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波
- 作品数:65 被引量:24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SPATS2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促进喉鳞状细胞癌进展的机制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丝氨酸精子发生相关蛋白2(spermatogenesis associated serine rich 2,SPATS2)影响喉鳞状细胞癌(larynxsquamouscellcarcinoma,LSCC)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发生的分子机制,从而为寻找LSCC筛查、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LSCC临床及RNA-seq数据并进行整理,从中提取SPATS2的mRNA表达数据,并用R 4.3.1进行分析作图;用R4.3.1进行单基因差异分析后所得基因集进行基因本体分析(gene ontology,GO)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用CCK8、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Western blot验证敲减或过表达SPATS2后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用qRT-PCR检测目的基因mRNA水平变化,并用ImageJ、GraphPad Prism8和IBM SPSS Statistics 25对结果进行定量与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生信分析发现,LSCC组织中SPATS2的mRNA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且高水平SPATS2不利于患者生存(P=0.021)。过表达或敲减SPATS2后,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及波形蛋白(Vimentin)、N-钙黏蛋白(N-Cadherin)、NOTCH1、cleaved-NOTCH1的表达水平、NOTCH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的mRNA水平均随之升高或降低。在过表达SPATS2的同时抑制NOTCH信号通路可以逆转由单独过表达SPATS2导致的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增强和EMT水平升高的结果。结论:SPATS2能够通过影响NOTCH信号通路影响LSCC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EMT等恶性表型,进而影响LSCC进展。
- 张晓然潘夏至鲁钺皓刘段莎丽郑世康王程刘明波
- 关键词:喉鳞状细胞癌NOTCH信号通路增殖上皮间质转化
- 头颈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分析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总结头颈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2年27例头颈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15例;年龄8—77岁,中位年龄43岁。27例患者发病部位颈部5例,鼻腔及鼻窦6例,耳及颞部4例,喉部3例,腮腺2例,下咽2例,上颌骨1例,下颌骨1例,面部咬肌1例,扁桃体1例,鼻咽部1例。治疗方法包括:放射治疗1例,单纯手术治疗22例,手术并术后辅助放疗3例,术前同步放化疗并手术肿物切除1例。结果本组患者随访4~8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6例失访;1例发生恶性转化,16例预后良好,4例复发,其中2例带瘤生存,2例死亡。结论头颈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具有恶性倾向的间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复发率和致死率。手术彻底切除仍为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放疗和化疗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 刘艳丽刘良发黄德亮王嘉陵武文明刘明波赵建东赵坡安云霞
-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
- 海南省公益资助项目人工耳蜗植入129例病因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回顾性总结两年间海南省公益资助项目的人工耳蜗植入病例,分析耳聋原因构成、内耳畸形分类及手术所见。方法:经筛查符合残联人工耳蜗植入的所有患者,均详细询问病史、专科检查、听力学检查、颞骨CT、头颅MRI及内听道水成像,常规方法人工耳蜗植入,比较影像学及术中所见,总结耳聋原因构成。结果行人工耳蜗植入的129例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小于2岁20例(15.50%),小于6岁68例(52.71%),小于12岁91例(70.54%),小于18岁111例(86.04%),平均年龄为:4.9岁,中位年龄:4.6岁,12例(9.3%)为语后聋,其余117例(90.7%)均为语前聋。中耳、内耳结构均正常者104例;内耳畸形17例,其中包括有1例耳蜗分隔不全Ⅰ型(IP-Ⅰ),13例耳蜗分隔不全Ⅱ型(IP-Ⅱ),1例耳蜗分隔不全Ⅲ型(IP-Ⅲ),1例共同腔畸形,1例前庭发育不全;另有3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3例耳蜗底转骨化;1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术后伴耳蜗底转纤维化;1例鼻咽癌放化疗后。术耳听性脑干反应(ABR)33例有反应,96例未引出反应;术耳听觉稳态诱发电位(ASSR)中87例有反应,7例无反应,35例未做该检查;术耳声导抗测试226 Hz鼓室曲线A型57例,As型59例,Ad型2例,B型5例,C型6例。所有病例均顺利植入电极,神经反应摇测值(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NRT)反应良好。术后7例患者因耳蜗故障行同侧二次手术,无面瘫等并发症。结论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多数内耳结构正常,少数伴有内耳畸形,对于内耳畸形患者,严格的术前评估,精准的术中植入,精心的术后处理,是保证人工耳蜗植入成功的关键。
- 李新建张山山韩明昱刘军侯朝晖刘明波韩维举
- 关键词:感音神经性聋人工耳蜗内耳畸形
- 高危患者的甲状腺手术
- 刘明波王嘉陵武文明刘良发赵建东杨仕明
- 循证医学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4年
- 循证医学是一种崭新的医学模式,是当代临床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模式把医师的临床专业技能与已获取的研究成果密切结合,以病人为核心查找相关临床证据,认真评估分析,将最完善的证据应用于临床。临床实习是培养优秀医师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立足实践,总结了循证医学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国家重点学科耳科学的教学中,就其在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思考动手能力及医患沟通等方面进行探讨,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技能、使他们熟练掌握疾病的诊治原则并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为实习医师以后独立工作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 刘明波朱玉华王秋菊杨仕明
- 关键词:循证医学临床教学耳鼻咽喉
- 颈动脉体瘤36例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 总结颈动脉体瘤患者手术经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对2004年6月至2012年6月的36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13例,女23例;年龄9~61岁,中位数42岁;肿瘤所在位置为右侧14例,左侧19例,双侧3例(其中2例为兄妹);经颈部B超、CT、MRI和DSA检查,手术的基本术式是颌下、颈侧及胸锁乳突肌上段前缘切口.结果 36例(38侧,1例双侧病变者左侧未行手术)中29侧颈动脉体瘤完全切除,其中6侧肿瘤质地坚硬并包裹颈内动脉者在宫藤夹夹闭颈总动脉后行肿瘤和颈动脉切除;9侧质地坚硬肿瘤残留.术中出血80 ml以内17侧,100~550ml 18侧,800 ml、1000 ml和1500 ml各1侧;15侧血管栓塞中位出血量200 ml,23侧血管未栓塞中位出血量60 ml.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共10例(26.3%),含8例术前神经损伤术后神经麻痹无改善或加重者,新增术后神经损伤2例.1例恶性颈动脉体瘤术后2年随访时仍带瘤生存,其余病例经10个月至6年随访除9例失访者外均存活,肿瘤未增大.结论 颈动脉体瘤首选手术切除,其质地较软者一般可完整分离切除肿瘤、保留颈内动脉,而质地坚硬且包裹颈内动脉手术时血管破裂可能性极大,术前应行DSA,确认脑血管交通支存在时,结扎颈外动脉后,置宫藤夹逐渐夹闭颈总动脉,待建立良好代偿后行肿瘤及颈动脉切除,可避免颅内并发症.
- 黄德亮马玥莹刘良发赵辉王嘉陵武文明刘明波赵建东
-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耳鼻喉外科手术
- 喉癌术后生存质量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比较各种因素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303例喉癌患者,采用中文版(EORTC)QLQ-C30(V3.0)及QLQ-H&N35生存质量问卷进行评估,比较各因素与喉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关系。结果:303例患者中目前仍保留气管造瘘者78例(其中全喉切除59例,部分喉切除19例);4例仍带鼻饲管。女性患者在躯体功能、总健康状况等方面不如男性(P<0.05)。高龄患者较低龄患者躯体功能及语言能力差(P<0.05)。声门型患者总健康状况最好,而吞咽问题方面声门上型最差。临床晚期(Ⅲ、Ⅳ期)患者在多个领域得分不如临床早期(Ⅰ、Ⅱ期)患者,Ⅲ期患者比Ⅳ期患者吞咽问题更明显。微创手术及喉裂开声带切除术比部分及全喉切除者生存质量好。部分喉切除者在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总健康状况、感觉、语言、咳嗽、病态感、进食管等领域比全喉切除者好,但在疲倦、疼痛、气促、吞咽、口干、唾液黏稠领域不如后者;而水平部分喉切除者吞咽问题明显。术式是影响语言功能的独立因素。手术同期行颈廓清者比未做颈廓清者有更多的不适症状。有气管造瘘者在生存质量的多个领域明显差于无气管造瘘者,且是语言功能和总健康状况领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各临床特征影响不同的生存质量领域。术式是影响语言功能的独立因素。是否有气管造瘘是影响总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 马玥莹刘良发黄德亮王嘉陵武文明刘明波赵建东
- 关键词:喉肿瘤EORTC
- 海南省人工耳蜗植入捐赠项目术前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总结海南省人工耳蜗捐赠项目所有患者的初次筛查和术前筛查结果,分析术前筛查未通过的原因,探讨提高术前筛查通过率、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海南省聋儿康复指导中心申请人工耳蜗植入患者为的术前筛查资料包括听力学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畸变耳声发射(DPOAE)、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稳态听觉诱发电位(ASSR))、影像学检查(颞骨CT、颅脑MRI、内听道水成像)、精神智力评估、家庭经济与康复条件评估等。结果总计完成初次筛查467例,初次筛查通过293例,未通过者174例;初次筛查通过者进行术前筛查;术前筛查通过255例,未通过38例(耳蜗畸形6例,内听道狭窄3例,颞叶脑白质病3例,无言语语言基础的超龄语前聋15例,本人无手术意愿6例,无康复条件5例)。结论本组患者初次筛查通过率62.7%,术前筛查通过率为87%。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充分的筛查,对于明确耳蜗植入适应证、禁忌症、预防手术并发症及初步了解康复效果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提高捐赠人工耳蜗的利用率。
- 张山山李万鑫刘军刘明波金伟吴勇杨白菊赵辉戴朴
-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
- 前哨淋巴结检测13例头颈鳞癌应用分析
- 2009年
- [目的]评价头颈鳞癌中前哨淋巴结(SLN)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2年收治的13例头颈鳞癌患者(10例cN0,3例cN1)接受前哨淋巴结检测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cN0头颈鳞癌患者全部探测出SLN,3例cN1患者中2例淋巴结阳性。全部患者随访26~68个月,1例死于第二原发癌肺癌,2例死于局部复发。[结论]头颈鳞癌颈部cN0的前哨淋巴结检测对发现隐性转移灶是可行的。
- 刘明波徐志坚祁永发徐震纲赵素萍
-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鳞状细胞癌前哨淋巴结预后
- 22例颈动脉体瘤手术治疗
- 目的: 为了对颈动脉体瘤进行适当的围手术期准备,以便确定其范围和局部结构(特别是颈内动脉)受累状况、制定正确手术方法,以减少手术并发症,保证患者生活质量。 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11年3月7年住院手术的22...
- 黄德亮马月莹刘良发赵辉武文明王嘉陵刘明波
-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手术治疗生活质量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