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念 作品数:11 被引量:57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饲粮营养水平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和性成熟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6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营养水平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和性成熟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432只1日龄商品代北京油鸡随机分配到高、中和低3种营养水平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鸡,自由采食、饮水。饲粮按中速黄羽肉鸡的饲养标准分为3个阶段(1-5周、6-9周和10-13周),每个阶段在保持蛋白质与能量比值不变的情况下分别设置高、中和低3种营养水平。结果表明,1-5周,低营养水平组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极显著低于中、高营养水平组(P〈0.01);中营养水平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低营养水平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低营养水平组(P〈0.05)。饲粮营养水平对肉品质未表现出显著影响(P〉0.05)。高营养水平组母鸡鸡冠重和鸡冠长度极显著高于中、低营养水平组(P〈0.01),鸡冠高度显著高于中、低营养水平组(P〈0.05),高营养水平组有促进卵巢重的趋势(P=0.08)。饲粮营养水平对公鸡性成熟指标未表现出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对于中速型黄羽肉鸡,中营养水平的饲粮能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高营养水平的饲粮能促进母鸡性成熟。 马淑梅 华登科 郭艳丽 孙研研 李冬立 刘念 李云雷 薛夫光 白皓 陈超 李复煌 陈继兰关键词:北京油鸡 营养水平 肉品质 性成熟 肉鸡光照研究报道(三):光照节律和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中速黄羽肉鸡综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12年 为全面、科学地研究光照制度对鸡的生产性能、生理机能、行为学及基因表达及调控的影响,课题组在北京百年栗园农业生态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于2012年第一季度完成了光照试验鸡舍的建造。试验鸡舍设计为全密闭式,网上平养,自动控温(热风炉、水帘)、自动饮水、自动清粪、自动光照(时间和强度)。 唐诗 李冬立 贾亚雄 刘冉冉 郑麦青 秦宁 白皓 朱静 毕瑜林 刘念 华登科 陈余 赵桂苹 文杰 陈继兰关键词:光照制度 黄羽肉鸡 能量蛋白水平 日粮 节律 鸡舍设计 光照强度对北京油鸡激素分泌、生产性能及胴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4年 本试验采用LED(Light-emitting diodes)灯作为人工光源,研究4种光照强度下黄羽肉鸡的激素分泌、生产性能和胴体性能的差异,以确定不影响肉鸡性能的最低光照强度。试验选取1 728只1日龄北京油鸡,平均分配到4个处理中,每个处理12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鸡(公母各半,15只·m-2)。第1周的光照强度为20lx,从第2周开始将4个处理的光照强度分别设置为1、10、30和50lx。在第5、9和13周龄末,以每个重复为单位,统计耗料量和体增重。计算1~5周、6~9周、10~13周以及1~13周耗料量、体增重和料重比。结果表明,1~13周的体增重和料重比,各组间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1lx组的耗料量显著高于30和50lx组(P<0.05)。饲养至13周龄时采集血样,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中生长激素和褪黑激素含量,并抽样进行屠宰。结果发现,2种激素的含量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趋势相同,50lx组的激素分泌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光照强度对屠宰率、腿肌率、胸肌率、腹脂率以及眼球指标(重量、横径和前后径)都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合前期结果,当光照强度在5~30lx范围变化时,黄羽肉鸡的生产性能、胴体性能以及生长相关激素的分泌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因此建议在生产实践中采用5~30lx光照强度,选择较低强度既可保持黄羽肉鸡的生产性能且可以节能。 华登科 李冬立 孙研研 唐诗 白皓 刘念 刘冉冉 郑麦青 赵桂苹 文杰 陈国宏 陈继兰关键词:光照强度 北京油鸡 胴体性能 褪黑激素 利用iTRAQ蛋白质组技术筛选与鸡喙畸形相关的候选蛋白 2015年 [目的]中国地方鸡种如北京油鸡、清远麻鸡存在喙畸形现象,表现为上下喙咬合不全,呈交叉状。严重影响鸡饮水和采食,从而影响个体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发挥,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喙畸形个体的系谱记录,发现喙畸形的形成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蛋白是行使各种生物学功能的最终形式之一,喙畸形个体的发生可能是由于核心蛋白或者相关调控蛋白代谢异常造成的。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 TRAQ)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鸡畸形喙与正常喙中差异表达的蛋白,作为喙畸形相关的重要候选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北京油鸡喙畸形的遗传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挑选3只120日龄喙畸形的公鸡作为试验组,编号为W1、W2、W3,同时,挑选与试验组个体为同胞关系(全同胞或半同胞)的喙正常公鸡作为对照组,编号为Z1、Z2、Z3。将喙畸形与其同胞正常个体作为一个比对组,i TRAQ试验具体包含3个比对组,即W1 vs Z1,W2 vs Z2,W3 vs Z3。屠宰个体后,剔除喙组织周围肌肉和筋膜,分离得到喙上颌骨和下颌骨,提取总蛋白样品,应用6个i TRAQ标签标记各蛋白样品,经过色谱层析预分离,联合液相串联质谱分析,采用Mascot 2.3.02软件对蛋白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试验组(W)与其同胞对照组(Z)样本比较(W1 vs Z1,W2 vs Z2,W3 vs Z3),选择肽段数≥2,表达差异值>1.2(上调)或<0.83(下调),且P<0.05的蛋白作为差异表达蛋白。[结果]利用i TRAQ技术一共在喙组织中鉴定到3 372个蛋白,鉴定到的特异性肽段有12 769个。其中原鸡蛋白1 869个,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10—100 k D之间。3个比对组共鉴定出159个表达量有显著差异的蛋白质,其中包含70个表达上调的蛋白,89个表达下调的蛋白。统计各比对组蛋白表达差异值发现,表达量差异较大的上调蛋白质有LPL、MLC- 刘念 孙研研 白皓 华登科 薛夫光 刘冉冉 李冬立 文杰 陈继兰关键词:北京油鸡 ITRAQ 差异表达蛋白 不同光照节律和营养水平对鸡肉品质的影响 1引言国外对肉鸡的光照研究集中在标准肉鸡(快大型白羽肉鸡),生产中过去多采用23小时光照或间歇光照,近些年来则以先减后增的变程光照为主,光照强度则以一周后5lx为主。本研究将探讨饲粮营养水平和光照程序对肉品质的影响,为黄... 刘念 唐诗 贾亚雄 李冬立 秦宁 白皓 刘冉冉 华登科 朱静 毕瑜林 郑麦青 陈余 赵桂苹 文杰 陈继兰关键词:营养水平 肉鸡 肉品质 文献传递 不同光照节律和营养水平对鸡肉品质的影响 本研究将探讨饲粮营养水平和光照程序对肉品质的影响,为黄羽肉鸡的精细饲养提供理论依据.不同光照节律与营养水平对各个指标的影响没有交互作用(P>0.05)。光照节律和营养水平对滴水损失率和pH值没有影响(P>0.05),与其... 刘念 毕瑜林 郑麦青 陈余 赵桂苹 文杰 陈继兰 唐诗 贾亚雄 李冬立 秦宁 白皓 刘冉冉 华登科 朱静关键词:营养水平 肉鸡 肉品质 光照强度对北京油鸡生长激素和褪黑激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014年 研究光照强度对北京油鸡各阶段生长激素和褪黑激素含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北京油鸡1 200只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到四个组中,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第1周光照强度为20 lx,第2~13周分别进行1、5、10和50 lx 4种光照强度处理.分别在第4、8和12周时,每个重复中随机选择2只鸡,采集血样,测定血清中生长激素和褪黑激素的含量.结果显示,第4和8周时,5和10lx组生长激素水平极显著高于1和50 lx组(P<0.01);第12周各组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1 lx下褪黑激素含量最高,且8周时极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1).因此在5~10 lx光照强度下北京油鸡血清中生长激素和褪黑激素的含量最高,可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 华登科 贺海军 贾亚雄 李冬立 唐诗 白皓 刘念 秦宁 孙研研 陈余 陈继兰关键词:光照强度 北京油鸡 生长激素 褪黑激素 光照程序和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黄羽肉鸡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2013年 为研究光照节律与饲粮营养水平对中速黄羽肉鸡肉品质的影响,以中速型北京油鸡为试验素材,采用4(光照节律)×3(日粮营养水平)设计,4种光照节律分别为16 h光照(16L∶8D)、变程光照、间歇光照(3L∶1D)和23 h光照(23L∶1D),试验日粮分为低、中、高3种营养水平,饲养至90日龄,从每个处理中随机取16只(公母各半)屠宰取胸肌测定肉品质常规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光照节律与营养水平对肉品质无交互作用。母鸡间16L∶8D组L值显著大于变程组(P<0.05),高营养组嫩度显著高于低营养组(P<0.05)。公鸡间23L∶1D组a值极显著小于变程组和16L:8D组(P<0.01),低营养组a值极显著高于高营养组(P<0.01)。研究表明,以中等营养水平和变程光照及间歇光照程序对中速型黄羽肉鸡肉品质有较好影响。 刘念 唐诗 贾亚雄 李冬立 白皓 华登科 朱静 毕瑜林 陈余 陈继兰关键词:营养水平 黄羽肉鸡 肉品质 不同光色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胴体性能及性征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1 2015年 试验采用LED(Light-emitting diodes)灯作为人工光源,研究4种光照颜色对黄羽肉鸡的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及性征发育的影响,为科学合理的利用光色,提高肉鸡生产性能提供理论指导。试验选取720只1日龄北京油鸡,分为白光组、绿光组(λ=525nm)、蓝光组(λ=460nm)和红光组(λ=630nm)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自由采食、饮水。第1周光照强度为20lx,从第2周开始为5lx,采用16h夜间补光光照节律。详细记录加料重量,分别在第4周末、第8周末、第13周末结料并称重,称量各重复组重量前禁食12h。在第13周末抽样屠宰,获取胴体性能数据。结果显示,在育雏期和生长期红光组生长缓慢,在第8周末平均体重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在育肥期红光组发生补偿性生长,在13周末各组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死亡统计分析显示,相对于白光,蓝光和红光能够提高肉鸡的成活率;红光组的胸肌重和胸肌率显著低于绿光组(P<0.05),各组的腿肌重和腿肌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白光组脂肪沉积量低;红光能够提高公鸡睾丸重量和睾丸脏器指数。在黄羽肉鸡的生产中,育雏期使用蓝光,生长育肥期采用红光的光照制度,可提高肉鸡成活率,促进性腺发育。 李云雷 孙研研 华登科 王全红 王重庆 白皓 刘念 李冬立 罗清尧 陈超 陈继兰关键词:黄羽肉鸡 胴体性能 性征发育 光照强度对黄羽肉鸡激素分泌、生产性能及胴体性能的影响 华登科 李冬立 唐诗 白皓 刘念 薛夫光 孙研研 陈继兰关键词:光照强度 黄羽肉鸡 胴体性能 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