篇东北电力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甘肃省电力公...
  • 2篇国网山东省电...
  • 2篇贵州电网有限...
  • 2篇国网直流工程...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46篇刘连光
  • 25篇刘春明
  • 18篇王泽忠
  • 15篇张建华
  • 13篇张冰
  • 12篇肖湘宁
  • 12篇王开让
  • 11篇文俊
  • 10篇宗伟
  • 9篇刘自发
  • 8篇郑涛
  • 7篇吴伟丽
  • 6篇刘宗岐
  • 6篇徐永海
  • 5篇蒋智化
  • 5篇陈艳伟
  • 5篇彭晨光
  • 5篇董博
  • 5篇刘宗歧
  • 5篇罗应立

传媒

  • 13篇电网技术
  • 11篇电力自动化设...
  • 11篇华北电力大学...
  • 9篇高电压技术
  • 9篇电网与清洁能...
  • 8篇电工技术学报
  • 8篇中国电机工程...
  • 8篇现代电力
  • 6篇中国科学:技...
  • 6篇中国高等学校...
  • 5篇电力系统自动...
  • 4篇电力建设
  • 4篇供用电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4篇电力设备
  • 3篇空间科学学报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华东电力
  • 2篇电测与仪表
  • 2篇水力发电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14篇2017
  • 16篇2016
  • 20篇2015
  • 16篇2014
  • 13篇2013
  • 15篇2012
  • 6篇2011
  • 16篇2010
  • 18篇2009
  • 14篇2008
  • 23篇2007
  • 5篇2006
  • 7篇2005
  • 8篇2004
  • 12篇2003
2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瞬态场路耦合模型的变压器直流偏磁计算被引量:52
2013年
利用变压器瞬态场路耦合模型,计算单相变压器的直流偏磁问题。对比在一次侧和二次侧注入直流时变压器的直流偏磁情况,结果说明两种注入方式下交流电流的波形基本相同。分析变压器直流偏磁时交流磁场和电路等效参数的变化,变压器直流偏磁时励磁电流波形畸变,其峰值与各次谐波含量均随直流电流增大而增加;动态电感取决于励磁的饱和程度,其波形在交流励磁的正负半周并不对称,两种运行方式下场路耦合参数受直流影响的变化规律相同。负载运行直流偏磁时动态漏电感波形畸变,外侧一次绕组的漏磁通增大。当直流电流超过一定值时,变压器发生偏磁时的励磁电流峰值与直流电流近似呈线性关系。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瞬态场路耦合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为变压器直流偏磁计算提供新方法。
潘超王泽忠李海龙刘连光张科郭若颖
关键词:变压器直流偏磁动态电感
基于自激补偿法的变压器直流偏磁抑制研究
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变压器直流偏磁的现象越来越多,变压器直流偏磁抑制方面的相关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论证了采用自激补偿绕组来抑制变压器直流偏磁的方法的可行性,具体分析了其补偿原理,建立了相关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研究表...
牛元泰刘连光
关键词:变压器直流偏磁励磁电流
文献传递
机电一体开关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开发和应用被引量:38
2003年
针对接触器投切电容器和晶闸管投切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开发、研制了一种基于机电一体开关投切电容器的低压无功补偿装置。近千台装置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现场运行、试验表明,这种无功补偿装置运行可靠性高、性能稳定,能满足绝大多数场合的应用需要。对机电一体开关装置的组成原理、电路结构和装置的整体性能等进行了详细描述。
刘连光林峰姚宝琪
关键词:无功补偿电容器投切
IEC闪变测量原理的数字化实现方法被引量:149
2001年
为研制基于IEC闪变测量原理的数字式闪变仪 ,按照IEC推荐的闪变仪功能和设计规范 ,在Matlab环境下建立了模拟式闪变仪的模型 ,并运用双线性变换法将其变换为数字式系统 ,给出了IEC数字式闪变仪各环节数字滤波器的传递函数和运算结构 ;而后利用累积概率函数曲线 (CPF)的单调递减特性 ,提出了快速计算短时间闪变值Pst的方法。最后 ,按照IEC推荐标准和试验条件 ,借助Matlab的仿真工具 ,对数字式系统和模拟式系统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结果表明 :给出的数字化实现方法完全能满足IEC推荐标准的精度要求。
马玉龙刘连光张建华于晗
关键词:闪变测量数字式闪变仪IEC数字滤波器
TCT式并联电抗器控制绕组匝间故障保护方案被引量:3
2017年
基于对晶闸管控制变压器(TCT)式并联电抗器的本体结构和控制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特性分析,提出一种针对其控制绕组匝间故障保护的新方案。该方案综合利用控制绕组匝间故障时网侧零序电压低、补偿绕组零序电流大的特点,采用主判据和辅助判据相结合的方式,主判据采用零序过电流保护元件,采取两段式的整定方式以兼顾匝间故障下保护的灵敏度和容量调节过程中的可靠性;辅助判据由网侧零序高电压闭锁元件构成,并增加闭锁判据,保证TCT式并联电抗器在系统非全相运行、区外不对称故障、电抗器空投、容量调节等暂态过程中保护可靠不误动。基于仿真测试结果确定了所提方案的具体整定方法,并对灵敏度进行了校验,分析计算的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张芬芬郑涛刘连光
关键词:控制绕组匝间故障暂态特性
一种线夹回转式阻尼回转间隔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夹回转式阻尼回转间隔棒,包括间隔棒框架,所述的间隔棒框架为直线结构或正多边形结构,间隔棒框架的各顶角分别设有一个弧形的连接区,连接区上转动连接有一个回转臂,所述的回转臂上连接连接固定线夹或旋转线夹,...
葛江锋刘连光马芳
文献传递
基于峰态系数的防止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峰态系数的防止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的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二次电流的瞬时采样值;判断是否发生故障;得到各相差动电流的波形;形成各相差动电流的组合波形;计算变压器的各相差动电流所述组合波形的峰态系数;判断...
郑涛黄婷陆格野魏旭辉张芬芬刘连光
文献传递
DA/DSM系统配电线载波信号耦合方式选择
2001年
在设计 DA/ DSM系统通讯时基本要求是保证有足够大的信噪比 ,这对于采用配电线载波通讯的系统来说也是最困难的。简述了 DA/ DSM系统功能和通信特点基础上 ,对用于配电线载波通信的电感、电容耦合设备 ,开关断开或断线情况下的通信问题进行了分析 。
唐四清刘连光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信号耦合配电线载波信号电网
磁暴对电网影响监测和评估技术研发及其应用
刘连光刘春明刘国兴王颖冯玉昌王泽忠文俊张冰施慧高玉芬刘望来刘宗岐何凤霞吴英李文霞
该成果属于电机电力系统领域(110)。该成果在中低纬电网磁暴灾害的评估、监测和防治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其中,电网磁暴灾害及影响评估的理论基础包括:空间物理地磁学、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学、理论电工和电力系统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定...
关键词:
关键词:电网监测电力系统
500kV输电线路的GIC对我国电网影响实例分析
2001年以来,随着我国阳-淮系统等多条500kV长距离线路的相继建成投运,江苏上河、广东岭澳等地变压器多次发现不明原因的强烈振动和噪声增大事件。本文通过对2004年11月以来、十几次磁暴地磁数据与变压器中性点实测电流数...
刘连光刘春明张冰
关键词:输电线路磁暴地磁感应电流
文献传递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