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醒脑
  • 1篇醒脑静
  • 1篇醒脑静治疗
  • 1篇严重创伤
  • 1篇依达拉奉
  • 1篇诊治
  • 1篇生化指标
  • 1篇内压
  • 1篇内压力
  • 1篇腔内
  • 1篇腔内压力
  • 1篇脑出血
  • 1篇急性
  • 1篇急性脑出血
  • 1篇腹腔
  • 1篇腹腔间室综合...
  • 1篇腹腔内
  • 1篇腹腔内压
  • 1篇腹腔内压力
  • 1篇并发

机构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冯小英
  • 1篇张战胜
  • 1篇秦怀洲
  • 1篇何显力
  • 1篇屈延
  • 1篇包国强
  • 1篇王首杰
  • 1篇高德明
  • 1篇鲁建国
  • 1篇王楠
  • 1篇蔡青

传媒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严重创伤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的诊治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总结严重创伤后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近两年半时间内严重创伤后并发ACS病人的临床资料,10例行开腹减压者入组;1例为电击伤致腹壁裂开、腹腔脏器外露,腹壁裂口处组织呈焦痂、挛缩状态,外露小肠肿胀明显,还纳后强行关腹势必会形成腹腔内高压状态,因此亦行腹腔临时关闭,故入组一并讨论。结果:11例均行腹腔开放减压,1例术后死于酸中毒、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病人二期行关腹或皮瓣移植术后出院。结论:腹部严重创伤合并ACS的病人伤情危重、复杂,早期诊断和及时的开腹减压是抢救的关键,遵循损伤控制原则和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王楠何显力包国强张战胜冯小英鲁建国高德明
关键词:创伤腹腔间室综合征腹腔内压力
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ACH)对患者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ACH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NIHSS评分以及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TNF-α、IL-6和hs-CRP)、血管内皮功能(NO和ET-1)及氧化应激(SOD和MD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内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6、hs-CRP、NO、ET-1和MDA水平均显著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的SOD较同组内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ACH,可有效改善患者的NIHSS评分、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王首杰屈延秦怀洲蔡青冯小英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依达拉奉醒脑静生化指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