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文欣

作品数:24 被引量:41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玉米
  • 5篇性状
  • 5篇棉花
  • 5篇耐旱
  • 5篇耐旱性
  • 4篇棉花品种
  • 4篇建国以来
  • 3篇单倍体
  • 3篇自交
  • 3篇自交系
  • 3篇抗旱
  • 3篇倍体
  • 2篇幼苗
  • 2篇幼苗生长
  • 2篇幼苗生长势
  • 2篇玉米单倍体
  • 2篇玉米自交系
  • 2篇育种
  • 2篇杂交
  • 2篇杂交种

机构

  • 23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新疆农业科学...
  • 4篇新疆畜牧科学...
  • 3篇全国农业技术...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国家玉米改良...
  • 1篇博罗县农业技...
  • 1篇霍恩海姆大学
  • 1篇海南正业中农...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九圣禾种业股...

作者

  • 23篇刘文欣
  • 8篇陈绍江
  • 5篇孔繁玲
  • 4篇梁晓玲
  • 4篇杨杰
  • 4篇韩登旭
  • 4篇李铭东
  • 4篇雷志刚
  • 4篇王业建
  • 4篇郗浩江
  • 3篇李明顺
  • 3篇张群远
  • 3篇李国梁
  • 2篇李萍
  • 2篇李自超
  • 2篇杨普云
  • 2篇郝转芳
  • 2篇刘晨旭
  • 2篇华金平
  • 2篇赵笃乐

传媒

  • 5篇玉米科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Journa...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大麦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引进美国玉米自交系在我国的耐旱适应性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对210份引进美国解密玉米自交系在正常灌溉和干旱胁迫两种水分处理下进行耐旱适应性分析。通过对美国自交系和国内主要自交系耐旱相关农艺性状调查发现,在两种水分处理下,美国自交系产量略高于国内自交系,其中,行粒数是造成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从育种角度来看,虽然美国自交系株高高于国内自交系,但其穗位高明显低于国内自交系,有利于培育品种的抗倒性。利用耐旱选择系数对自交系耐旱性进行评价,从美国自交系选出LH149、PHBA6、S8326等26份极强耐旱性自交系,耐旱性超过国内自交系豫12和齐319等。
梁晓玲梁晓玲王楠王业建李铭东杨杰阿布来提雷志刚韩登旭郗浩江陈绍江刘文欣李明顺
关键词:玉米耐旱性
PEG胁迫下水、陆稻幼苗生长势比较研究
李自超刘文欣赵笃乐
选用2个陆稻品种作为抗旱类型,2个水稻品种作为敏旱类型,以PEG作为水分胁迫剂,通过对幼芽、幼根和幼苗等不同时期或状态的PEG胁迫比较水、陆稻的生长势。研究结果表明:水、陆稻幼芽粗度、幼根粗度差异相对较小;陆稻幼芽长度、...
关键词:
关键词:水稻陆稻PEG胁迫抗旱性
氨基寡糖素在豇豆上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0
2013年
在豇豆田施用氨基寡糖素,并设置对照药剂处理,调查与比较后发现,在豇豆生长初期使用氨基寡糖素能够促进豇豆生长,提早花期,对豇豆病害有较好的防效。单独使用氨基寡糖素可以达到甚至优于常规药剂的防病效果。单独使用氨基寡糖素处理的豇豆鲜重显著高于常规药剂处理。在发病严重的情况下,氨基寡糖素配合少量(次)化学药剂使用,防病、增产效果更好。
李萍张善学李国梁练惠通张再仁刘文欣杨普云
关键词:氨基寡糖素豇豆防病效果
建国以来我国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 Ⅰ.产量及产量组分性状的改良被引量:35
2003年
本文是我国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品种遗传改良研究的系列报道之一 ,目的在于探讨建国以来我国长江棉区棉花品种在产量和产量组分性状 (株铃数、铃重和衣分 )上遗传改良的成效。对不同历史时期 11个代表性品种两年 7点的试验资料和 30多年区域试验历史资料的研究表明 ,建国以来 ,我国长江棉区棉花品种的产量性状改良成效显著 ,品种的产量以每年 5 .73~ 8.16 kg/hm2 的速度增长 ,平均约为 6 .5 0 kg/hm2 ·年。品种的狭义遗传改良贡献率约为 36 .9%(4 .2 %~ 5 2 .1%) ,广义遗传改良贡献率约为 6 2 .0 %。目前品种的增产效应中 ,45 .0 %归因于基因型的改良 ,2 0 .4%归因于基因型和环境的互作。建国以来各时期代表品种的增产途径大致可分为以基因型效应为主、以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为主、和兼有基因型效应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三种类型。近期育成的品种与早期品种相比 ,皮棉产量提高 2 4.3%(2 5 4.8kg/hm2 ) ,株铃数提高 3.49个 /株 ,衣分提高 2 .80 %,铃重变化不明显。现代品种产量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株铃数和衣分的提高来实现的 ;在不同时期 ,铃数、铃重、衣分对产量的贡献不同。这种变化反映出该棉区育种策略和选择重点的变化。大铃和高衣分品种的筛选是目前该棉区产量育种的有效途径。最后 。
张德贵孔繁玲张群远刘文欣杨付新许乃银廖琴邹奎
关键词:长江流域棉区棉花
玉米茎秆相关性状多效性QTL检测及相应R程序包编制
2016年
利用回归分析、似然比检验、排列检验、参数自助检验和交叉验证等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了多系杂交群体多性状QTL定位模型,并编制了配套的R语言程序包,该套模型和R程序包同样适用于两系杂交群体QTL检测和多效性QTL分析。基于本研究的模型和R程序包,以玉米自交系B73和高油突变体Ce03005为亲本产生的216个RIL群体为研究材料,对玉米茎秆相关性状进行多效性QTL检测分析,结果表明:Bin5.03区域内调控最大折断力矩MF和节间直径d的QTL,Bin6.01区域内调控单位体积中性洗涤纤维NDF和节间含水量Wwc的QTL,Bin8.03区域内影响节间干重WD和MF的QTL均为多效性QTL;在5号染色体上,调控d和NDF的QTL与调控MF和NDF的QTL均为连锁的QTL。本研究不仅为玉米茎秆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参考,也为其他作物遗传育种研究过程中多效性QTL检测提供了软件分析平台。
李俊辉胡海晓孟玉杰程鲲李国梁刘文欣陈绍江
关键词:玉米茎秆多性状
玉米单倍体诱导系间杂交种评价及其杂种优势分析及其杂交组合选育被引量:5
2014年
利用2个诱导系与25个单倍体诱导率呈现梯度变化的材料,采用NCII设计,组配了50个杂交组合,并对其诱导率及农艺性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诱导性状的杂种优势不显著,F1代诱导率呈现出接近中亲值或略低于中亲值的特点,但F1的农艺性状较双亲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在株高、雄穗长度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经筛选评价,2个杂交组合诱导率稳定在8.5%以上,可在今后的育种中加以利用。
徐小炜董昕黎亮刘晨旭张艳刘文欣陈绍江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杂交种杂种优势
建国以来我国棉花品种遗传基础的共祖度分析
构建了一个包含陆地棉、海岛棉和中棉等多个棉种,共计1636份品种(系)的系谱关系数据库,并首次采用共祖度对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棉花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和品种资源的利用情况作了分析探讨。通过平均共祖度来分析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
刘文欣孔繁玲张群远
关键词:棉花
文献传递
我国47份主要玉米自交系耐旱性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利用耐旱系数法对我国47份主要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产量与耐旱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对自交系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穗粗、行粒数、轴径与单株子粒产量耐旱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雄穗长、穗行数、百粒重与单株子粒产量耐旱系数呈显著正相关;ASI与单株产量耐旱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各性状耐旱性对单株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穗粗〉行粒数〉轴径〉株高〉雄穗长〉穗行数〉百粒重〉穗位高〉穗长〉ASI。按照综合耐旱系数将自交系耐旱性分为3个级别,耐旱性较强自交系有混517、郑58、掖52106、英64、38-11等19份,占40.4%;耐旱性中等自交系有525、C103、Mo17Ht、黄早四、昌7-2等18份,占38.3%;耐旱性较弱自交系有吉853、综31、L317、Os420、WF9等10份,占21.3%。
王业建郗浩江李铭东梁晓玲韩登旭韩登旭杨杰阿布来提雷志刚郝转芳李明顺刘文欣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耐旱性相关系数通径分析
PEG胁迫下水、陆稻幼苗生长势比较研究被引量:70
2001年
选用 2个陆稻品种作为抗旱类型 ,2个水稻品种作为敏旱类型 ,以 PEG作为水分胁迫剂 ,通过对幼芽、幼根和幼苗等不同时期或状态的 PEG胁迫比较水、陆稻的生长势。研究结果表明 :水、陆稻幼芽粗度、幼根粗度差异相对较小 ;陆稻幼芽长度、幼根长度、发芽率及 3周后苗高等明显比水稻表现有较强的生长势 ,因此可用这些性状与抗旱品种的相对生长势鉴定水、陆稻的抗旱性 ,未浸种处理的种子可用 15%的 PEG溶液胁迫 ,浸种处理过的种子可用 2 0 %的 PEG溶液胁迫。低浓度的 PEG溶液 ( <15% )胁迫抗旱类型与敏旱类型差异不明显 ,高浓度的 PEG溶液 ( >2 0 % )胁迫对所有试验材料损伤严重 ,达不到鉴定抗旱类型与敏旱类型的目的。因此 ,可以在 15% (未浸种 )或 2 0 % (浸种 )浓度的 PEG处理下 ,以抗旱的陆稻品种作对照比较幼芽长度、幼根长度、发芽率及幼苗高度等性状的相对值 ( XU/ XP,% ,称胁迫系数 )来判别供试品种的抗旱性。以达到简单。
李自超刘文欣赵笃乐
关键词:水稻陆稻PEG胁迫抗旱性聚乙二醇幼苗生长势
玉米株高qPH10的QTL定位及候选基因预测被引量:1
2020年
利用掖478为轮回亲本、齐319为供体亲本构建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L137为父本,与掖478杂交构建近等基因系F2分离群体,根据齐319、掖478重测序数据开发在双亲中具有多态性的Indel分子标记,在两个环境中对控制玉米株高的10号染色体QTL进行定位。结果表明,2017年的株高表型将QTL定位到标记mk8-bnlg1655之间,位于83.86~85.34 Mb(B73 RefGen_v3)的1.5 Mb区间,表型贡献率为7.57%;2018年株高表型将株高QTL定位到标记mk5-bnlg1655之间,位于82.76~85.34 Mb的2.5 Mb区间,表型贡献率为5.75%。同时检测发现,该QTL主要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较小。通过对所定位的QTL重合区间内的基因进行功能注释,预测可能控制株高的候选基因,为后续精细定位第10号染色体株高QTL以及探索候选基因功能机制提供研究基础。
卢晓环周志强李海灵李冬冬刘文欣李明顺
关键词:玉米染色体片段代换系株高数量性状位点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