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文欣

作品数:28 被引量:43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玉米
  • 6篇育种
  • 6篇耐旱
  • 6篇耐旱性
  • 5篇性状
  • 5篇棉花
  • 4篇棉花品种
  • 4篇基因
  • 4篇建国以来
  • 4篇分子标记
  • 3篇单倍体
  • 3篇引物
  • 3篇自交
  • 3篇自交系
  • 3篇抗旱
  • 3篇基因组
  • 3篇辅助育种
  • 3篇倍体
  • 2篇遗传育种
  • 2篇幼苗

机构

  • 27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新疆农业科学...
  • 4篇新疆畜牧科学...
  • 3篇全国农业技术...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国家玉米改良...
  • 1篇博罗县农业技...
  • 1篇霍恩海姆大学
  • 1篇海南正业中农...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九圣禾种业股...

作者

  • 27篇刘文欣
  • 12篇陈绍江
  • 5篇孔繁玲
  • 5篇刘晨旭
  • 4篇梁晓玲
  • 4篇杨杰
  • 4篇韩登旭
  • 4篇李铭东
  • 4篇雷志刚
  • 4篇王业建
  • 4篇郗浩江
  • 3篇杜燕
  • 3篇李明顺
  • 3篇张群远
  • 3篇李国梁
  • 2篇李萍
  • 2篇李自超
  • 2篇杨普云
  • 2篇郝转芳
  • 2篇华金平

传媒

  • 5篇玉米科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Journa...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大麦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3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引进美国玉米自交系在我国的耐旱适应性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对210份引进美国解密玉米自交系在正常灌溉和干旱胁迫两种水分处理下进行耐旱适应性分析。通过对美国自交系和国内主要自交系耐旱相关农艺性状调查发现,在两种水分处理下,美国自交系产量略高于国内自交系,其中,行粒数是造成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从育种角度来看,虽然美国自交系株高高于国内自交系,但其穗位高明显低于国内自交系,有利于培育品种的抗倒性。利用耐旱选择系数对自交系耐旱性进行评价,从美国自交系选出LH149、PHBA6、S8326等26份极强耐旱性自交系,耐旱性超过国内自交系豫12和齐319等。
梁晓玲梁晓玲王楠王业建李铭东杨杰阿布来提雷志刚韩登旭郗浩江陈绍江刘文欣李明顺
关键词:玉米耐旱性
PEG胁迫下水、陆稻幼苗生长势比较研究
李自超刘文欣赵笃乐
选用2个陆稻品种作为抗旱类型,2个水稻品种作为敏旱类型,以PEG作为水分胁迫剂,通过对幼芽、幼根和幼苗等不同时期或状态的PEG胁迫比较水、陆稻的生长势。研究结果表明:水、陆稻幼芽粗度、幼根粗度差异相对较小;陆稻幼芽长度、...
关键词:
关键词:水稻陆稻PEG胁迫抗旱性
与玉米低磷条件下穗长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与玉米低磷条件下穗长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属于分子遗传标记技术领域。SNP分子标记包括位于玉米Zm‑B73‑REFERENCE‑NAM‑5.0参考基因组5号染色体上的SNP‑209022198和SNP...
刘文欣路莹李荣兰王悦力杜燕刘晨旭陈绍江
玉米多分离群体的QTL定位方法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本研究以4个普通玉米自交系(dent inbred line)为亲本按双列杂交(diallel cross)设计创建6个F1世代,并连续自交得到6个有亲缘关系的F3分离群体,共计788个个...
刘文欣
关键词:玉米
文献传递
氨基寡糖素在豇豆上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1
2013年
在豇豆田施用氨基寡糖素,并设置对照药剂处理,调查与比较后发现,在豇豆生长初期使用氨基寡糖素能够促进豇豆生长,提早花期,对豇豆病害有较好的防效。单独使用氨基寡糖素可以达到甚至优于常规药剂的防病效果。单独使用氨基寡糖素处理的豇豆鲜重显著高于常规药剂处理。在发病严重的情况下,氨基寡糖素配合少量(次)化学药剂使用,防病、增产效果更好。
李萍张善学李国梁练惠通张再仁刘文欣杨普云
关键词:氨基寡糖素豇豆防病效果
建国以来我国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 Ⅰ.产量及产量组分性状的改良被引量:36
2003年
本文是我国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品种遗传改良研究的系列报道之一 ,目的在于探讨建国以来我国长江棉区棉花品种在产量和产量组分性状 (株铃数、铃重和衣分 )上遗传改良的成效。对不同历史时期 11个代表性品种两年 7点的试验资料和 30多年区域试验历史资料的研究表明 ,建国以来 ,我国长江棉区棉花品种的产量性状改良成效显著 ,品种的产量以每年 5 .73~ 8.16 kg/hm2 的速度增长 ,平均约为 6 .5 0 kg/hm2 ·年。品种的狭义遗传改良贡献率约为 36 .9%(4 .2 %~ 5 2 .1%) ,广义遗传改良贡献率约为 6 2 .0 %。目前品种的增产效应中 ,45 .0 %归因于基因型的改良 ,2 0 .4%归因于基因型和环境的互作。建国以来各时期代表品种的增产途径大致可分为以基因型效应为主、以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为主、和兼有基因型效应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三种类型。近期育成的品种与早期品种相比 ,皮棉产量提高 2 4.3%(2 5 4.8kg/hm2 ) ,株铃数提高 3.49个 /株 ,衣分提高 2 .80 %,铃重变化不明显。现代品种产量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株铃数和衣分的提高来实现的 ;在不同时期 ,铃数、铃重、衣分对产量的贡献不同。这种变化反映出该棉区育种策略和选择重点的变化。大铃和高衣分品种的筛选是目前该棉区产量育种的有效途径。最后 。
张德贵孔繁玲张群远刘文欣杨付新许乃银廖琴邹奎
关键词:长江流域棉区棉花
干旱条件下与玉米穗位高性状相关的KAS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干旱条件下与玉米穗位高性状相关的KAS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属于分子遗传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了一个与干旱条件下穗位高性状相关的具有多态性的SNP标记位点,所述SNP标记位点参考玉米B...
刘文欣李荣兰路莹李乐贾年华刘晨旭陈绍江
玉米茎秆相关性状多效性QTL检测及相应R程序包编制
2016年
利用回归分析、似然比检验、排列检验、参数自助检验和交叉验证等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了多系杂交群体多性状QTL定位模型,并编制了配套的R语言程序包,该套模型和R程序包同样适用于两系杂交群体QTL检测和多效性QTL分析。基于本研究的模型和R程序包,以玉米自交系B73和高油突变体Ce03005为亲本产生的216个RIL群体为研究材料,对玉米茎秆相关性状进行多效性QTL检测分析,结果表明:Bin5.03区域内调控最大折断力矩MF和节间直径d的QTL,Bin6.01区域内调控单位体积中性洗涤纤维NDF和节间含水量Wwc的QTL,Bin8.03区域内影响节间干重WD和MF的QTL均为多效性QTL;在5号染色体上,调控d和NDF的QTL与调控MF和NDF的QTL均为连锁的QTL。本研究不仅为玉米茎秆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参考,也为其他作物遗传育种研究过程中多效性QTL检测提供了软件分析平台。
李俊辉胡海晓孟玉杰程鲲李国梁刘文欣陈绍江
关键词:玉米茎秆多性状
干旱条件下与玉米穗长性状相关的KAS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旱条件下与玉米穗长性状相关的KAS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属于分子遗传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了一个与干旱条件下穗长性状相关的具有多态性的SNP标记位点,所述SNP标记位点参考玉米B73 ...
刘文欣李荣兰路莹贾年华李乐陈绍江刘晨旭
玉米耐旱性相关的SNP分子标记位点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与玉米耐旱性相关的SNP分子标记位点及其应用,属于作物遗传育种领域。通过运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获得了与玉米耐旱性显著相关的SNP分子标记位点,该SNP分子标记位点位于玉米参考基因组B73 RefGe...
刘文欣李荣兰王悦力杜燕路莹陈绍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