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宏屏

作品数:37 被引量:139H指数:8
供职机构:云南森林自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3篇小蠹
  • 20篇切梢小蠹
  • 18篇纵坑切梢小蠹
  • 16篇云南松
  • 12篇松纵坑切梢小...
  • 5篇害虫
  • 3篇云南松纵坑切...
  • 3篇松小蠹
  • 3篇种群
  • 3篇线虫
  • 3篇间伐
  • 3篇抚育
  • 3篇抚育间伐
  • 3篇板栗
  • 3篇成虫
  • 2篇动物
  • 2篇药剂
  • 2篇药剂防治
  • 2篇野生动物
  • 2篇有效积温

机构

  • 32篇云南省林业科...
  • 4篇云南森林自然...
  • 3篇西南林学院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37篇刘宏屏
  • 18篇李丽莎
  • 14篇陈鹏
  • 10篇蒋昭龙
  • 9篇李浩然
  • 8篇赵涛
  • 7篇毋亚梅
  • 6篇季梅
  • 5篇周楠
  • 2篇舒凝碧
  • 2篇王怡敏
  • 2篇祁荣频
  • 2篇王宏虬
  • 2篇王海林
  • 2篇槐可跃
  • 2篇武国华
  • 2篇肖军
  • 1篇母其爱
  • 1篇邓建宇
  • 1篇丁雪松

传媒

  • 19篇云南林业科技
  • 5篇西部林业科学
  • 1篇林业科技
  • 1篇中国森林病虫
  • 1篇四川动物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 1篇广西林业科学
  • 1篇四川林业科技
  • 1篇西南林学院学...
  • 1篇野生动物学报
  • 1篇中国昆虫学会...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1
  • 7篇2000
  • 9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2
  • 1篇1990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纵坑切梢小蠹自然种群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4
1997年
利用多重降解生命表来分析松纵坑切梢小蠹自然种群的死亡原因,是一种新方法。本文利用云南省昆明地区松纵坑切梢小蠹自然种群生命表的资料,分析其死亡原因。发现该地区松纵坑切梢小蠹自然种群52.79%的死亡率出现于卵期、幼虫期和蛹期,分别为18.06%、22.03%、12.70%;特别是幼虫期和卵期死亡率最高,其中34.86%的种群死亡为捕食性天敌所致。其捕食率分别为12.64%和12.58%,因此,认为捕食是幼虫期及卵期控制种群数量的关键因子之一。对该害虫进行综合防治时,应重点加强对捕食性天敌的保护和利用。
刘宏屏
关键词:纵坑切梢小蠹自然种群死因
松纵坑切梢小蠹预测预报研究被引量:8
1997年
纵坑切梢小蠹预测预报研究,采用聚集信息素诱集法、有效虫口基数法、云南松物候观测法进行发生期及发生量中短期测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发生期及发生量的计算机测报模型。确定蠹害林分内平均受害梢率4.7%,平均受害株率5.1%,平均枯死率0.5%为蠹害林分的防治指标临界值,在此指标下,可以不进行防治;根据发生量测报方法及防治指标在小蠹发生区进行多点测报即可确定小蠹发生区。
李丽莎刘宏屏周楠蒋昭龙槐可跃郎南军王海林王宏虬
关键词:纵坑切梢小蠹云南松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成虫发生量预测预报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1992~1995年在玉溪市北城镇刺桐关办事处石狗头村,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及试验研究,得出小蠹成虫发生量的预测预报方法,即应用有效虫口基数法测报下一代小蠹成虫发生量,准确率达85%以上。并初步建立了小蠹发生量的曲线回归测报模型:Y=0.129408864X0.987916542,相关因子为云南松受害株率,用于测报越冬代及下一代成虫发生量;多元回归测报模型:Y=-79.0526+0.4504X1+5.3367X2+0.1718X3±0.25,相关因子是越冬虫口基数,4月上旬温度、雨量,用于测报下一代成虫发生量:二元回归测报模型:Y=-0.6282+0.0415X1+0.1192X2±1.5,相关因子是林木受害株率,用于测报越冬代及下一代小蠹成虫发生量。上述模型准确率均达80%以上,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刘宏屏蒋昭龙李丽莎赵兴贵梁学源马素珠蒋跃宏
关键词:纵坑切梢小蠹云南松
不同蠹害区的蠹害木清理试验被引量:12
2000年
在松纵坑切梢小蠹的综合防治中,蠹害木的清理是一重要环节。依据在轻、中、重受蠹害云南松林区进行的蠹害木清理试验结果,一般情况下,对轻度受害区即被害株率在10%以下,蠹害指数在5以下,清理蠹害木应控制在1.00%;对中度受害区,即被害株率在10%~50%,蠹害指数在5~15,清理蠹害木应控制在10.00%左右;重度受害区,即被害株率在50%以上,蠹害指数在15以上,清理蠹害木应控制在20.00%左右。在重度受害区,除清理蠹害木外,还需辅以其他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才能有效控制蠹害。
刘宏屏李浩然陈鹏李丽莎杨金荣王光明查广林
关键词:松纵坑切梢小蠹
云南松抚育间伐试验林昆虫捕获量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在个旧白沙冲南松抚育间伐试验林进行昆虫捕获量研究 ,共获得 11个目的昆虫 ,其中鳞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及双翅目类为优势类群 ,占昆虫类群全捕量的 74 5 9% ,是该林区昆虫类群的主体。昆虫数量与不同强度间伐后的林分类型和该林分松小蠹危害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间伐林分昆虫种群密度高 ,昆虫捕获量大 ,松小蠹危害很低。而不间伐林分 ,昆虫种群密度小 ,昆虫捕获量少 。
陈鹏刘宏屏李丽莎李浩然
关键词:云南松松纵坑切梢小蠹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成虫扬飞期测报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1992~1994年在玉溪市刺桐关林区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成虫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据系统观测,成虫梢转干历期约143天;干转梢历期约为129天;梢转干的高峰期为每年的1月24日~2月10日,计18天,期间累计成虫数占总虫数的66.65%;干转梢高峰为每年的5月5~25日,计21天,期间累计成虫数占总虫数的64.56%。为便于监测测报,对成虫梢转干。
刘宏屏蒋昭龙赵兴贵梁学源马素珠蒋跃宏
关键词:纵坑切梢小蠹云南松
纵坑切梢小蠹蛀梢期空间分布型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采用聚集度指标法及平均虫口密度与平均拥挤度回归检验法 ,以 3种受害程度的云南松林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蛀梢期纵坑切梢小蠹在树冠上东、南、西、北 4个方位和上、中、下 3个层次的分布 .结果表明 :在不同受害程度的林分内 ,纵坑切梢小蠹在整个树冠上及树冠的不同方位、层次均属聚集分布 .聚集的主要原因与其自身的取食行为有关 ;轻度受害林分的南面中层、中度受害林分的东面上层、重度受害林分的东面中层最能代表整个样地的平均虫口密度 ,确定为最适抽样部位 ;分别建立了最适抽样表 ;并制定了中度受害林分的序贯抽样方案 。
李红陈方刘宏屏
关键词:纵坑切梢小蠹空间分布型松树害虫
云南松蠹害林分蠹害木清理技术被引量:7
2000年
根据多年的综合防治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了云南松蠹害林分蠹害木的清理技术。 包括:(1)蠹害林分受重程度划分;(2)蠹害木分级标准;(3)蠹害木的清理技术。阐明了蠹 害木清理的时间、次数、对象、顺序、方法及清理后的处理等技术措施。对于实施以 营林措施为基础的蠹害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控制林间小蠹虫种群密度均具有重要作用。
卢南张星李丽莎刘宏屏
关键词: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
树干注射化学药剂防治松纵坑切梢小蠹试验被引量:10
2000年
使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两种内吸性杀虫剂树干注射防治松纵坑切梢小蠹的试验表明:树干注射化学药剂对防治蛀梢期小蠹成虫有较好的效果。两种药剂平均杀虫效率均在70%以上,50%甲胺磷的效果略高于40%氧化乐果。药剂对云南松树梢和针叶均无不良影响。以8月采取每孔注射1.5ml的40%氧化乐果乳油或50%甲胺磷乳油的防治效果最佳,杀虫率均达到87%以上。
李浩然刘宏屏李丽莎陈鹏杨金荣王光明
关键词:松纵坑切梢小蠹化学药剂树干注射药剂防治
云南松林施肥对防治纵坑切梢小蠹虫作用初探被引量:2
1997年
1994年和1995年在玉溪市北城镇刺桐关办事处石狗头村,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虫危害的云南松林中,进行了施肥试验。施肥后的云南松被害株率和蠹害指数平均下降22.69%和33.7%,而未施肥的云南松被害株率和蠹害指数平均下降11.73%和18.3%,被害株率和蠹害指数实际平均下降10.96%和15.4%。试验证明,通过施肥,增强树势,能提高云南松对纵坑切梢小蠹虫危害的抵御能力。
蒋跃宏赵兴贵梁学源马素珠刘宏屏蒋昭龙
关键词:云南松施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