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秀 作品数:13 被引量:69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历史地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夏季风降水对黄土高原现生蜗牛壳体碳酸盐氧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7 2006年 为了深入了解黄土地层中丰富的陆生蜗牛壳体碳酸盐化石氧同位素组成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文章对黄土高原典型气候带的现生蜗牛壳体文石氧同位素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高原半干旱地区蜗牛壳体氧同位素组成相对于半湿润地区显著富集18O;壳体1δ8O值与夏季降水量具有密切负相关关系。对照黄土高原气候特征以及夏季风降水氧同位素组成和降水量的关系,认为:1)夏季风降水18O丰度是影响蜗牛壳体氧同位素组成变化的主要因素;2)进一步研究黄土沉积物中蜗牛壳体化石氧同位素组成对重建黄土高原夏季风强度变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宗秀 顾兆炎 许冰 吴乃琴关键词:氧同位素 黄土高原 食物控制的陆生蜗牛碳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9 2006年 陆生蜗牛壳体化石碳酸盐(文石,CaCO3)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已被用于解释过去古植被C3/C4光合作用类型的变化,但是蜗牛壳体碳同位素组成是否取决于其食物碳同位素组成一直是争议的问题.对黄土高原等地现生蜗牛软体躯干有机碳和壳体文石无机碳同位素组成测量表明,壳体文石无机碳同位素δ13Ca分布范围为-13.1‰^-4.3‰;对应的软体躯干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分布范围为-26.8‰^-18.0‰,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δ13Ca=1.021δ13Corg+14.38;R=0.965;N=31),壳体文石13C相对于躯干平均富集(14.2±0.8)‰.由于蜗牛软体和食物碳同位素组成一致,这样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陆生蜗牛壳体碳同位素组成可以反映其食物的同位素特征和潜在生态背景.进而认为:(1)蜗牛碳酸盐壳体中的碳主要来自于蜗牛代谢(呼吸)作用产生的CO2;(2)蜗牛休眠、壳体封闭时期壳内CO2与体液HCO3-之间碳同位素处于平衡分馏状态;蜗牛活动时期CO2的释放,壳体文石形成,碳同位素动力分馏作用发生,导致壳体文石13C富集程度显著高于同位素平衡分馏值. 刘宗秀 顾兆炎 吴乃琴 许冰关键词:碳同位素 黄土高原 庐山地区第四纪泥砾沉积物的成因探讨 被引量:3 2007年 庐山第四纪泥砾沉积物的砾石组构特征表明,砾石岩性与山体基岩基本一致,砾石的等体积球径较小,加权平均砾径较中值砾径大,分选系数大于1,分选性差,9值相对较小,平均为0.66,F值相对较大,在2左右,F/ψ比值介于2.75~4.75,P值集中且较小,为22.75%~37.75%,砾石以棱角、次棱角状为主,磨圆较差;a轴和06面都倾向沟谷下游,a轴倾角集中且较小,为7—8°,曲面倾角为7~21°,a轴较曲面具有更为优势的组构倾向;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在4~5 φ范围内表现为峰;石英砂颗粒为次棱角状,贝壳状断口发育,具平行擦痕、上翻解理片、V形坑和硅质沉淀。上述沉积学特征表明庐山第四纪泥砾沉积物系冰碛冰水沉积,而非泥石流或河流堆积。 刘宗秀 赵志中 田姣荣 王敏 李名则关键词:组构特征 冰碛物 末次冰期黄土中蜗牛壳体碳酸盐同位素组成与其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7 2009年 为了揭示蜗牛化石壳体碳酸盐(文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古气候和古生态环境指示意义,对采集于河南荥阳亡口山末次冰期黄土剖面上部中的粉华蜗牛(Cathaica pulveratrix)化石壳体碳酸盐进行了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同时还对全岩有机物质(SOM)碳同位素组成以及全岩磁化率和粒度等气候替代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剖面中反映蜗牛食物碳同位素组成的壳体δ13CSSA的变化,与反映古植被碳同位素组成的全岩有机物质碳同位素组成(δ13CSOM)无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是壳体13C相对于SOM的富集程度(△13CSSA-SOM)的变化与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末次冰期东亚夏季风强度演化同步一致;壳体δ13CSSA的变化不但与黄土磁化率、粒度等气候替代指标变化具有显著相关性,同样也与末次冰期东亚夏季风强度演化同步一致。这些特征,一方面说明受季风环流控制的气候温湿程度变化左右蜗牛夏季活动的几率和食物的类型,干冷气候条件下,相对温湿夏季成为蜗牛活动主要时期,相对富集13C苔藓、菌类和植物可能是蜗牛的主要食物;另一方面暗示蜗牛化石壳体碳酸盐稳定同位素组成能够指示气候温湿程度和生态环境的变化。 顾兆炎 刘宗秀 许冰 吴乃琴关键词:碳氧同位素 黄土 甘肃灵台邵寨红粘土的磁性地层及其色度记录 被引量:16 2014年 对位于甘肃灵台的邵寨红粘土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磁性地层研究,并对色度的古气候意义进行了探讨.磁性地层研究结果表明,邵寨剖面典型风尘堆积的底界年龄约为5.23Ma B.P.;色度测试结果显示,红粘土的红度和黄度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是反映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的理想指标;邵寨红粘土的亮度值变化在2.6~3.6Ma B.P.期间与成壤强度的相关性较好,但3.6Ma B.P.以后,两者相关性较差,可能与该时期形成的大量非成壤碳酸盐有关.进一步的研究并结合与已有研究成果的对比分析揭示出,邵寨红粘土剖面的红度、黄度及磁化率指标完整的记录了上新世4.4Ma B.P.以来东亚夏季风阶段性增强的演化过程,该过程与青藏高原西北缘的主体隆升及巴拿马海峡关闭在时间上是一致的,这二者可能是该时期东亚夏季风增强的主要驱动因素. 程瑜 乔彦松 刘宗秀 李敬卫 彭莎莎 李朝柱 綦琳 王燕关键词:红粘土 磁性地层 色度 陇东新近纪红粘土与第四纪黄土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和风化指示意义 被引量:7 2021年 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邵寨镇剖面风尘堆积底界年龄大约为5.23 Ma B.P.,通过对该剖面新近纪红粘土与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Nd同位素的测试,分析其在物源和风化方面的指示意义,发现新近纪红粘土与第四纪黄土具有相似的常量、微量元素UCC标准化曲线和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指示二者皆来自广阔的物源区,经过了相似的搬运过程,并在搬运中得到充分混合。新近纪红粘土的MgO、Li、Cs、Bi含量较高,Na_(2)O、稀土元素La-Lu、Y含量较低。风化参数Na_(2)O/Al_(2)O_(3)、化学风化参数CIA以及Al_(2)O_(3)-CaO+Na_(2)O-K_(2)O(A-CN-K)图,均显示新近纪红粘土比第四纪黄土经历了更为强烈的风化过程。新近纪红粘土的稳定元素比值(TiO_(2)/Al_(2)O_(3),SiO_(2)/Al_(2)O_(3),SiO_(2)/TiO_(2),Zr/Hf,Nb/Ta,Lu/Hf,Y/Ho,Th/Nb和Hf/Nb)、稀土元素总量、轻稀土与重稀土的分异程度、轻稀土内部分异程度、重稀土内部分异程度、Ce和Eu的异常程度、同位素ε_(Nd)(0)值等,皆与第四纪黄土无太大差异,指示二者物质来源一致。粒度以及风化强度的差异,可能是导致新近纪红粘土与第四纪黄土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綦琳 乔彦松 刘宗秀 刘宗秀 彭莎莎关键词:风尘堆积 红粘土 地球化学 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地质特征与古环境变化 被引量:3 2007年 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发育了完整的晚新生代湖相、黄土、红土和冰川沉积系列,不同成因的沉积物记录了晚新生代以来古环境时空变迁的信息。上新世昔格达湖相沉积发育于4.2~2.6MaBP,具有9个冷—暖气候环境变化阶段。川西风尘堆积始于1.15MaBP,连续记录了14个古季风变化旋回,成都平原红土记录了1.13Ma来的5个古环境演化阶段。青藏高原东缘发育了约4.3MaBP的老冰期,第四纪时期出现了5次极端古气候事件,对应为5期冰期。 赵志中 乔彦松 王书兵 姚海涛 王燕 傅建利 李朝柱 刘宗秀 蒋复初关键词:青藏高原东缘 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 本文对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地质与环境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该区发育有典型的上新世河湖相、更新世黄土、红土和冰川沉积序列,它们不仅记录了大量的区域古环境演化信息,而且记录了高原隆升的信息,是研究晚新生代古环境演化及高原隆升... 赵志中 乔彦松 王书兵 王燕 姚海涛 傅建利 李朝柱 刘宗秀 蒋复初关键词:地质环境 青藏高原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东北缘黄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物源和风化强度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20 2017年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陇西黄土高原地处我国东亚季风、西南季风、西风环流及高原季风等多个大气环流的交汇部位,同时处在沙漠-黄土的边界带上,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反应非常敏感。广泛分布于该区的风尘堆积是研究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古气候演化及高原隆升环境效应的理想材料。本文对陇西黄土高原的甘肃会宁黄土进行常、微量元素测试分析,并与陇东黄土高原黄土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陇西和陇东黄土的地球化学组成相似,与上部陆壳(UCC)平均化学成分也基本一致,说明两者都是复杂的源岩风化物质经过高度混合堆积而成。陇西与陇东黄土的地球化特征在总体一致的基础上也存在着明显不同,反映了两者沉积后化学风化和物源的差异。与陇东黄土相比,陇西黄土具有较高的CaO、MgO、Na2O和较低的Fe2O3含量,说明陇西黄土的化学风化强度相对较低;CIA值也显示,陇西黄土处于初等化学风化阶段,而陇东黄土则处于中等化学风化阶段;在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元素中,陇西黄土与陇东黄土相比具有较高的SiO2/Al2O3、SiO2/TiO2、TiO2/Al2O3、U/Pb、Zr、Hf值和较低的Ta、Y、Rb/Sr、Ba/Sr、Ce/Yb、Eu/Yb、LREE/HREE值,反映了两者物源上的差异。受特殊地理位置的影响,我国北方戈壁荒漠、青藏高原的冰川及冰缘沉积以及邻近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都有可能成为陇西黄土的潜在物源。进一步研究显示,会宁黄土的地球化学特征在大约300ka B.P.前后发生了明显变化,结合以前磁组构、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的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风尘物源在该时期可能发生过比较大的变化,300ka B.P.以后高原的冰川及冰缘沉积对该区风尘物源的贡献明显增加,而青藏高原在此时期的快速隆升导致的高原季风加强可能是形成风尘物源变化的� 杨帅斌 乔彦松 彭莎莎 李朝柱 綦琳 韩超 谭元隆 程瑜 刘宗秀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 黄土 地球化学 风化 甘孜A黄土-古土壤剖面有机碳同位素记录及其古植被指示意义 刘宗秀 乔彦松 姚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