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发康

作品数:4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下水
  • 3篇同位素
  • 1篇银川平原
  • 1篇深层地下水
  • 1篇水化学
  • 1篇水体
  • 1篇水体环境
  • 1篇水循环
  • 1篇同位素技术
  • 1篇同位素特征
  • 1篇同位素组成
  • 1篇盆地
  • 1篇鄂尔多斯白垩...
  • 1篇白垩系
  • 1篇北区
  • 1篇
  • 1篇CFCS

机构

  • 4篇吉林大学
  • 1篇西安地质矿产...

作者

  • 4篇俞发康
  • 3篇董维红
  • 3篇苏小四
  • 2篇柳富田
  • 2篇林学钰
  • 1篇易树平
  • 1篇侯光才
  • 1篇苏耀明
  • 1篇王冬
  • 1篇杨陨城

传媒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人民黄河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银川平原深层地下水^(14)C年龄校正被引量:19
2006年
地下水14C年龄的校正精度取决于对地下水溶解无机碳演化过程中影响地下水14C活度主要因素的准确识别及其影响程度的定量评价。以银川平原为例,在进行银川平原承压水反向地球化学反应路径模拟的基础上,识别出影响区内深层地下水碳酸演化的主要作用并进行深层地下水14C年龄的校正。研究认为,控制银川平原深层地下水化学演化的主要反应路径为碳酸盐矿物的沉淀和长石、角闪石、石膏等矿物的溶解以及Ca-Na离子交换。地下水流路径上所发生的水文地球化学反应对路径上14C的浓度变化影响较小。地下水14C年龄校正结果表明,除补给区和承压水水位漏斗区外,银川平原承压水年龄均在2000a以上,属“古水”,天然条件下径流缓慢、地下水更新速度小。在承压水水位漏斗区外,沿地下水流方向,地下水年龄逐渐增大;而在承压水集中开采区,承压水的年龄明显小于路径上游地下水,潜水与承压水之间的垂向水力联系比较密切。
苏小四林学钰董维红俞发康
关键词:银川平原深层地下水
同位素技术在地下水循环深度确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08年
地下水循环深度反映了地下水的可更新能力。在水文地质调查基础上,利用同位素技术对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南北两区的地下水循环深度进行了研究。同位素数据表明,盆地北区现代水循环深度为210 m左右,现代水循环更替速度较快;南区现代水循环深度大约为160 m,水循环更替速度较北区稍慢。中深部环河组和洛河组地下水则保存着古地下水特征,地下水更替速度慢。因而可以加大北区地下水的勘察力度。
柳富田苏小四董维红苏耀明俞发康
关键词:CFCS
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天然水体环境同位素组成及其水循环意义被引量:31
2007年
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天然水体的环境同位素组成表明,区内各种地表水体(河流和湖淖)在δ18O和δD图上主要分布在雨水线右侧,其关系线的斜率明显小于雨水线的蒸发线,集中反映蒸发作用对地表水体的影响。盆地内地下水大致集中沿雨水线分布,反映了白垩系盆地内地下水为大气降水成因。盆地南北两区地下水的环境同位素具有明显差异性特点,集中体现了盆地南北两区水循环条件的差异。盆地北区各含水岩组间地下水垂向水力联系比较密切,垂向运动特点比较明显,现代水积极循环带的深度为200 m;南区地下水分层性明显,以水平径流为主,现代水积极循环带的深度为160 m。区内浅层地下水以富氚和高14C含量为特征,反映为现代水补给;而中、深层地下水则以贫氚和低14C含量为特征,反映为地质历史时期补给。
侯光才苏小四林学钰柳富田易树平董维红俞发康杨陨城王冬
关键词:同位素特征水循环
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北区地下水可更新能力研究
本论文依托于中国地质调查项目“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地下水化学演化与水循环研究”(12120103302-ZT2)。以盆地北区为主要研究区,在分析其水文地质结构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区域地下水化学分布特征和天然水体同位...
俞发康
关键词:水化学同位素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