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清
- 作品数:40 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机械合金化法制备Fe-Zr-B非晶合金
- 2005年
- 用机械合金化法(MA)制备了Fe—Zr—B的非晶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Fe—Zr—B的混合粉末在MA过程中,通过原子之间的相互固溶、扩散可形成非晶态.此非晶合金的形成是晶粒细化、球磨过程中的缺陷和应力等多种作用的结果.
- 于万秋柳福柱孙亚娟刘艳清魏茂彬华中
- 关键词:非晶机械合金化
- PAN基炭纤维微孔结构的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对不同炭化温度的PAN基炭纤维的小角X射线散射强度进行测试.基于小角X射线散射理论,利用逐级切线法和材料分形理论中的散射强度法,分别计算PAN基炭纤维内微孔大小、体积分数及微孔表面分形维数.给出了不同炭化温度PAN基炭纤维的微孔大小、体积分数、微孔表面分形维数的定量表征及其随炭化温度的变化规律.
- 仲亚娟孙亚娟于万秋刘艳清魏茂彬华中
- 关键词:PAN基炭纤维炭化温度微孔小角X射线散射
- Fe_(70)Zr_(10)B_(20)非晶合金的晶化及磁性能被引量:2
- 2007年
- 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Fe70Zr10B20磁性非晶合金粉末.分析Fe70Zr10B20非晶合金的晶化机制;研究非晶制备过程中样品磁性能的变化规律及热处理对Fe70Zr10B20非晶合金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70Zr10B20非晶合金以一次晶化的模式晶化;非晶制备过程中样品的磁性及非晶热处理后样品的磁性与其结构、颗粒尺寸、应力和缺陷等因素有关.
- 华中孙亚娟于万秋仲亚娟魏茂彬刘艳清
- 关键词:机械合金化晶化
- Mn掺杂铁酸铋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储能应用
- 2024年
- 侧重探究了锂离子电池中Mn掺杂铁酸铋(BiFe_(1-x)Mn_(x)O_(3))的应用.研究发现,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BiFe_(1-x)Mn_(x)O_(3)纳米颗粒作为正极,相比纯相BiFeO_(3)纳米颗粒,其尺寸更小,在锂电池中使用可以有效缓解体积膨胀的问题,并提升循环稳定性.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掺杂Mn离子会导致晶格结构畸变.通过组装成扣式电池并测试其电化学性能,发现掺杂后的BiFe_(1-x)Mn_(x)O_(3)正极表现出比纯相BiFeO_(3)更优异的电化学反应.这项研究为推动商业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铁酸铋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 刘艳清王思慧李宇晴明硕阳甄思琪李放张少严张俊凯
- 关键词:铁酸铋掺杂电化学反应锂离子电池
- 钬离子掺杂铁酸铋纳米颗粒的结构与磁性能研究
- 2023年
- 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合成了不同Ho质量浓度掺杂的BH_(x)FO (x=0,0.03,0.05,0.10)纳米颗粒,研究了其结构和磁性的变化.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菱形结构的BH_(x)FO纳米颗粒随着Ho掺杂质量浓度的增加,结构会逐渐发生畸变,并伴随着明显的晶格扭曲.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随着Ho掺杂质量浓度的增加,晶粒均匀度增加,晶粒尺寸减小.此外,磁滞回线结果表明,所有Ho掺杂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M_(s))和剩余磁化强度(M_(r))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磁性最佳的样品为BH_(0.10)FO,其M_(s)和M_(r)分别达到1.162 A·m^(2)/kg和0.086 A·m^(2)/kg.该研究为理解Ho掺杂BFO纳米颗粒的结构变化和可调铁磁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基础.
- 刘艳清孙奇王思慧李放张俊凯
- 关键词:晶体结构磁性
- 加强软环境建设 提高研究生质量被引量:1
- 2014年
- 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重视软环境建设是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管理理念和制度保障。具体包括: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体系建设、重视导师的育人价值、完善管理制度、建立交流平台、加强实践训练以及重视硕士论文的质量等方面。
- 刘茂军刘艳清李筱魁
- 关键词:研究生质量软环境建设
- 纳米复相NdFeB永磁材料研究进展
- 2005年
- 本文介绍了纳米复相NdFeB永磁材料的交换耦合作用、研究进展及制备方法.
- 魏茂彬王志英刘超仲亚娟于万秋刘艳清孙亚娟
- 关键词:机械合金化NDFEB永磁材料交换耦合
- NbSe_2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减摩性能被引量:1
- 2011年
- 将硒粉和铌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压成片状密封于石英管中于850℃焙烧,再粉碎球磨后得到NbSe_2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了NbSe_2纳米颗粒作为添加剂加入到N40润滑油后的摩擦学性能,并与NbSe_2纳米纤维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制备的NbSe_2纳米颗粒直径在150~300 nm之间,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和良好的结晶性;添加纳米颗粒的基础油具有优良的减摩性能,同纳米纤维相比,纳米颗粒的减摩性能更好。
- 李长生张伟刘艳清余运明
- 关键词:纳米纤维减摩性能
- 纳米NbSe_2-铜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出了纳米NbSe2-铜基复合材料,并用UTM-2型微观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复合材料磨痕形貌。结果表明,纳米NbSe2的加入在摩擦表面形成一层完整的纳米Nb-Se2润滑膜,使铜合金基体在各个载荷下的摩擦系数变得较为平稳,且能增强复合材料的承载能力。但由于NbSe2纳米粉末的加入,使基体较软,纳米粒子损失较快,以致磨损量有所增加。
- 李长生郝茂德刘艳清于云
- 关键词:纳米材料摩擦磨损性能摩擦磨损机理
- 复合多铁材料NiFe_2O_4/BaTiO_3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6
- 2013年
- 采用溶胶-凝胶与固相反应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xNiFe2O4/(1-x)BaTiO3(x=0.1,0.2,0.3,0.4,0.5,0.6)系列复合多铁材料.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只含有钙钛矿结构的BaTiO3和尖晶石结构的NiFe2O4,说明共烧过程中两者未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铁电相与铁磁相共存.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结果表明材料内部是异质结构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观测结果进一步说明了NiFe2 O4和BaTiO3共存,并且在两种物质的接触处能够看到清晰的界面.这种由BaTiO3和NiFe2 O4组成的复合材料对外同时表现出铁电性和铁磁性.电滞回线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铁电性,但存在着一定的漏电.介电频谱表明材料的介电常数随着频率的升高而下降,在低频下达到定值,并且铁磁相的含量对材料的介电性有影响.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材料的磁性源于NiFe2O4,并且磁性随着NiFe2O4含量的增加而增强.
- 刘艳清吴钰涵李丹张静张永军杨景海
- 关键词:镍铁氧体铁电性能铁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