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岳峰
- 作品数:62 被引量:41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一种基于平面扫描的弧段分割与多边形自动构建算法被引量:1
- 2019年
- 针对多边形自动生成的传统算法在自动化和时间效率方面的不足而导致的相应商用GIS软件数据处理和时空分析能力的欠缺,提出一种基于扫描思想的弧段分割和多边形自动生成算法。本算法具有以下特点:面向从求交开始至生成多边形结束的完整任务;充分利用求交过程中的有益信息,以较小的算法复杂度和极小的计算量,实现弧段分割和多边形自动构建;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多边形嵌套关系的计算,并能有效地处理桥和悬边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本算法在效率方面有明显的提升。
- 刘岳峰孙鹰张凯陈越
- 关键词:扫描线算法
- 民航飞机低空颠簸与地理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基于飞行品质监控大数据,对各机场区域低空颠簸频率进行统计。利用地形及气象观测数据,研究低空颠簸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飞机低空颠簸与地形起伏度、气温日较差以及风速有显著相关性。利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进行拟合分析,发现上述环境因子的影响强度存在空间差异。地形起伏度与风速的影响强度均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大,气温日较差的影响强度自东南向西北再向东北逐渐增大。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调整R2达到0.512,说明模型的有效性很好。基于拟合模型对全国范围低空颠簸风险进行估计,获得颠簸风险分级空间分布图。研究结果对机场选址和飞行安全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 刘岳峰张凯陈越孙鹰
- 关键词:地理加权回归飞行品质监控
- 辽河三角洲地区海平面上升趋势及其影响评估被引量:25
- 1998年
- 根据潮位资料分析,辽河三角洲平原和辽东湾东岸近四五十年来相对海平面处于上升趋势,从7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上升量为5mm左右。考虑到辽河三角洲平原地面下沉以及全球性海平面将加速上升,预计下个世纪内,辽河三角洲平原相对海平面上升的速率将达到8-10mm/a,到2050年相对海平面上升量将达到40~55cm。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对不同的海平面上升量将造成的土地淹没损失进行了预测.如不加防护,相对海平面上升0.5m时,将淹没近4000km2,包括整个营口市区和半个盘锦市区;上升1.0m时,将淹没5000km2.对海平面上升将造成海岸侵蚀、风暴潮和洪涝等灾害加剧等影响也进行了分析。
- 刘岳峰邬伦韩慕康任劲松
- 关键词:海平面上升辽河三角洲海岸带管理
- 基于Java的移动地理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14
- 2007年
- 阐述了基于Java的移动地理信息服务出现的背景和定义。在详细分析移动地理信息服务当前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表现层、接入层、网关、移动运营商平台和定位平台、服务提供商平台、GIS服务层以及数据层的移动地理信息服务的七层体系结构,并分别对每层功能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适于移动地理信息服务的无线定位、服务端地图缓冲、空间数据的多尺度表达以及面向移动终端的空间数据模型四种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实现了移动地理信息服务基于J2ME和J2EE的解决方案,并给出具体实例,分析了其应用前景。
- 彭春华刘岳峰晏磊刘建业郑江华
- 关键词:地理信息服务JAVA移动终端无线定位
- 一种基于时态GIS的飞行品质监控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态GIS的飞行品质监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飞行超限事件时空分布统计、飞行超限事件多时空因子回归分析、航空网络系统分析与安全风险评估以及基于时态GIS的飞行品质监控系统模型构建与可视化。本发明改变传统...
- 孙华波刘岳峰孙鹰舒平张凯
- 文献传递
- 分布式移动地理信息服务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阐述了分布式移动地理信息服务出现的背景、定义,提出了分布式移动地理信息服务的系统总体架构、本地/远程/固定服务器架构以及系统的逻辑架构,分别对每个架构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论述.分析了适于分布式移动地理信息服务的无线定位、服务端地图缓冲、空间数据的多尺度表达以及面向移动终端的空间数据模型四种关键技术,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实现了基于Java解决方案的分布式移动地理信息服务并给出具体实例,阐述了其应用前景.
- 彭春华刘建业刘岳峰晏磊
- 关键词:地理信息服务系统架构分布式移动终端
- 一种基于极坐标参数化的航空摄影测量光束法平差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极坐标参数化的航空摄影测量光束法平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航空拍摄测量区域得到一系列图像,提取并匹配测量区域所有图像的特征点;2)基于极坐标参数化表达特征点;3)建立基于极坐标参数化的光束法平差...
- 晏磊赵亮赵红颖孙岩标刘岳峰景欣罗博仁孙华波徐遵义王涛
- 昭通市城市建设层适宜性综合研究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被引量:1
- 2000年
- 昭通市未来城市建设层的适宜性和发展方向应该受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因素 3个方面因素的控制 ,它们决定了城市建设层的功能的需求。通过影响昭通市建设层的自然环境状况、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和在建或将建的几个重大工程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影响程度等几个方面 ,对昭通市城市建设层的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划分了城市建设层的适宜区和功能区区划。文章认为 :(1)昭通市所处的地质、地理环境是相对脆弱的 ,资源开发和城市建设与地质、地理环境的优化已经具有很大的不协调性。 (2 )原来的昭通市城市发展规划中把未来城市发展定位为以褐煤资源开发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和经济风险。 (3)昭通市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表明本区经济结构正处于重大调整阶段。促使城市发展调整的动力 ,有经济发展的本身需求动力 ,也有外部机遇的刺激 (国家重大工程的实施 )。本区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后者。但是重大工程的实施 ,必将带来环境恶化等负面效应。文章综合研究认为 ,现阶段褐煤的大规模开发策略是不可取的 ,水利、交通等的发展才是首要选择。 (4 )昭通市将来的发展更可能是以高效农业为基础 ,利用其区域中心城市、物资集散地、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和廉价的劳动力 ,充分发展运输、资讯、商业、娱乐。
- 南凌刘岳峰叶文沈军
- 关键词:适宜性城市规划自然环境
-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功能区识别方法被引量:5
- 2023年
-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功能区识别方法,并以成都为例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路网数据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街区单元;然后,利用文本表示模型对出租车轨迹数据和兴趣点数据进行挖掘,提取街区的社会经济活动特征;再针对建筑轮廓矢量数据提取建筑景观指数,作为街区的自然特征;最后,基于街区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活动特征采用高斯混合模型对街区进行聚类分析,识别得到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科教区、文娱区和生态区六类功能区。结合百度地图和谷歌影像地图,对识别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本方法在城市功能区识别上有较高的准确率,能为城市的发展规划提供优化建议。
- 王雪琴刘岳峰
- 关键词:城市功能区兴趣点景观指数
- 针对公交的最优路径算法被引量:12
- 2006年
- 在总结公交网络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燃烧”算法来计算公共交通系统的最优路径算法。并用一个简化的例子来说明了这种算法的算法流程,最后结合北京公交网络的一些数据,对这种算法以及经典的Dijstra算法做了几点比较,无论在空间还是时间复杂度上这种算法都大大优于Dijstra算法。
- 张鑫刘岳峰郑江华沈雷
- 关键词:最短路径公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