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凯
- 作品数:67 被引量:170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大籽蒿花粉变应原浸提物、其浸液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籽蒿花粉变应原浸提物、其浸液及其制备方法。该大籽蒿花粉变应原浸提物,其中含有大籽蒿花粉变应原蛋白如SEQ ID NO.4‑SEQ ID NO.1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一种大籽蒿花粉变应原浸液经大...
- 周俊雄尹佳王瑞琦关凯邢旭亚
- 文献传递
- 蜜蜂蜂毒致严重过敏反应临床特征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蜜蜂蜂毒致严重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6年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蜜蜂蜂毒致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蜇刺后各系统症状和体征分为Ⅰ-Ⅳ级严重过敏反应,分析患者生活地域、暴露类型等特点,初步探索变应原组分对鉴别蜜蜂蜂毒和胡蜂蜂毒交叉反应、双重过敏的临床意义。结果 30例蜜蜂蜂毒致严重过敏反应患者的男女之比为12∶18(2∶3),平均年龄35(27,38)岁。70.0%(21/30)来自京津冀地区,23.3%(7/30)生活在市区,76.7%(23/30)生活在郊区。各级严重过敏反应构成:Ⅰ级20.0%(6/30),Ⅱ级26.7%(8/30),Ⅲ级40.0%(12/30),Ⅳ级13.3%(4/30)。蜜蜂蜂毒暴露类型:自然性6.7%(2/30),职业性86.7%(26/30),医源性6.7%(2/30),其中养蜂者高达86.7%。30例患者i1(蜜蜂蜂毒)sIgE检测结果为12.80(2.80,33.50)kUA/L,其中19例患者完成了蜜蜂蜂毒变应原组分i208(磷脂酶A2)sIgE检测;在8例i1和i3(胡蜂蜂毒)sIgE均为阳性的患者中,7例胡蜂蜂毒变应原组分i209(抗原V5)sIgE〈0.10 kUA/L,仅1例i209 sIgE为8.03 kUA/L,证实为双重过敏。33%(10/30)的患者在首次蜜蜂蜇刺后表现为大局部反应,3个月至1年后再次蜜蜂蜇刺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结论 职业性暴露是蜜蜂蜂毒致严重过敏反应最常见的暴露类型,使用变应原组分检测有助于确诊蜜蜂蜂毒和胡蜂蜂毒双重过敏。
- 关凯李丽莎王瑞琦尹佳
- 关键词:过敏反应变应原
- 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23年
- 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pollen food allergy syndrome,PFAS)是花粉过敏者摄入含有交叉致敏组分的植物来源食物时引发的IgE介导过敏反应,在花粉过敏人群中广泛存在,儿童、成人均可出现。PFAS的症状通常局限于口咽部,在口腔接触食物数分钟内出现,因此也称口腔过敏综合征(oral allergy syndrome,OAS);少数PFAS患者会出现全身症状甚至严重过敏反应。目前PFAS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致敏证据[皮肤点刺试验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口服激发试验可用于确诊不典型患者,而过敏原组分诊断是进一步精准诊治的基础。PFAS的治疗与管理目前仍以生活方式调整和对症药物治疗为主,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效果和获益人群尚不确切。本文旨在综述PFAS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增进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促进诊治进步。
- 刘爽关凯尹佳
- 关键词: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免疫治疗
- 常见过敏性疾病的生物靶向治疗及其导致的严重过敏反应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随着对发病机制的了解,生物靶向药物作为一种精准医疗的手段被逐步应用于多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获批的药物种类更少,患者的治疗选择也更局限,扩展药物种类及适应证是发展方向。与任何新兴药物一样,安全性仍然是生物靶向药物的关键性问题,其中,严重过敏反应作为一种速发的、可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已经被发现发生于多种生物靶向药物的治疗过程中,但是人们对它的了解和重视程度并不够。作者回顾了8种在国际范围内用于治疗常见过敏反应的生物靶向药物:奥马珠单抗(抗IgE)、美泊利单抗(抗IL-5)、雷珠单抗(抗IL-5)、本拉珠单抗(抗IL-5)、度普利尤单抗(抗IL-4、IL-13)、曲罗芦单抗(抗IL-13)、奈莫利珠单抗(抗IL-31R)和替塞单抗(抗TSLP),并总结归纳了几种药物的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以期促进医护人员对此关注,在药物使用后进行合理必要的监管,并能够在严重过敏反应发生时及时识别并予以处理。
- 茹一李丽莎关凯
- 关键词:过敏反应药物过敏生物靶向治疗
- 陕西省神木县夏秋季花粉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明确陕西省神木县及周边地区花粉症的诱因和临床特征。方法对2003年10月至2006年9月在神木县医院确诊的260例夏秋季花粉症患者进行鼻炎及哮喘首次发病年龄、发作时间、发病特点临床标准问卷调查,同时进行20种常见吸入性变应原皮内试验及血清s Ig E检测。结果变应性鼻炎253例(单纯鼻炎及鼻炎伴发哮喘患者)及单纯变应性鼻炎147例患者的平均首次发病年龄分别为(25.44±10.44)和(25.61±11.06)岁,首次发病的高峰年龄段均为10~39岁。变应性哮喘113例平均起病年龄为(27.40±9.14)岁,起病高峰年龄段为20~39岁。90.57%的患者鼻炎先于哮喘发病,同年或1~2年内发病占59.43%,发病间隔平均为(2.99±3.60)年。鼻炎、哮喘症状发作均集中在7-9月3个月。大籽蒿皮试≥+、≥++者分别占夏秋季花粉症患者总数的86.54%和74.23%。结论陕西省神木县及周边地区夏秋季花粉症患者最主要的致敏花粉为蒿属花粉,变应性鼻炎患者高达97.31%,哮喘患者〉40%。当地夏秋季花粉症的发病高峰为青壮年,每年症状持续时间长达3个月,夏秋季花粉症已成为当地的社会医学问题,应引起当地政府、医疗行政部门及医院的高度重视。
- 牛永亮关凯顾建青王良录曹斌麻保玉王强车玉兰尹佳
- 关键词:季节性蒿属花粉
- 儿童过敏性疾病免疫治疗新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属主动免疫疗法,能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变应性鼻结膜炎、哮喘的AIT新途径为淋巴结内免疫治疗和表皮内免疫治疗,但有效性及标准方案仍需进一步研究。低变应原性的重组变应原衍生物和具有免疫原性的肽段,联合新佐剂均是新的AIT研究方向。食物过敏口服免疫治疗具有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尤其是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被动免疫疗法应用于过敏领域的进展迅速,多种单克隆抗体生物制剂在传统治疗控制不佳的哮喘、特应性皮炎中有着较好效果,AIT联合生物制剂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 边赛男王子熹关凯
- 关键词:儿童变应性鼻炎食物过敏过敏性疾病免疫治疗
- 一种大籽蒿花粉变应原浸提物、其浸液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籽蒿花粉变应原浸提物、其浸液及其制备方法。该大籽蒿花粉变应原浸提物,其中含有大籽蒿花粉变应原蛋白如SEQ ID NO.4‑SEQ ID NO.1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一种大籽蒿花粉变应原浸液经大...
- 尹佳顾建青周俊雄关凯王瑞琦孙劲旅王良录
- 一种洋白蜡花粉变应原浸提物、其浸液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涉及一种洋白蜡花粉变应原浸液物、其浸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洋白蜡花粉变应原浸提物,其中含有洋白蜡花粉变应原蛋白如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该浸液经洋白蜡花粉收集、干燥、脱脂、提取、超滤浓缩、冷...
- 周俊雄尹佳马武强王良录关凯王瑞琦高亚娜
- 文献传递
- 变应性鼻炎及哮喘的严重程度及用药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由新型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所致的2019年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造成6.6亿人感染,670万人死亡。目前已确定了多种与COVID-19病情严重度相关的危险因素,但变应性鼻炎与哮喘是否会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造成影响尚存在争议。总体而言,没有充足的证据支持变应性鼻炎或哮喘是增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率或使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甚至有研究显示,特应性可能是减轻新冠病毒感染的保护因素,这与具备特应性的个体中SARS-CoV-2进入细胞所需的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的表达减少有关。本文就变应性鼻炎及哮喘的严重程度及用药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制定COVID-19的预防、风险分层和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 李丽莎关凯
- 关键词:冠状病毒变应性鼻炎哮喘
- 洋白蜡花粉皮肤点刺试验诊断洋白蜡花粉过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 王瑞琦尹佳王良录支玉香孙劲旅李宏文利平关凯顾建青汤蕊李丽莎王子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