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全身
  • 1篇全身弥散加权...
  • 1篇肿瘤
  • 1篇胃肠
  • 1篇胃肠间质瘤
  • 1篇弥散
  • 1篇弥散加权
  • 1篇弥散加权成像
  • 1篇扩散
  • 1篇扩散加权
  • 1篇扩散加权成像
  • 1篇加权成像
  • 1篇间质
  • 1篇间质瘤
  • 1篇恶性
  • 1篇恶性肿瘤
  • 1篇X线

机构

  • 2篇银川市第一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篇刘娟
  • 2篇姚建军
  • 2篇高翔
  • 1篇王金宁
  • 1篇叶慧义
  • 1篇郭庆

传媒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筛查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hole-body magneticresonance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WBDWI)筛查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健康体检者和55例肿瘤患者的临床及WBDWI等影像学资料、恶性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综合组织病理学结果。计算WB-DWI诊断恶性肿瘤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测量所有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在10例健康体检者WB-DWI图像上,脑实质、涎腺、椎间盘、脊髓、脾脏、肾脏、前列腺、睾丸、子宫、卵巢及淋巴结等脏器呈高信号,其余脏器及骨骼呈等低信号,同时检出良性病灶7处。在55例肿瘤患者中WB-DWI检出原发灶35处、转移灶109处,共144处,所有恶性病灶呈高信号、其ADC值与病灶所在组织正常区域比较明显降低、降低幅度>50%,同时检出良性病灶23例37处。诊断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7.1%,特异度为66.7%。恶性肿瘤平均ADC值低于良性肿瘤平均ADC值(t=19.12,P<0.05)。结论 WB-DWI具备了探测恶性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的敏感度和准确性,是适合临床有效筛查肿瘤的技术。
高翔刘娟姚建军叶慧义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肿瘤
16排螺旋CT对胃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16排螺旋CT扫描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MSCT资料。结果 CT能够准确显示所有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并能判断肿瘤对周围组织结构有无侵犯、有无远处转移。27例GIST中发生于胃19例,十二指肠2例,空回肠6例。肿块多呈圆形或类圆形(21例),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均有所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低度恶性11例,肿块直径多<5 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增强后多均匀强化;中高度恶性16例,肿块直径多>5 cm,边界多不清楚,15例肿块内有坏死、液化,密度不均匀,增强后不均匀强化,瘤内点状钙化1例,4例出现转移灶。结论 CT检查对于GIST定位准确,其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为肿瘤恶性的判断提供依据,为GIST的治疗方案及手术后或化疗后患者的随访提供重要的信息。
高翔王金宁姚建军刘娟郭庆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多层螺旋CT体层摄影术X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