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艳超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常熟市新区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胸腰段
  • 2篇腰段
  • 2篇生物力学
  • 2篇内固定
  • 1篇凋亡
  • 1篇胸椎
  • 1篇应力强度
  • 1篇神经细胞
  • 1篇生物力学研究
  • 1篇椎体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凋亡
  • 1篇相邻椎体
  • 1篇脊柱
  • 1篇脊柱胸腰段
  • 1篇骨折
  • 1篇骨折内固定

机构

  • 3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常熟市第一人...
  • 1篇常熟市新区医...

作者

  • 3篇徐又佳
  • 3篇刘艳超
  • 1篇王以进
  • 1篇董启榕
  • 1篇刘强
  • 1篇盛晓文
  • 1篇李峰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鼠脊髓占位损伤后细胞凋亡在不同脊髓平面、不同时间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探讨脊髓占位损伤后不同观察时间、损伤中心两端不同平面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 方法 采用脊髓占位损伤模型 ,在伤后 6 ,2 4 ,4 8,72h、5 ,7d 6个时相点观察损伤中心两侧 1.5 ,3.5 ,5 .5 ,7.5mm脊髓平面的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 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改变可影响到损伤中心头侧 7.5mm、尾侧 7.5mm区域 ,变化开始时间分别在伤后 4 8h和 72h ;另外在损伤中心 ,灰质区细胞凋亡高峰晚于白质区出现 ,灰质区凋亡细胞指数在不同时间变化较大。 结论脊髓占位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在不同平面、不同时间存在明显差异。继发性损伤与神经系统固有的传导通路有关 ,也与损伤信号中介因素有关。
徐又佳刘艳超郑祖根刘强董启榕李峰
关键词:细胞凋亡神经细胞
胸腰段骨折内固定对相邻椎体影响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椎间隙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9例胸腰段骨折(L1)病例,对使用TRSH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后的患者术前摄片(前屈20度,后伸80度),并且和正常组同节段的椎间隙高度进行比较。结果在该实验组所研究的9例患者中,在前屈状况下,内固定组与正常组相比,邻近椎间隙的高度下降幅度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同样在后伸状况下,内固定组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和正常组相比明显增加,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脊柱内固定术后,固定节段内的刚度增加,活动幅度明显下降或消失,导致脊柱节段活动度将发生重分配,固定节段的活动会转移到其他的运动节段,因而邻近节段活动度增大。这种累积效应的增加容易促使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及加重,这在生物力学中也得到验证。
盛晓文刘艳超徐又佳
关键词:胸腰段相邻椎体内固定生物力学
脊柱胸腰段内固定对相邻脊椎结构的影响及其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选10具新鲜湿润胸腰段标本,分别采用前路及后路内固定,测试正常椎体及固定后的相邻椎体、椎间盘、小关节突在轴向压缩、前屈、后伸、侧屈等情况下的载荷-应变关系、应力强度的变化。结果:应用脊柱内固定后邻近椎体、椎间盘、周围韧带及小关突应力增加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认为坚强的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但会对邻近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刘艳超徐又佳王以进
关键词:胸椎内固定生物力学应力强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