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硕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点检测算法
  • 2篇多分辨
  • 2篇多分辨率
  • 2篇树结构
  • 2篇数据挖掘
  • 2篇四叉树
  • 2篇四叉树结构
  • 2篇图像
  • 2篇离群点
  • 2篇离群点检测
  • 2篇离群点检测算...
  • 2篇绘制方法
  • 2篇几何图
  • 2篇几何图像
  • 2篇分辨率
  • 2篇GPU
  • 2篇测算法
  • 1篇映射
  • 1篇相似度
  • 1篇密度估计

机构

  • 4篇燕山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刘硕
  • 2篇郭栋梁
  • 2篇张忠平
  • 2篇聂俊岚
  • 1篇王艳芬
  • 1篇魏永辉
  • 1篇张继凯

传媒

  • 2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计算机集成制...
  • 1篇高技术通讯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映射距离比离群因子的离群点检测算法
2024年
针对基于邻近性的离群点检测方法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过滤正常点,并且在检测全局离群点时难以检测出局部离群点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映射距离比离群因子离群点检测(MDROF)算法。首先,为了减少正常点在检测过程中的时间消耗,给出了差异相似度的概念,通过定义差异相似度剪枝因子过滤掉数据集中的大部分正常点。其次,定义映射k距离,通过映射距离与可达距离的比值刻画数据对象的局部离群程度,通过可达密度刻画数据对象的全局离群程度。最后,结合数据对象相互近邻点的平均排位定义映射距离比离群因子来检测离群点。在人工数据集以及真实数据集上分别对该算法与其他经典的离群点检测算法在精确率、AUC值和离群点发现曲线上进行实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证明MDROF算法在离群点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上明显优于对比算法。
张忠平姚春辰孙光旭刘硕刘硕魏永辉
关键词:数据挖掘离群点检测
GPU加速的多分辨率几何图像快速绘制方法被引量:3
2013年
为实现多分辨率几何图像的高效逼真绘制,将满足饱和性质的层次包围球概念与基于屏幕空间的误差判据思想引入到节点误差测度函数的设计中,提出一种适用于视点相关几何图像的节点误差测度函数.针对传统多分辨率几何图像裂缝消除算法复杂、难以用GPU加速的问题,使用正切函数控制顶点偏移;在GPU上快速消除几何图像四叉树结构的不同分辨率节点绘制时出现的裂缝,实现了节点间网格的快速平滑过渡.实验结果证明,该节点误差测度函数能实现几何图像四叉树节点的精确选择,三维模型特征保持明显;裂缝处理算法易于GPU实现,能获得较高的帧率.
聂俊岚刘硕郭栋梁王艳芬
关键词:几何图像四叉树结构GPU
基于枚举四叉树的多分辨率几何图像绘制方法被引量:4
2013年
为提高多分辨率几何图像的实时绘制效率,将枚举四叉树思想引入到传统四叉树的设计中,提出以单个枚举四叉树节点作为独立渲染单元的方法,极大地减少了绘制函数的调度次数.针对实时绘制时几何图像不同层次边缘易产生裂缝的现象,采用枚举四叉树的结构,在数据预处理阶段构造基础渲染节点时用分段函数消除节点内部的裂缝;实时绘制阶段在GPU上使用反正切函数控制顶点偏移,消除节点间的裂缝.实验结果证明,枚举四叉树结构能充分利用GPU的批量处理能力,有效地提高了绘制效率;裂缝处理算法易于GPU实现,获得了较高的帧率和较好的绘制效果.
聂俊岚张继凯刘硕郭栋梁
关键词:几何图像GPU
基于期望核密度离群因子的离群点检测算法被引量:1
2024年
针对基于密度的离群点检测方法在不同分布的数据集上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期望核密度离群因子的离群点检测算法。首先,引入k近邻和反向k近邻扩展邻域空间(ENS)代替传统的k邻域范围,更加全面地考虑数据对象的邻域信息;其次,在传统核密度估计(KDE)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多元高斯函数,在扩展邻域空间内估计数据对象的密度,同时借鉴自适应核带宽的思想,更好地适应不同数据集的数据分布;然后,给出期望距离的概念,进一步区分局部离群点和位于低密度区域的正常点;最后,定义了期望核密度离群因子刻画数据对象离群程度。在人工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对所提算法进行实验验证,并与部分传统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张忠平孙光旭姚春辰刘硕刘硕
关键词:数据挖掘离群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