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晶晶
- 作品数:30 被引量:147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试论近代关内移民对东北经济发展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在近代,东北三省的社会经济处于一个亟待开发的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关内大规模移民的到来,不仅为东北开发和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而且对近代东北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党晶晶
- 关键词:关内移民东北经济
- 黄土丘陵区生态修复的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 黄土丘陵区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结合体,生态平衡为人类提供生存环境,经济发展为人类社会提供动力支持,社会进步为人类发展的组织力量和目标。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作为区域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不仅为...
- 党晶晶
- 关键词:生态修复黄土丘陵区
- 文献传递
- 移民的迁移意愿与生活期望——基于宁夏生态移民调查数据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政府主导的移民工程已实施30余年,在此过程中移民的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发生着悄然变化。基于303份移民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从移民意愿的影响因素入手探讨移民的生活期望。结果表明,移民的外出务工频率、对政府财政补贴和清真寺满意度对迁移意愿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而移民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个人属性则与迁移意愿不相关。结合访谈资料,发现当前移民的生活期望已不是最初解决温饱的生存层面,而是向往更舒适的生活,但对居住地生态环境并不关注。
- 王艳彭婧党晶晶
- 关键词:迁移意愿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产业结构调整的本质是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化,对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波及诸多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但目前这二者之间协调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如何化解这些困境,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问题。
- 党晶晶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
- 区域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被引量:27
- 2018年
- 文章以区域创新环境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区域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M赋权法和熵权法对指标赋权,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我国30个省际区域与理想点的关联程度,以此为基础进行排序、分析;最后,对我国三大经济区创新环境的差异性和变动趋势性以及创新环境与创新能力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检验。
- 党晶晶王艳孙斌
- 关键词:创新环境熵权
- 基于少数民族“三农”视野的民族文化生态修复——以达斡尔族农民、农业与农村的民族生境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少数民族"三农问题"不仅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还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修复的重要基础。以达斡尔族农民、农业与农村的民族生境为例,分析了少数民族"三农"问题引发的民族耕作习制汰失现象,探讨了机械作业带来的民族生态认知冲突以及存在于民族集体记忆中的人文生态场景变迁,主张改造以少数民族农民为主体的一元化生态格局,修复传统少数民族农业技术工序中的生态依赖,基于农民、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需求,促进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系统的稳态延续。
- 党晶晶国亮
-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生态
- 黄土高原退耕前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志丹县为例被引量:7
- 2017年
- 根据陕北志丹县1997~2006年(退耕前,退耕后)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采用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利用对应年份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建立社会经济驱动力模型,分析引起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耕地、林地和草地是该县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随着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实施,有林地、灌木林地、草地、居民用地和耕地类型之间的面积发生了变化,其中主要是耕地和林地之间发生双向转化,且主要是在于1999~2006年间。人口和经济是该县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自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以来,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好转,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改善。
- 龚直文姚顺波党晶晶
-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退耕还林工程
- 80后大学生的消费误区及其对策探讨被引量:2
- 2010年
-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80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呈多样化和复杂性的特征。同时在消费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消费行为,影响着他们健康的生活和发展。本文试对80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 党晶晶
- 基于时空视角的区域EES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榆林市为例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构建EES系统协调发展指标,采用变异系数协调发展模型,以1997—2011年榆林市12个县(区)为研究的时空范围,对其协调发展程度进行测算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上榆林市EES系统协调发展整体态势好转,协调类型的转变速度加快,处于逐步调和阶段,并且与经济发展呈现正相关关系;从空间格局分析,EES系统协调发展县际差异显著,形成中心地带和南北两端三个等级板块,呈现由分散到集中、由核心到边缘的空间格局。基于评价结果,提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对策。
- 党晶晶姚顺波吴棋滢
- 县域生态、经济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评价及对策--以志丹县为例
- 县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在实施生态建设、制定发展战略、寻求经济增长途径中,必须处理好生态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关系.本文运用发展函数模型,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构建评价县域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指标...
- 党晶晶姚顺波
- 关键词:区域经济生态恢复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