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泓 作品数:15 被引量:151 H指数:8 供职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 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发展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循经切按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观察循经切按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应用循经切按综合疗法联合常规针刺康复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针刺康复治疗。评定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Fugl-Meyer量表(FMA)评分,观察两组上肢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治疗4周后,治疗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82.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循经切按综合疗法联合常规针刺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病人的肢体功能,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刘泓 吕晖 周炜关键词:肩手综合征 脑血管病 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及对血小板线粒体功能等影响的研究 王丽平 周炜 边垠 李建媛 刘泓 本研究是在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的临床研究基础上对针刺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针刺可使急性脑梗死患者的TNF和血小板线粒体功能发生变化,可加速炎性吸收或减少炎性反应,促进脑组织的恢复,可使血小板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及复合酶有...关键词:关键词:针刺治疗 急性脑梗死 针刺对小脑卒中患者协调与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小脑卒中患者协调与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小脑卒中表征为共济失调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病联合会共济失调量表(ICARS)、Berg平衡量表(BBS)及Barthel指数(BI)评分改变状况,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I、BB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4周BI、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CAR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4周ICA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血清IL-6、TNF-α.及hs-CRP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4周血清IL-6、TNF-α.及hs-CRP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使小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衡能力及协调能力得到显著改善,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含量。 刘泓关键词:共济失调 BERG平衡量表 BARTHEL指数 针刺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脑缺血损伤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针刺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脑缺血损伤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三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及观察组(10只),模型组和观察组大鼠依据微创开颅法对大脑动脉电凝,以制备急性缺血大鼠模型,观察组在大鼠造模2小时清醒后行针刺治疗,选取水沟穴、百会穴,两个穴位行捻转泻法,频率为120次/分,每次1分钟,每分钟5分钟进行1次,留针30分钟。模型组和正常组大鼠正常喂养,不进行针刺。高效液相检测大鼠缺血脑组织内一磷酸腺苷(AMP)、二磷酸腺苷(ADP)及三磷酸腺苷(ATP)含量,比色法检测脑组织内脑组织内Ca2+-ATP、Na+-K+-ATP酶含量。结果:模型组和观察组大鼠脑组织内AMP含量较正常组升高,ADP、ATP含量较正常组降低,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内Ca2+-ATP、Na+-K+-ATP酶含量较正常组降低,观察组大鼠脑组织内Ca2+-ATP、Na+-K+-ATP酶含量较模型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急性脑缺血大鼠行针刺治疗可明显降低其脑缺血损伤,改善脑组织能量代谢障碍。 刘泓 于晓刚关键词:急性脑缺血 大鼠模型 能量代谢 针刺 电针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药物对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疗效。方法:70例具有吞咽困难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电针结合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对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药物治疗可明显提高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疗效,对于改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吕晖 刘泓 倪敬年关键词:电针 假性球麻痹 吞咽困难 循经切按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循经切按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0例,应用循经切按综合疗法+常规针刺康复治疗,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针刺康复治疗,治疗前、治疗... 刘泓 吕晖 周炜关键词:肩手综合征 脑血管病 中医辨证施护结合艾灸疗法对卒中后抑郁心脾两虚型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结合艾灸疗法对卒中后抑郁心脾两虚型的效果。方法:将54例卒中后抑郁心脾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及艾灸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24HAMD)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SDS评分及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结合艾灸疗法对卒中后抑郁心脾两虚型效果肯定,能有效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抑郁状态得以改善。 邹生燕 刘泓关键词:辨证施护 艾灸疗法 心脾两虚 针灸治疗卒中急性期吞咽困难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体针、头皮针加电针交替应用治疗卒中急性期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卒中急性期吞咽困难的患者随机分配至针刺组和康复训练组。针刺组采用体针加电针、头皮针加电针交替治疗,体针取患侧风池、完骨、翳风、廉泉、金津、玉液;头皮针围刺。对照组由语言治疗师进行康复训练。2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为1个疗程,共2~4个疗程。结果洼田吞咽能力和洼田饮水试验在治疗刚结束时(χ2=4.83,P=0.028;χ2=4.341,P=0.037)和治疗3个月后(χ2=4.877,P=0.027;χ2=4.48,P=0.034)治疗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2组肺部感染率、白蛋白、6个月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依从性均为100%,治疗组未发生针刺不良反应。结论多种针法交替应用治疗卒中急性期吞咽困难比康复训练确有优势,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耐受性。 解越 李志亮 刘泓 王丽平 周炜关键词:吞咽困难 体针 急性脑卒中 三伏贴治疗咳喘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评价穴位贴敷治疗咳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测定144例病人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和肺功能(FEV1、PEF、FEV1%),比较治疗前后评价指标的差异,及其与年龄、性别及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症状评分肺功能均有明显地改善。[结论]三伏贴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并且肺功能指标同样得到改善。 吕晖 刘泓 周炜 倪敬年 张蓓关键词:三伏贴 咳喘病 肺功能 疗效评价 多种针法联合治疗卒中恢复期吞咽困难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体针、头皮针加电针联合应用对卒中恢复期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是否优于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将148例卒中恢复期吞咽困难的患者随机分配至针刺组和康复训练组,每组74例。针刺组取患侧风池、完骨、翳风、廉泉、金津、玉液穴;头皮针围刺;体针、头皮针加电针联合应用,每天针刺1次,每周5次为1个疗程,共2~4个疗程。对照组由语言治疗师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后3~6个月对主要结局同时使用意向性分析和符合方案数据分析两种方法评价,并报告"为了避免1例不良事件发生必须治疗的患者数(num-ber needed to treat,NNT)"、"处理多少病例可以引起1次副作用(number needed to harm,NNH)"及其95%的可信区间。治疗结束时评价次要结局。结果治疗结束时和治疗后3个月针刺组洼田吞咽功能痊愈率、洼田饮水试验痊愈率优于康复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肺部感染率和病死率、治疗后6个月病死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依从性均为100%,针刺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针刺对卒中恢复期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优于常规康复训练,且安全、耐受性好。 解越 刘泓 周炜 王丽平 郑燕鸿 张树源 李志亮关键词:针刺 吞咽困难 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